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


注意多样性的问题,引出对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学习,在此基 诱发学生深思以
础上再阅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点,以此为鉴,鼓励 及学习的兴趣。 学生为当地植树造林设计生态工程。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引用的实例是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
分析目前我
业”,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强调我国人民的聪明才 国农业上存在的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时,教师要注Βιβλιοθήκη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 论,让学生理解进
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行生态工程建设
物质多样性原 理
协调与平衡原 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
【“物种多样性原理”资料分析】
的必要性,理解通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 过生态工程实现
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 “生态经济”和“循
的生物多样性?
环经济”这一思
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 路。
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
【“协调与平衡原理”资料分析】
从植树造林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振兴西部而提出的宏观决策,其中 中出现的不注意
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生态工程建设。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 多样性的问题,引
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 出对物种多样性
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
定。
生态工程的定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义是如何提出和
系统整体性原理
发展的?
生态工程的定义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
美国生态学家 H.T.奥德姆于 1962 年首先提出“生态工程”
概念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 1979 年首先倡导生态工
程。他对生态工程下的定义是: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情感目标: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2、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难点
智,以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 一些环境污染的
系统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关 问题,对这一问 注的一些实例,例如,农村的烧柴问题,湿地保护中遇到的 题,可采取与上述
农民生活问题等,来帮助学生从整体性上考虑解决生态工程 同样的方法进行
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教学。通过对这两 学生通过模拟决策,把整体性原理学习得更为透彻。在学习 则资料的分析、讨
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 原理的学习,在此
么问题?
基础上再阅读珊
提示: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的介绍
瑚礁生态系统的
(1)沙棘,
多样性特点,以此
(2)山杏,
为鉴,鼓励学生为
(3)刺槐,
当地植树造林设
(4)锦鸡儿(又称拧条),
计生态工程。
(5)杜梨,
(6)沙枣,
(7)合欢,
(8)臭椿,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个人札记
引入本节课内容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
生态工程遵循 原理。由于前四个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内
以总结的形
的基本原理
容,建议在教学时,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 式对本节课内容 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例如,从植树造林中出现的不 先提出一个大概,
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
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
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
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
展。它可以是纵向的层次结构,也可以发展为由几个纵向工
艺链索横连而成的网状工程系统。
课堂巩固
小练习
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
透彻
除此之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都对生态工程建设
学生了解为
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再对系统成分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充分了 主,激发学生对生
解基础之上的整体理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基础。 物的兴趣
学原理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
理解为主
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
教学中可采
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 取角色扮演的方
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 式,让学生通过模
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
拟决策,把整体性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 原理学习得更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