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陈独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一位学者不得不提,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他就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先生。
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文化解放道路是一条悲壮之路。
辛亥前后十余年,陈独秀一肩行李、一把雨伞,足迹遍及江淮南北,到处物色革命同志。
在诸多活动中,他以办报刊为核心。
三餐食粥,臭虫满被,亦不以为苦。
先后办报刊数十种,“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这并无任何自夸的成分。
新文化运动前夕,陈独秀堪称新派独一无二的思想领袖,那时蔡元培、胡适、鲁迅等人的影响力远远赶不上他。
陈氏云:“社会的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有良心的、以国民为后援的政党,来扫荡其它对人民无用、腐朽的政党。
”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的几年,是陈独秀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他在校期间,进行了几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与空前绝后的举动,其他教授们是不敢效仿的。
陈氏如是说:“若夫博学而不能致用,漠视实际上生活上之冷血动物,乃中国旧式之书生,非二十世纪新青年也。
”他一辈子都以“新青年”自居。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
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
《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给人很多启发。
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陈独秀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在其它各处领域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
的领导人。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发展到6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晚年陈氏所做的有两件事:一是重估一切价值,“将我辈以前的见解,彻底推翻”。
他对早年所信奉的“主义”进行了全盘的反思和清理。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他晚年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另一项工作是语言文字学研究。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
他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
“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
”陈独秀是革命家而非政治家。
政治家是无人格无人性无人情的,而革命家则是单纯而天真、固执而顽强的侠客和文人的结晶体,亦即葛兰西所说的“哲学的实践者”。
陈独秀在法庭上:“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军阀,反对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实现自由社会。
”的慷慨陈词;他那即使面对现实社会的黑暗也从未冷却的热情…那对于信念的坚定。
正如他所说:“即使全世界都隐入了黑暗,只要我们几个人不向黑暗附和、屈服、投降,便能够自信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力量。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之路上,我们要吸收陈独秀先生的先进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定能将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