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明宫遗址公园调研

大明宫遗址公园调研


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 问题:首先,考古发掘难度大;其次,历史研究 难度大;第三,遗址保护难度大。 三大问题使得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困难重 重,而“遗址公园”作为一种具有更大包容性的 保护模式,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利 的平台。“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运而生。
标识建筑主要分布 在中轴空间上,体 现其符号性和可识 别性,按照历史秩 序形成节点空间和 视线通廊,延续历 史于时空之中。 并注重在公园中的 展示与休闲空间内 形成步移景易的视 觉特征
含元殿两侧的东西朝堂遗址采用碎石铺地标识与 展示,将遗迹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以阻止各种 因素对遗址的破坏。 在丹凤门与含元殿之间的空间,考古研究表明, 其唐代地面层位于现代地面层以下1 米左右,设 计在不破坏唐代地面层遗址的基础上,采用木格 嵌套碎石的方法标识中轴地面,对于中轴两侧空 间,采用地面植被与花灌木相结合的方法标识遗 迹、营造活动展示空间。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立,将对城市土地 有效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作为西安无 可替代的重要历史景观符号,将真实而充 分的展示我国自唐以来的历史文化进程, 同时又可提供一个空间场所,为生活在现 代城市中的人们调节复杂浮躁的心境,这 将对西安整体品质的抬升和可持续发展发 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 严格保护原则 2 可识别性原则 3 可逆可还原性原 则 4 保护与发展模 式——连片保护、 分期发展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 为丝绸之路的东遗址保 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 “ 园” 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 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 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宫中最 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 的龙首塬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 的龙首塬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 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梯形,占地面积约 平方公里。 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 四面共有11座门 公里, 座门, 原宫墙周长为 公里,四面共有 座门,已探 余处。 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 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 余处 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 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 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 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 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 水准的城市新区。 大明宫夜景
遗址保护范围分为重点保 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 控制地带,遗址保护区范 围南至自强东路,北至玄 武路,西至未央路,东至 太华路以东500米,保护范 围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 重点保护区总面积2.8平方 公里,一般保护区面积5平 方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