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提高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执行力意见

关于提高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执行力意见

关于提高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执行力意见各部门、各分公司: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既要有科学正确的决策和措施,更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执行力。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和落实的结果,没有执行和落实作保证,再好的战略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目标也只是一个理想。

因此,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执行素质、增强高效的执行能力、避免不良的执行倾向着手,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

一、培养三种良好的执行素质一是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政治品格、严明的政治纪律、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高度的思想觉悟、深厚的理论修养、正派的思想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等。

只有具备这些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决策及实践中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自觉维护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坚定执行信念,不会见到风险躲着走、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回走,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确保政令畅通。

二是培养专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懂科学、有知识、有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只有具备专博的科学文化素质,领导干部才能在通观全局中把握局部,在纵览全过程中照应各阶段;才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卓有成效地抓好全面工作;才能在急处站得稳、在高处看得远、在难处立得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领导的智能化相统一。

三是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素质。

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效落实组织的目标,执行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这种意志和毅力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代替不了的。

大凡事业成功的领导者和执行者,都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这是在抓工作落实中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的基本保障。

二、增强三种高效的执行能力一要增强决策能力。

决策就是为取得预期的结果科学确定具体目标,积极拟定各种可行的方案。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一名执行者又是一名领导者,起着上策下行,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

特殊位臵对其执行力提出更高要求,既要善于领悟上级的决策,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状况,作出并实施本级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防止“真主意假商量”,要尊重客观规律,避免主观盲目性,使决策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二要增强组织能力。

组织是为保证决策和计划的实施,建立权力体系和协作结构,分配权、责、利的过程。

作为地方领导干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亲为,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善于统率和调动各方力量,把广大干部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以最短的时间与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

组织实施中,要学会授权,通过授权使领导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思考重要问题,也为下级成长创造机会,使下级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形成众人拾柴、政令畅通局面。

三要增强协调能力。

协调是解决和消除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目标、利益、行为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与分歧的过程。

协调的目的在于保持整体平衡,发挥整体优势,领导干部要善于做沟通和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性促进工作开展。

三、避免三种不良的执行倾向一是避免“机械执行”倾向。

“机械执行”是执行力水平不高的一种体现。

执行中惟规定是从,照本宣科,不结合实际,不顾实情,僵化死板,缺乏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

领导干部在执行落实工作中,要注意避免"机械执行",吃透上级精神,高效、创新地落实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二是避免“趋利执行”倾向。

“趋利执行”表现为:缺乏大局观念,“走偏门”,围绕利益“自我取舍”,有利可图的就执行,无利可图的就不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趋利执行”的危害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民生为重。

三是避免“应付执行”倾向。

“应付执行”濒临不执行的边缘,危害不浅。

执行落实中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不求实效,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部署落实部署,以讲话落实讲话,没有真正的行动,没有真正的实施,没有真正的推进,以至于工作有布臵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头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启动没跟踪,有形式没有实效。

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

凡此种种,领导干部要引以为戒,以真抓实干、敢闯敢干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

所谓执行力,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并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的核心是“做”和“干”,就是要把决定了的事情变成具体的行动,推开和推进工作,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

执行比落实更强调下级对上级、个人对组织的负责态度;落实着重结果,而执行既看结果,也看过程;落实强调的是扎扎实实,执行强调包含扎扎实实在内的战斗力、推动力、创造力。

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提高执行力,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班子的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的执行力,就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总体上说,我们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是比较强的,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部门和领导办具体事、解决具体问题的执行力比较好,但对方向性、思路性的决策措施执行得不够好。

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对事物的把握能力不强。

二是干事创业的激情不够足。

有些干部安于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喜欢照搬条条本本,抠条文在行、找出路不行,管的办法多、放的办法少。

有的主观能动性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头。

有的满足于已有的成绩,骄傲自满的情绪有所抬头。

三是作风比较飘浮。

有的坐而论道,醒得早,起得迟;好做表面文章,部署工作轰轰烈烈,抓起落实虎头蛇尾。

有的习惯于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把开会当成落实的完成,把发文当成工作的终结。

有的习惯于轻车熟路的一般性事务,对于调查研究、谋划思路等工作,不在行,不愿意做,提不起兴趣,关门办公,不注重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

四是个别部门本位主义问题比较突出。

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执行政令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有的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就是看不到实际行动。

一些部门该放的不放,或“瘦放肥不放”、“明放暗不放”,甚至明知有问题存在,也不愿改、不想改。

有些部门之间不注重协调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影响到工作整体效率。

五是有些干部工作效率比较低。

有的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上级政策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推动发展动作慢。

不善于、不习惯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发展的办法、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和问题。

有的对领导抓得紧的事落实得比较好,但举一反三,解决同类其它问题上落实得就不够好。

有的服务意识差,本来马上能办的事,非要“等一等”、“研究研究”,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问题最后还是哪里来到哪里去。

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现象,都是制约和妨碍执行力提高的突出问题。

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及少数工作人员身上,但危害性比较大,影响了全市整体的执行力,必须认真解决。

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

执行力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还是一个能力问题、制度问题、党性问题。

当前提高执行力,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胸怀全局、眼界开阔,不要只看局部和眼前。

只有把局部自觉地放在全局之中,才能做一个积极主动的执行者,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者,甚至是盲从者。

能不能从全局当中正确看待局部的工作,是一名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性的重要体现。

个别同志开会不认真、学习文件不认真,甚至对会议的主要精神、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怎么能够理解决策的意图,又怎么能结合实际正确执行呢?各级领导要自觉树立大局观、全局观,自觉服务服从于大局、全局;同时,要建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执行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能否做到这两条,是一个干部党性的重要表现。

二要激情创业,不要满足于一般化。

激情是强化执行的驱动力。

毛主席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没有那么一种激情,没有一股子锐气,凡事畏首畏尾,按部就班,只能坐失发展机遇,不仅贻误事业,而且贻误干部。

要做到激情创业,首先要有追求卓越的目标定位,没有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激情。

真正的激情不是豪言壮语,不是蛮干乱干,主要是看积极性、主动性高不高,事业心、责任心强不强,克服困难、攻坚破难的能力强不强,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往无前的韧劲和执著精神强不强。

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正确引导,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各项激励措施,要有倒逼机制,才能激发那些不能仅靠事业去调动积极性的同志的工作激情。

三要突出重点,不要全面出击。

毛主席曾经讲过,要掌握科学的领导和工作方法,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牵“牛鼻子”。

这两者更重要的是牵“牛鼻子”,在牵好“牛鼻子”的基础上“弹钢琴”,也就是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其它。

如果在“弹钢琴”的基础上去牵“牛鼻子”,工作的推动力度肯定是不够的,执行力肯定是不强的。

特别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突出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

对确定的工作重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动手,不能只发号施令;要盯住不放,直到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四要积极创新,不要因循守旧。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的主要动力。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其他地方可以做而且能够做好,我们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以推动?为什么实践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决策,推起来却困难重重,打不开工作局面?说到底还是一个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看,创新就是遇到问题要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就会逐渐变得深刻,就会发现许多未见事物,就可能打开创新之门;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了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创新能力也就强了。

五要掌握实情、关注细节,不要主观臆断、大而化之。

掌握实情,就是要把握规律,真正搞懂事情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是非曲直。

掌握实情,就是要关注细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掌握实情,就是要真深入实际。

市委已经发出通知,今后所有的检查,要尽可能变明查为暗访,一般不要听汇报、查资料,特别是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成立没成立领导小组等等,以减少文山会海,真正使干部有时间深入下去,掌握实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