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教学大纲

麻醉教学大纲

(一)基本理论掌握麻醉前病人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评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用法,掌握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方法和术中输血原则。

掌握经口腔和经鼻腔气管插管技术,掌握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防治。

掌握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复合麻醉方法,掌握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掌握全身麻醉管理和并发症防治。

掌握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影响、操作要点、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掌握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和防止,掌握颈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

掌握麻醉期间监测意义、严重并发症和意外的预防和救治。

掌握各种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和特点,掌握小儿和老年人的麻醉处理要点,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心脏病、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要点。

熟悉双腔气管插管,熟悉低温对机体的影响,熟悉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熟悉心脏病人手术的麻醉要点。

了解术后镇痛的有关知识。

(二)基本技能掌握经口腔气管插管技术和气管导管位置的判定方法,掌握硬脊膜外腔穿刺技术和穿刺位点的判断,掌握经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法。

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和动脉穿刺技术。

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一、目的:1、了解现代麻醉学发展历史概况(三个阶段)2、熟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3、了解学习临床麻醉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4、了解麻醉方法的分类及亚临床麻醉学科的分类。

二、讲授内容:简述中国古代临床麻醉的发展,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和发展,麻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围(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及机制的研究、其它任务);重点介绍现代麻醉学的概念、麻醉方法分类、亚麻醉学科分类。

三、自学内容:如何学好麻醉学。

第二章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一、目的:1、了解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内容,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掌握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与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熟悉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等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4、了解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和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衡量。

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和病情估计的ASA分类法。

一般介绍各器官系统的检诊(呼吸系统、必血管系统、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

一般介绍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

三、自学内容:麻醉前用药的衡量。

第三章、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一、目的1、了解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法准备的基本内容,麻醉选择的基本原则。

2、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种类,熟悉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3、了解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

二、讲授内容: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任务,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一般介绍麻醉选择原则、重点介绍麻醉用药的目的、方法及常用麻醉前用药种类。

一般介绍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以及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复核准备。

三、自学内容:气源的检查、麻醉机的检查、气管插管用具和药品等的检查、监测仪器的检查。

第四章麻醉期间病人监测与输液一、目的:1、了解麻醉期间常用的监测方法。

2、了解手术前病人体液改变与输液要求,熟悉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体液改变与输液要求,了解麻醉手术期间常用输液剂。

3、了解麻醉手术期间输血指征的掌握及并发症防治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麻醉期间病人监测(循环监、呼吸监测及其他监测),重点介绍麻醉及手术前体液的改变与输液,麻醉手术期间的体液改变与输液以及麻醉期间输液的实施方法。

三、自学内容:麻醉手术期间输血。

第五章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一、目的:1、熟悉插管前检查和评估的基本内容,了解气管插管用具及其准备。

2、熟悉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及优点、经口明视插管法和经鼻盲探插管法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了解插管困难病人常用的三种插管方法。

3、了解支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及优缺点、单侧支气管内插管及双腔导管插管。

4、掌握气管导管拔管的指征,熟悉气管内插管、拔管的即时并发症和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及拔管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的概念。

重点讲述插管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重点讲述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点。

重点介绍经口明视插管法,一般介绍困难插管的方法。

重点介绍气管内导管拔管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介绍气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

三、自学内容:经鼻盲探插管法,单侧支气管内插管、喉罩的应用。

第六章全麻的基本概念一、目的:1、掌握全麻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

2、熟悉全麻的诱导、维持和苏醒期的特点及管理期注意事项。

3、了解全麻深浅的判断,掌握临床常用的判断麻醉深浅的监测指标。

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全麻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全麻的诱导、维持和苏醒期特点及管理期注意事项。

一般介绍全麻深浅的判断,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判断麻醉深浅的监测指标。

三、自学内容:无第七章吸入麻醉一、目的:1、掌握吸入麻醉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吸入麻醉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熟悉影响吸入麻醉吸收、分布与消除的因素。

2、掌握吸入麻醉药临床评价的内容。

3、了解判断吸入麻醉深度的方法和标准,了解常用吸入麻醉装置。

4、熟悉吸入麻醉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吸入麻醉的概念;吸入麻醉药的分布与清除,常用吸入麻醉药的特点。

重点介绍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MAC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一般介绍常用吸入装置和方法。

重点介绍吸入麻醉期的观察和管理。

三、自学内容:无第八章、静脉全身麻醉一、目的1、熟悉静脉麻醉的特点,了解静脉麻醉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判断麻醉深浅的主要依据。

2、掌握硫喷妥钠静脉全麻的特点,熟悉其麻醉方法、适应证与禁忌症。

3、掌握氯胺酮麻醉和异丙酚麻醉的特点,熟悉其麻醉方法、常见并发症、适应证与禁忌证。

4、熟悉芬太尼静脉麻醉、咪达唑仑麻醉、依托咪酯麻醉的特点,了解这三种静脉麻醉的具体实施方法、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

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静脉麻醉的概念、静脉麻醉分类方法。

重点讲硫贲妥钠静脉麻醉、氯胺酮麻醉、异丙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一般介绍芬太尼静脉麻醉、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及依托咪酯静脉麻醉。

三、自学内容: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第九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一、目的:1、掌握肌松药在麻醉中应用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熟悉肌松药常见不良反应和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

2、了解肌松药作用的消退过程与残留肌松作用,熟悉正确应用肌松药拮抗药的指征、方法与注意事项。

3、熟悉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的常用方法,掌握四个成串刺激(TOF)的临床应用。

4、了解肌松药监测的选择及应用方法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肌松药的应用目的和基本原则、肌松药的不良反应和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

一般介绍肌松药的消退以及肌松药的拮抗指征、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般介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的常用方法,重点介绍四个成串刺激(TOF)的临床应用,一般介绍肌松药的选择及应用方法。

三、自学内容:临床常用的肌松药第十章局部麻醉一、目的:1、了解局部麻醉的种类和麻醉前准备,熟悉常用局麻药的特点,掌握局麻药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2、了解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和静脉局部麻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颈丛阻滞和臂丛阻滞的常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其定位方法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了解上肢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和常用颅神经阻滞方法二、讲授内容概述常用局麻药,重点讲述局麻药中毒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一般介绍表面麻醉、局部浸注麻醉,区域阻滞麻醉、静脉局部麻醉的概念。

重点讲述颈丛、臂神经阻滞的常用局麻药、臂丛神经阻滞各种入路的优缺点、颈丛、臂丛的解剖定位、适应范围及主要并发症,一般介绍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三、自学内容:上肢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

常用颅神经阻滞。

第十一章椎管内麻醉一、目的1、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的作用机理;掌握其对机体生理的影响;2、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分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麻醉管理;3、掌握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调节的因素、适应症和禁忌症,意外和并发症及其防治;4、熟悉硬脊膜外腔阻滞的分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平面调节、麻醉管理;5、熟悉确定硬脊膜外隙的方法、硬脊膜外腔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硬膜外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6、熟悉小儿硬膜外阻滞和骶管阻滞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椎管内麻醉有关概念。

重点介绍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适应症、禁忌症、常用局部麻醉药、阻滞平面的调节及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一般介绍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

一般介绍硬脊膜外阻滞的分类,重点介绍硬膜外阻滞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适应症、禁忌症、常用局部麻醉药、硬膜外阻滞平面的调节及硬膜外阻滞的常见并发症,一般介绍硬膜外穿刺技术,重点介绍确定硬膜外间隙的方法。

一般介绍小儿硬脊膜外阻滞及骶管阻滞。

三、自学内容: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第十二章复合麻醉一、目的1、掌握复合麻醉的概念和应用原则;熟悉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全凭静脉麻醉的药物组成,熟悉其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复合麻醉的概念、意义以及应用原则。

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方法,注意事项。

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方法、注意事项。

一般介绍普鲁卡因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包括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介绍全麻与非全麻的复合优点及常用方法。

三、自学内容:复合麻醉的机理,针刺镇痛在复合麻醉中的应用第十三章低温在麻醉中的应用一、目的:1、了解低温在麻醉中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

2、了解降温、复温的方法、监测和管理。

3、了解低温的并发症和常用的降温方法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低温的适应症、降复温的实施方法、术中监测管理和低温的并发症的防治。

三、自学内容:低温对生理的影响第十四章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一、目的:1、熟悉控制性降压的定义、理论基础,了解其适应证、禁忌证。

2、熟悉控制性降压的方法、常用药物限度和监测管理。

3、了解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

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理论、适应症和禁忌症。

控制性降压的方法、常用于控制性降压的药物、监测管理及其并发症。

三、自学内容:控制性降压的发展历史。

第十五章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发症的防治一、目的:1、掌握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2、了解心肌缺血、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及咳嗽、呃逆、术后呕吐、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二、讲授内容:重点介绍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呼吸抑制的分类及管理;麻醉期间高血压、低血压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一般介绍心肌缺血、恶性高热、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及咳嗽、呃逆、术后呕吐、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