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各科学法指导语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入一中,开始修行。
给大家指三条修行的道路:1、练字。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40分钟写好800个字,要求笔画工整、结构妥帖、大小适合、位置适中,无涂改无错漏。
版面看上去清爽整洁美观。
如果你做不到,每天练一页钢笔字吧。
可对字帖描红、摹帖也可以临帖。
2、广闻博识。
原则上讲丰富你的文史哲知识,增强你的人文素养的书籍、报刊、视频都很有价值。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和视频,希望能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
推荐阅读书目文化基础:《论语别裁》、《庄子》、《古文观止》、《史记选》(王伯祥)、《聊斋志异》、《人间词话》(王国维)、《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理想国》(柏拉图)、《蒙田随笔》(蒙田)、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美学散步》(宗白华)、《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文化苦旅》(余秋雨)、《品中国文人》(刘小川,全套四本)、《寂寞圣哲》(鲍鹏山)、《蒋勋细说红楼梦》、《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美G•伽莫夫)、《科学的历程》(吴国盛)文学基础:《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演义》、《苏东坡传》(林语堂)、《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围城》(钱钟书)、《白狗秋千架》(莫言)、《平凡的世界》(路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狼图腾》(姜戎)、《成人礼》(筱敏)、《一千零一夜》(梁文道)、《巴黎圣母院》(雨果)、《复活》(托尔斯泰)、《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精选》、《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瓦尔登湖》(梭罗)推荐观看视频“百家讲坛”、“朗读者”、“开讲啦”、“我是演说家”、“见字如面”、“故事中国”、“龙的传人”、“中华好故事”、“大师”、“人物”、“二十世纪中华名人”3、练笔。
结合读书、思考社会和人生,及时记录你的读书收获。
或摘抄、或批注或写成随感随想,形式不拘,关键在于真实地记录了你的思考收获。
数学:初中学生学数学,靠的是一个字:练!高中学生学数学靠的也是一个字:悟!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
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
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
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而是要运用现在正做着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因此,要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
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
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
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3、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总结的过程大体如下:第一,要把课本、笔记、区单元测验试卷、校周末测验试卷,都从头到尾阅读一遍。
而且,要一边读,一边做标记,标明哪些是过一会儿要摘录的。
要养成一个习惯,在读材料时随时做标记,告诉自己下次再读这份材料时的阅读重点。
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由博反约,把厚书读成薄书,积累起自己独特的,也就是最适合自己进行复习的材料。
这样积累起来的资料才有活力,才能用的上。
第二,把本章节的内容一分为二。
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一部分是典型问题。
要把对技能的要求列进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要遗漏。
第三,在基础知识的疏理中,要罗列出所学的所有定义、定理、法则和公式。
要做到三会两用,即会文字表述,会图象符号表述,会推导证明。
同时能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应用。
第四,把重要的和典型的各种问题进行编队。
要尽量地把他们分类,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总结出问题间的来龙去脉。
第五,总结那些尚未归类的问题,作为备注进行补充说明。
第六,找一份适当的测验试卷,一定要计时测验。
然后再对照答案,查漏补缺。
4、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工作,做到错不再犯。
5、积累资料随时整理。
要注意积累复习资料。
把课堂笔记、练习、区单元测验等各种试卷都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
每读一次,就在上面标记出自己下次阅读时的重点内容。
这样,复习资料才能越读越精,一目了然。
6、精挑慎选课外读物。
高中数学考的是学生解决新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只是围着自己的老师转,不论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必然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打开一扇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然,也不要自立门户,另起炉灶。
一旦脱离校内教学和自己的老师的教学体系,也必将事倍功半。
7、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高一新生的学习主动性太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常常是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尽情地欢乐。
初中生基本上也是如此,听话的孩子就能学习好。
高中则不然,作业虽多,但是只知做作业就绝对不够的。
老师的话也不少,但是谁该干些什么,老师并不一一具体指明。
因此,高中新生必须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准备向将来的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过渡。
8、合理规划步步为营。
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
每个学生都要投入自己的几乎全部的精力。
要想能迅速进步,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例如第一学期的期末,自己计划达到班级的平均分数,第一学年,达到年级的前三分之一,如此等等。
此外,还要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详细地安排好自己的零星时间,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微量调整。
英语:1、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挫折。
2、高中英语词汇量大,知识点多,还需大量背诵经典句式和文章,是你施展超强记忆能力的时候了!3、高效率听课,才能有高水平的收获。
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透彻理解,做好笔记,还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自己更多的机会锻炼听、说,这样不仅提高自己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
4、不论听、说、读、写,每项课后作业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及时巩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学好英语贵在持之以恒。
每天要坚持做些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得阅读者得天下!6、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借助词典,参考书等解决问题。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广告、标识,影视等,随时随地学英语。
7、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才能真正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这门语言的魅力。
物理:1、翻阅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了解高中物理课程体系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内容,同时针对课本中的拓展内容(如“说一说”、“做一做”),查找资料,做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找一本物理《必修1》教辅资料,进行初步学习和练习,了解高中物理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
化学:一、怎样看待化学这门课程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其大量使用之钢材、玻璃、水泥、光导纤维、橡胶等均为化学研究的成果;屠呦呦研究团队继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其研究成果使人类能有效合成复杂有机物,在科研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就化学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好化学,不仅可以给你三年后的高考成绩锦上添花,还可以帮你解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质的构成之谜,帮你识别伪科学,帮你判断商品是否会影响环境质量或人体健康,更为我们的国家,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二、如何学好高中化学课程熟悉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在学习化学之前先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构成,明白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学习化学就会游刃有余。
高一基础要打牢。
高一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基本完成学考内容的学习,并为选考内容的提升做好铺垫。
方法要得当:抓住假期,温故知新:初中知识的回顾总结——凡是初中课本上有的,不论中考考不考,高中一律不再作为新课讲授,而在高考中是可以考的,所以要牢固掌握初中的重要知识点,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铺垫。
具体建议:查资料,掌握H2 、O2 、CO2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化学性质。
②熟练书写初中课本化学上、下册所有化学方程式。
③熟记前20号元素的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④熟记常见元素及其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⑤提前预习部分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无论从难度、深度、广度都要比初中要大得多,做好预习,将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帮助你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2)学习过程中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及时调整初三化学学习过程是背诵为主的学习方法。
立足教材,理解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3)重视化学实验。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4)精练习题。
选做经典习题,并力争一题多解,多角度掌握知识的运用。
祝你有一个愉快且充实的暑假!生物:生物学科知识生动有趣,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不过知识点较为细碎、分散,记忆量较大。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对我校高一新生有如下建议(按重要程度排序):1、利用暑假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这是一个能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好工具,效率高,效果好。
2、课余时间可以观看一些精品自然记录片,如BBC制作的《地球脉动》、《帝企鹅日记》、《人体奥妙之细胞的暗战》、《基因密码》、《细胞》、《植物之歌》等等。
3、生物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暑假可以与家长多上菜市场,多下厨房。
4、可以跟随家长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游玩中学习生物知识,开拓视野。
5、订阅一些杂志,如《人与自然》政治:1、怎样看待这门课程提起经济,没有人会对它感到陌生。
不是吗?货币、物价、就业、税收、收入与支出等都是人们熟悉的经济现象;每天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都会讨论这个或那个经济问题。
但这并不等于,你已经理解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意义,具备了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能力。
人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首先必须生存,这就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社会的生产过程,总要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生产出来的东西总是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为满足多种需要而用各自的产品进行交换;只有经过分配和交换的过程,产品才能进入消费;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习这门课程,你会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2、如何阅读这本教材首先,你应该清楚:本教材分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
单元,都用各自的序言简要地告诉你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课,下设导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帮助你明了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