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课时)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蛤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AH>0,吸热时AHVO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解析:J:含变是指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没有直接关系,AH< 0,放热反应, >0,吸热反应。
答案:D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固体NaOHB.生石灰C.无水乙醇D.固体NH4NO3解析:初中阶段已知NaOH固体、浓H2SO4溶于水会放热,生石灰加入水中发生反应:CaO + 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会吸热,乙醇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显著变化。
答案:AB5.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高B+C是()A. A一- B+C 和B+C― 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 物质贮藏的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的蒸发,NaOH(s)溶于水,两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但前者吸热,后者放热,A 不正确;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也不一定不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不正确,C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D 不正确。
答案:C具有的能量总和D. A—-B+C是吸热反应,B+C—A是放热反应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 + C的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 + C—A 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 + C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答案:D6.(2011 •临沂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解析: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不正确。
酒精之所以能作燃料,就是因为它燃烧放热,B正确。
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 但反应一旦开始,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是放热的,c错,D正确。
答案:BD7 .己知化学反应:2C(s) + O2(g)=2CO(g) , 2CO(g) +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2 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 56 g CO和32 go?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所具有的总能量C.12 g C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和CO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B、C两项的说法正确。
12 g C并不是全部的反应物,所以A项说法不正确。
由于c-^2->CO 放热,CC>q-CO2 放热,所以C-^-COz 比c-^co放出的热量多,即D项说法也正确。
故选A。
9.A.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答案:A8.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 H 2O(g)=H 2O ⑴ XH= -44.0 kJ/molB. 2HI(g)=H 2(g)+l 2(g) AH= + 14.9 kJ/mol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 的化学反应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解析:A 项,只是水的状态变化,属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 B 项,AH>0,为吸热反应;C 项,若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 862 kJ 时,反应吸热;D 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反应放热。
答案: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培与反应产物的 总蛤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培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恰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粉(设为X)与反应产物的总焰(设为/)之间的关系为①X>7,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Ny。
答案:AC1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伴随着o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符号:,单位:,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应注意答案:能量的变化吸收放出AH kJ/mol AH的正负号•能力提升11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C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C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C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其原因是O解析:Mg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受热发生一系列变化,证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溶液变浑浊(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Mg2++H2 t(3)Mg+2H+=⑷小于(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加快碳酸饮料中CO?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1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I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 H2B. Cl2C. Br2D. 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 HC1B. HBrC. HI(3)X2+H2=2HX(X代表Ck 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13.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2H 2(g)+O 2(g)=^2H 2O(g)(共放热0 kJ) (2)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填热反应?。
⑷相同条件下,X2(X 代表Cl 、Br 、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 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 O(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4)吗? ,你的 根据是 O解析:(1)(2)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能量越低,反之分子越不稳定,能量越高。
(3)可以根据键能数据计算。
⑷可以根据X 2 + H 2=2HX 进行计算判断。
(5)生成物越稳定,即生成物键能越大时,放出热量越多。
答案:(1)A (2)A (3)放热反应(4)C12⑸能生成物越稳 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 中HC1最稳定途径I:直接燃烧:C(s)+O 2(g)^^CO 2(g)(放热 0 kJ)途径II :先制成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C(s)+H 2O(g)=CO(g)+H 2(g)(吸热 QkJ)2CO(g)+O 2(g)^^2CO 2(g)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途径I 放出的总热量(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途径II 放出的总热量。
“大于” “等于”或“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其反应的条件为O(3)简述煤通过途径II作为燃料的意义。
解析: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仅与反应物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变化过程无关。
所以,炭虽变为水煤气以及水煤气燃烧又变为CO2,其实质就相当于炭燃烧生成CO2的一步反应,故放出热量相同。
答案:(1)等于(2)小于吸收高温(3)固体煤经过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减少SO?和烟尘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14.某同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方案来探究NH4C1和Ba(OH)2-8H2O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Ba(OH)<8H o O+NH4Cl 热水列表整理实验事实和结论:NH3; (4)底部粘有水的小烧杯不能提得太高,移得太远,防止玻璃片脱落损坏。
根据结论可知反应原理为2NH4C1 + Ba(OH)2-8H2O=2NH3 f+ BaCl2+10H2O,此反应过程吸收能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