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烟台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翩然(piān)缄默(jiān)草长莺飞(yīng)B . 连翘(qiáo)劫难(jié)天衣无缝(fèng)C . 褶皱(zhě)踪迹(zōng)销声匿迹(nì)D . 腐蚀(shí)雾霭(ǎi)目空一切(kòng)2. (2分) (2017八上·临泽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勾销烦燥煞有介事仓惶而逃B . 斑斓蕴蓄莫名其妙消耗殆尽C . 愁怅抚摩饥肠辘辘雾霭弥漫D . 震憾妨碍想入飞飞丑态毕露3.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B .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啰嗦。

不舍:不舍得。

)C . 我先前在信中和你谈起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种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伤害自己,而要像面对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形容对别人的感激永远忘不了。

铭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D .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着有一种新的东西。

(没有什么得上。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B . 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C .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 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5. (2分)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A .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 . 遗荣荣在,外身身全。

卓哉先师,修德就闲6.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 . ⑤①②④③B . ⑤②④③①C . ⑤①④②③D . ⑤②④①③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7. (2分) (2016七上·余姚期中)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7七上·日照月考)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秉烛夜谈、共话今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4)《潼关》一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追求自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晶莹飘逸的雪花,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

请写出含“雪”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9. (8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名著阅读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

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

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

我希望他离开我。

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国籍)国作家________(姓名)的《________》。

(2)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0. (15分)(2017·杨浦模拟)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弘扬传统文化,某班在3月20日举行“春分”节气的综合学习活动。

材料一:春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日—21日期间),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昼夜几乎同长,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夜”。

材料二:【甲】春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七绝·春分》【乙】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春分》【丙】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1)从诗词中可见,“春分”时节的气象特点有哪些?(2)在每年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做“竖蛋”的游戏:取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来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的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居多,但成功也不少。

这一“中国习俗”,何以在那一天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

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从心理、气象学等方面猜测原因。

(3)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请你用一句诗加以赞美。

(任选一景:春雨、春柳、春花、春风)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 (2017九·宁德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 首联,诗人回顾一生的两件大事:一是通过科举入仕;二是在起兵抗元中度过了四年。

B . 诗人用“风飘絮”“雨打萍”来比喻国势和身世,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

C . 颈联,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遭遇来抒发凄苦之情,使全诗都笼罩在悲愤、压抑的氛围中。

D . 颈联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作者当时的艰难处境与惶恐孤苦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指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2. (17分)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画线的字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佁然不动()③水尤清冽()④不可久居()(2)请选出下列四项中画线字词义相同的一项()A . 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B . 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C . 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D . 佁然不动月色入户,欣然起行(3)翻译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鱼馄饨林清玄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

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

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

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

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

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

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⑧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