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写在文后空格中。

(2分)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 ▲ )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 ▲ )间,流t ǎng ( ▲ )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c āng ( ▲ )桑了么?那么,除了ch ǎng ( ▲ )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空山鸟语》)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B. 《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C.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D.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画面内容,再用一个四字短语给这幅漫画 拟个标题。

(4分)(1) (2)标题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睡眠拖延”是荷兰的一些研究者近年在健康领域引入的一个新概念。

他们认为,现代人普遍缺睡的原因很可能是人们自己拖延上床的时间,而不是传统学者认为的“失眠”、“倒夜班”等外在的因素。

睡眠不足会引起抑郁、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研究表明:每天只睡6小时的人和通宵两天不睡的人,认知能力一样差。

人们心知肚明,但仍然会有意地选择睡不够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12~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为最佳睡眠。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

周末尽量不5.默写。

(7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⑵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

(3)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4)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6—10题。

(13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观沧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对《观沧海》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映衬的形象,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8.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4分)9.请你根据对诗内容的理解,说说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3分)10.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2分)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完成11—15题。

(13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字数不要超过方格)(2分)12.请用“由……到……”的格式,概括以上选段开头“不必说……也不必说……”句的写作顺序。

(3分)13.如果调换划线句中的“肥胖”与“轻捷”两个词语的位置,句子的意思表达受到了怎样的影响?(3分)14.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造一个句子。

(3分)15.下面对本段中语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也不必说……”一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C.“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阅读祝勇文的《雪》,完成16—20题。

(14分)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

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

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

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

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

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

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

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

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

”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

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

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

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

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

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

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选自《名家散文》祝勇文)16.理清文章思路,仿照①一②示例,对③至⑥段内容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4分)①品雪—②喜雪—③④—⑤—⑥—17.第⑤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两例加以印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②段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

”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中作者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是因为国画落笔简约,没有留白,给人以想像的空间。

B.第③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当时所见之景、所生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是指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

D.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20.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写雪景,可第(5)段中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寒江独钓图》及其有关的内容,试分析其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写作(40分)21.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要求:①文章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