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翻译 翻译的时代性
翻译的变化
1.音译变意译
音译是翻译最简捷的手法。在大量外来语涌 入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不懂或不完全懂它们的意 思。所以只好囫囵吞枣,先音译过来。然后再逐 渐地去理解。最后改成意译或音意兼译。 比如,grammar先音译为“葛朗玛”,现意 译为“语法”; democracy和science先音译为 “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后意译为“民主” 和“科学”。
语言与翻译的变化
原文(page 3): 活生生的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语体风格的取向也总是有所修正,因而在 一个时期被接受的译文会在后来的一个时 期变得很不可接受。 Live languag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stylistic preferences undergo continual modification. Thus a translation acceptable in one period is often quite unacceptable at a latter time.
翻译的变化
3.时间与空间引起的翻译变化
比如,mobile phone一开始被译成“移动电 话”,后来人们简称其为“大哥大”。现在由于 其形状、体积和制作的精美,被直接叫做“手 机”; “毛主席”过去译成Chairman Map,后 来则把“江主席”译作President Jiang;
即使现在看来译得很成功的作品,若干 年后再回头看,也许仍有不尽人义之处, 需要修改与补充。难怪有些优秀作品同时 会有数种译本,或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译 本。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在发展,语言在 变化,翻译也在变化。但是,有没有相对 不变的能够经得起历史揣摩的译文呢?
语言与翻译
语言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它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 言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生存,在变化中才 能求发展。 作为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翻译,也难 免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语言的 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翻译工作才能与 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语言的变化
1、时事引起的变化
时事政治引起的语言变化频率最高,每一次有影响 的政治事件都会导致一些新词汇的出现。 比如1815年,拿破仑军队在比利时城镇滑铁卢遭到 惨败,于是英语就出现了短语“meet one‘s Waterloo”, 用来比喻遭到惨败或受到致命打击。 其他:Nazi(纳粹)、 the Cold War(冷战)、 大跃进(the Great Leap )改革(reform) 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
翻译的变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意译变音译 比如,party以前经常译成“聚会”,但英语中 的party太多,有birthday party、Christmas party、 farewell party、garden party、surprise party等等, 汉语的“聚会”的确难以应付如此之多的party, 况且汉语“聚会”又有聚众闹事之嫌,所以有时 将其音译为“派对”。 fans过去译作“……谜”。 现在译成“粉丝”。 在汉语中,早先把“武术”译为Chinese boxing,但英语boxing的意思是“拳击”,中国 的武术和拳击还不太一样。所以现在直接音译为 gongfu、wushu、qigong、tajjiquan。
语言的变化
4.科技引起的变化 二十一世纪知识、信息“大爆炸”,它们给 语言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上世纪和本世纪 初,我们先后有了雷达(radar)、激光(laser)、原 子弹(atom bomb)、核武器(nuclear weapons)、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导弹(missile) 、麦克风 (microphone)、录音机(recorder)、引擎(engine)、 电报(telegram)、电话(telephone)、机(computer)、 (network)、因特网(Internet)、邮件(E-mail)、克 隆(clone)、纳米、(nanometer)、信息技术(IT)、 博客(blog)、等等。
翻译的变化
翻译是互动的,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分为英 译汉和汉译英。对语言中出现的新东西、新变化, 有些人主张直译(包括音译和移译,也称零翻译或 不译),有些主张意译,还有些主张音意兼译。但 无论直译、意译还是音意兼译,其翻译都不是一 成不变的,此时是直译。彼时也许成了意译,因 此翻译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变化而不断 修正自己。
语言的变化
2.变革引起的变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模式会不断变更,新的 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语言。 比 如,mill指工厂时,指过去的手工作坊,现在除纺织业、 造纸业以及面粉厂继续延用mill外,更多地则用factory、 plant、works、甚至manufactory。 “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 “西部大开发”(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厂长负责制”(system of overall leadership by the factory director)
语言的变化
3.文化、生活引起的变化
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体现了文 化的发展。文化和生活的变革同样会带来语言的 变化。因为佛教的输入,汉语言中才有了“释加 牟尼”、“如来佛”、“舍利子”、“观音菩萨” 等佛门用语。中国的宗教文化、茶文化、饮食文 化、服饰文化被外国所接受,于是英语中就有了 Confucianism、tea 、silk、china、Chinese food、 chopsticks等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