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何定位的思考

关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何定位的思考

关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唐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其都城长安更是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世界大都会。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内三大宫殿之一,是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

千余年来,大明宫饱经沧桑,如今又重焕生机,确为幸事。

但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后,发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定位不够清晰。

以下是关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应该如何定位的一些思考。

一、历史演变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唐都长安,更是举世闻名。

大明宫作为帝国的政治中枢盛极一时,但随着唐朝灭亡也顷刻湮没。

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沧桑变化,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东北部,因位于太极宫东偏北,故又称“东内”。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初名永安宫,次年改名为大明宫。

①大明宫修建于唐长安城禁苑龙首原上,是李世民为其父亲李渊“清暑”所建,但李渊未及居住而崩。

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62年)动工继续扩建大明宫,次年迁入居住,并在此处理朝政。

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工作,如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817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

自高宗始,除玄宗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外,其他皇帝均居住在大明宫听政,大明宫一直是唐朝的政令中枢。

唐朝末年,战乱迭起,大明宫历经了四次大的浩劫。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攻入长安,大肆抢劫、焚烧宫室。

光启二年(886年),专权宦官田令孜与军阀王重荣、李克用等战,田令孜败出长安,劫持僖宗逃走,临走下令烧毁宫城。

乾宁二年(896年)军阀李茂贞攻入长安,唐昭宗出逃,宫室又一次被烧毁。

天佑元年(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公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长安自始遂丘墟矣”。

其后,遗址经过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尤其是近现代的破坏。

1935年陇海铁路修通后,大明宫遗址不断有市民迁入,并逐渐成为脏乱差的“道北地区”。

同时自1950年开始,开始了了大明宫遗址上的系列考古工作。

1979年,成立大明宫保管所。

2005年,开始实施大明宫遗址环境整治和御道拆迁工作,2007年全面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②2011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多处建筑损毁。

从大明宫的历史演变来看,大明宫由皇家宫室变成丘墟一片,又由脏乱差地区变为城市遗址公园。

历史虽是永远变化的,但大明宫必将在现阶段或是更长时间内充当着遗址公园的角色。

它所充当的角色是人为给予的,这种角色定位是否恰当或者说是否清晰仍值得我们思考。

①有学者认为应为贞观九年(635)年始建,永安宫与大明宫也并非同一宫殿。

参见高本宪:《唐朝大明宫初建史事考述》,《文博》2006年第6期。

②唐磊:《大明宫遗址公园:不让遗址成为累赘》,《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5月31日。

二、文化与生态之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一种。

“建成泛生态主题概念公园,类似纽约中央公园的休闲功能,同样具有伦敦海德公园的文化凝聚力。

”①这是是目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基本定位,也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力图达到的目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按原址3.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即是遗址保护区,又是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用于休闲和娱乐,既是文化名片,又可以提高城市居住质量。

纽约中央公园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表现了一种自然理念,但同时也安排了动物园、植物园、美术馆、影剧院、购物中心等娱乐和消费设施。

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无座音乐会”等构筑了其文化影响力。

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定位在于生态和文化主题,但结合西安发展的现实来看,这种定位仍值得我们去思考。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主题之一是文化。

由其历史来看,大明宫一直是唐朝政治中枢即为政治中枢,应该体现皇权威严,正如后代故宫一样,在植被上应是越少越好。

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原貌,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因此体现皇权与生态性是有矛盾的。

大明宫的独特之处即在于其历史文化底蕴,相比其历史价值来看,其生态价值是次要的,因此为了城市绿地而刻意把其定位为生态公园是不够准确的。

当然,太液池在唐朝时是皇家园林,在这一区域可以做到文化与生态的重合。

但太液池也面临着以下的问题。

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即生态性和城市性,西安市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山水生态城市空间格局,试图恢复“八水绕长安”,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这种生态布局的一部分。

但生态是以一定的环境作为基础的。

隋唐时期,气候较现在要为暖和,降水也较为丰富。

②而西安现今较为干旱,年降水量558~750毫米,是典型的缺水城市。

生态性的体现即在水系与植被上。

大明宫内太液池是其主要水域坏境,但需要人工引水,尽管已有相关论证,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这种可行性仍需要实际验证。

参观所见是虽有水域,但明显未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

植被上,参观所见多为人工种植,树种也以国槐、泡桐、法国梧桐、杨树四种为主③,这与西安市其它地区绿化树种并无太大区别,没有有效契合西安环境,也谈不上完整的生态系统链,更无法与自然、原生态的纽约中央公园相比。

而据西安市长期发展规划来看,市域范围内将形成四大保护带: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南部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带,北部及东南部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

大明宫遗址位于北部及东南部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

而在城市功能分区上,分为九个大区。

中心为唐长安城,发展商贸旅游服务业;东部依托现状发展装备制造工业区;东北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北部形成经济技术区;西北部为汉城遗址保护区;西部发展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南部拓展高新技术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区和生态保护区。

④按照这种规划,西安市中部和南部也即浐灞旅游区和曲江新城是西安市较为集中的城市绿地。

就这种布局来看,生态主题在浐灞旅游区和曲江新城已有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两底在地①据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周冰,引自唐磊:《大明宫遗址公园:不让遗址成为累赘》,《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5月31日。

②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王璐艳、刘克成:《从宫殿到遗址再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绿化景观研究》,《丝绸之路》2010年第24期。

④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5年4月。

理环境上也确实比大明宫更适合定位为生态主题,因此就城市总体布局来说也不宜再将大明宫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生态。

生态主题与大明宫的历史和西安的现实是不符的,而追求生态价值的同时必然有损其文化历史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定位应该首先表现在文化上,其次才是生态价值。

三、文化定位西安历史悠久,坐拥周秦汉唐文明,大明宫是唐文明的集中代表。

但众所周知,唐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复杂性,那大明宫应该体现出唐文化的那些特征呢?或者是否只能体现出唐文化呢?大明宫是皇家宫室,其特色应该体现在皇家特点上,因此也才能区别于一般的唐文化。

因为庞大宏伟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因此主要体现这种特点的只有地下文物。

但在实际参观过程中,发现许多与皇家宫室不符的东西,例如墓葬出土的器物,明显显得与这种主题各个不入。

园内还有诸如十三棍僧救唐王、贵妃出浴等设计业明显与大明宫的真实历史并不相符。

在西安市的规划中,大明宫属于唐都长安旅游区。

除此之外,西安市还规划了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唐华清宫御汤国家公园、西安秦岭北麓国家游憩公园、泾渭浐灞滨水游憩区、汉长安城遗址为主体的国家大遗址公园和以曲江新区为主体旅游区。

在这之中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唐华清宫御汤国家公园、汉长安城遗址为主体的国家大遗址公园都是以历史价值为主的。

通过对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与另外三个公园来看,大明宫明显的不同是历史演变的轨迹不同。

大明宫从辉煌至湮灭,由脏乱差的遗址到国家遗址公园。

这种历史沧桑变化是另三个遗址无法比拟的,大明宫在设计中也体现出了这种历史沧桑感。

在宣政殿与紫宸殿的设计上采取局部构架,中间植以树木,其间历史沧桑顿时显现。

除此之外,在工业遗址保护上,也能让人立刻联想至大明宫的前世今生。

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地方。

当然,对于唐文化的理解不同而各人设计不同,因此并无可厚非。

但唐朝的辉煌毕竟已成为历史,遗址代表着过去,缅怀前人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在。

所谓以史为鉴是我们时刻需要牢记的。

因此我认为,大明宫应该更加强调出这种古今对比的变化,既体现出唐文化的灿烂,也能警惕我们当前奋发进取。

这种感觉在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院就有,当时曾想起一首朱镕基的题词,在此附上。

“见雕樑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谟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朱镕基2002年5月偕夫人及爱女于胡雪岩故居。

四、其它定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区别与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唐华清宫御汤国家公园、汉长安城遗址为主体的国家大遗址公园之处还在于位于市中心区域,这也要求它在定位上与另外三个国家公园有所区别。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周秦汉唐等各朝众多文化遗迹遗物。

西安市主城区规划占地面积为525平方公里,西安现代城区与古遗迹遗址的重合度基本为100%,其中重要古遗迹对城市发展空间的叠压度为37%。

城市发展如何才能与保护文物古迹紧密结合是西安市的难题。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占地3.2平方公里,在此区域内除绿地之外,主要为遗址展示和博物馆展示设施。

事实上,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已经发布了《关于暂停新开工建设主题公园项目的通知》,从政策上来看并不鼓励主题公园的建立。

其中主要一条为:限制建设和要求上报的主题公园项目是:现代建设的、吸引游客参与并收取门票的营利性人工景观、游乐设施等,且该项目规划(或实际)总占地面积在300亩以上或规划(或实际)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

虽然大明宫与这种主题公园并不相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兼有此种性质,因此也是我们需要正视的。

大明宫因为位居市中心,因此需要更多的承担起城市的文化、休憩、娱乐、健身等责任,大明宫主要设施为遗址展示和博物馆展示设施,因此所起到的文化、休憩、娱乐、健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大明宫虽是唐文化的集中体现,但也只有真正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才能使这种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

因此大明宫遗址需要做的可能正是如其预期目标所说的那样,达到纽约中央公园的休闲功能。

五、结语大明宫从皇家宫殿到湮灭无闻,又从脏乱差地区变为国家遗址公园,其间沧桑是历史的必然。

作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但这种保护必须符合现实,必须符合历史,而不是单纯的保护。

先辈所遗留的是我们不敢忘记的,不仅仅是遗迹遗物,更是大唐奋发图强的大国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