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酸和蛋白质分析技术

核酸和蛋白质分析技术

核酸和蛋白质分析技术
第一节

核酸分析技术
讲述内容: 1、核酸电泳 2、杂交技术 3、PCR技术 4、基因芯片
一、核 酸 电 泳
Biblioteka (一)DNA的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分子克隆的中心技术之一。 1. 琼脂糖凝胶用于分离大于200~1000bp的片段; 操作简单、快速,且分离范围广,分辨率高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用于分离5-500bp的片段; 效果好、分辨率极高,相差1bp的DNA片断就能分开, 能容纳相对大量的DNA


(5)primer
5’端增加碱基
①内切酶识别点:
(G)GAATTC GCTCCATGACCCAG ↑保护bp 对PCR产物cloning有很大好处 便于内切酶消化,不同内切酶需保护bP数量不同 EcoRI 1 BglII 2-3 XbaI 2-3 HindⅢ >3 BamHI 2-3 PstI >4 XhoI >4 NotI >10 如果所用保护bp数量不合适→影响内切酶消化→影响下步克隆 ∵未切开,连接不上
理论 模板扩增30轮 1ng-----------1g 实际 模板扩增30轮 1ng-----------10g
(二)基本要素


1 Taq DNA聚合酶:
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Taq)的DNA聚合酶 ①5’3’DNA聚合酶活性; ②无3’5’外切酶活性, 35轮0.25%错配,与原始模板有差别; 最适聚合酶 温度72℃,选择72℃延伸 半衰期:92.5℃ 130min 95℃ 40min 97.5℃ 5—6min 变性温度:≤95℃使其在整个扩增循环中保持足够活性

pfu DNA 聚合酶


耐热
5’3’DNA聚合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精确度:pfu >Taq 但pfu扩增效率通常比Taq酶略差 文献报道:Taq+pfu 会起到较好效果



¤
2 .引物
人工合成短寡核苷酸20bp-25bp→Tm=55℃-60℃, Tm值要相近,每条10-50pmol /100l ◆设计原则: (1)靠近5'上游Primer与双链DNA正链相同 3'下游Primer与双链DNA正链互补,与负链相同 正链5'————— 3' ——上游Primer ——下游Primer 负链 3'————— 5' 例如: IL-3正链 5'GCTCCATGACCCAG----------- GCGATCTTTTGAGTCCAA 3' 负链3'CGCTAGAAAACTCAGGTT 5' 上游~: 与其相同 下游~: 先写出相应负链3'→5'然后倒过来5'→3' 所以负链Primer:5'-TTg gAC TCA AAA gAT CgC -3'
操作流程


(1)探针的设计、合成与芯片的制作(商品化产品); (2)靶基因样品的制备;
靶基因的制备:RT-PCR (设实验组和对照组) 标记方法:分别进行荧光素标记如:Cy3和Cy5

(3)生化杂交反应;与常规的分子杂交过程基本相似
封闭 预杂交 杂交 洗脱



(4)杂交信号的检测与结果的分析


(4)Primer 5’未端可修饰、突变:
修饰
如:32P、生物素、荧光素,不影响其效果
突变:
AGCTCCATGACCCAG 5'CGCTCCATGACCCAG 3'


注意:绝不可以在3'端进行上述改造 ∵DNA聚合酶是5'→3'聚合,若3'端改造→不能互补→不能延伸


1. 2. 3. 4.
基因检测: 基因克隆化 DNA突变 DNA序列分析
四、基因芯片

利用核酸杂交的原理,应用于DNA、RNA的研究
背景资料
基因芯片(Gene Chip)就是利用点样机等机械装置,在玻璃 等支持物表面整齐地点上高密度的、成千上万个“点”,每个“点”含有 可与一种基因杂交的一条DNA探针。由于芯片上有序地排列着DNA探 针,因此也被称为微阵列(Microarray)。在芯片上滴加样品 后,在合适的条件下,样品中含有的各种核酸片段(cDNA或cRNA) 就与相应的探针杂交。由于核酸片段上已标记有荧光素,激发后产生的荧 光强度就与样品中所含有的相应核酸片段的量成正比,也就代表该基因的 表达量。经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等装置扫描后,所获得的信息经专用软件分 析处理,即可获得成千上万种基因的表达情况。正因为这种特点,基因芯 片技术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二节

蛋白质分析技术
讲述内容:
一、Western Blot 二、ELISA 三、免疫荧光技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五、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一 Western Blot


1
原理:
将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硝酸纤 维素或PVDF膜上,然后与能特异性识别待检蛋白的抗体 进行反应,洗涤去除没有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后,加入标 记的、能识别特异性抗体的种属特异性抗体,反应一段 时间后再次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标记抗体,加入适 合标记物的检测试剂进行显色或发光等,观察有无特异 性蛋白条带的出现,也可通过条带的密度大小来进行特 异性蛋白的半定量。
注意:溴化乙锭具有致癌性,操作时要带手套

不同浓度琼脂糖的凝胶分离范围
琼脂糖浓度(%,W/ V )
DNA分子的有效分离范围(kb)
0.7 0.9 1.2 1.5 2.0
0.8-10 0.5-7 0.4-6 0.2-3 0.1-2
影响DNA在凝胶中迁移速率的因素:
1 2 3 4 5 DNA分子的大小 构象 凝胶浓度 电压 缓冲液
(一)原理:
双链DNA通过高温变性解离成互补单链DNA ---变性 ↓ 与一对寡核苷酸引物(5’, 3’)降低温度退火 DNA加热变性+引物慢慢冷却使其结合,形象地称为退火 ↓ 适温延伸5’/3’引物形成新链变成4条链DNA --延伸

第二轮:变性—退火—延伸
呈指数增长
理论值:一轮一倍
10轮 103=1000倍 20轮 106 30 轮 109
三 PCR技术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是用一对寡聚DNA作 为引物,通过加温变性-退火-DNA合成这一周期的 多次循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由于这种扩增 产物是以指数形式积累的,经25-30个循环后,扩增 倍数可达106。 Dr. Karry Mullis 1985年发明,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 奖; 目的: 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 DNA Ladder的形成
PCR产物的琼脂 糖电泳
聚丙烯凝胶电泳的银染结果分析
特殊的凝胶电泳

倒转电场凝胶电泳(FIGE):用于分 离分子量10~2000kb的DNA分子;
钳位均匀电场电泳(CHEF电泳):可 分离大于107bp的DNA分子

(二)RNA 电 泳
二 核酸杂交技术

(一)Southern Blot 原理:
将待检测的DNA分子用/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琼脂糖 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继而将其变性并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转移 到硝酸纤维素薄膜或尼龙膜上,固定后再与同位素或其它标记 物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反应。如果待检物中含有与探针 互补的序列,则二者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进行结合,游离探针 洗涤后用自显影或其它合适的技术进行检测,从而显示出待检 的片段及其相对大小。 用途:检测样品中的DNA及其含量,了解基因的状态, 如是否有 点突变、扩增重排等。
Plasmid:lng
Chromosome:300-500ng 注意:
防止交叉污染
4.dNTP:
四种脱氧核苷酸,基本原料 终浓度:50M
注意:不稳定,保存时间长会失效
5.Mg2+
TaqDNA聚合酶作用时需要Mg2+
不同的酶需不同Mg2+ Taq:较少,Mg2+ 对反应影响很大,0.5-1.5mM终浓度
(1)变性温度:94-95℃ Templete:GC比例高、长度很长,则变性T↑ (2)退火:温度越高,扩增特异性越好 取决于Tm值:Tm↑退火T↑; Tm↓退火T↓ 若Tm较高,可使退火和延伸在同一温度 (3)延伸: 500nt---1min 500nt--3min 一般:40-60sec
(三)PCR技术的应用
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收集荧光信号,计算机分析
基因芯片的应用

用于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基因组分析 和后基因组研究
举例:美国斯坦福大学Davis等用,然后与热处理的T淋 巴细胞和未处理的T细胞种提取的mRNA反转录出的单链cDNA片 段杂交,经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分析,共发现17个差异表达的基 因,其中11个是被热诱导的,6个是被热抑制的。经序列分析证 实,其中3个是未报导的新基因。



(2)Primer 本身不要出现内部互补序列 形成loop环,内部二级结构 如: GGGTCGATTCCTACCCATGC (3)注意减少Primer间互补序列
导致2个Primer形成dimer
一般不要超过3个互补bp 如:CCCATGC : : : : GGGTCTA ATGGAGTC : : : : TCAGTAAGC
用于核苷酸多态性的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过程

材料:电泳缓冲液(常用TAE或TBE)、电泳级琼脂糖、溴化乙锭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