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概论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概论


以往文学理论多使用“文学作品”,现在却转而 强调文学文本并 把它与文学作品区分开来,主要意在 表明两点:
第一,文学的意义建立在文学文本的语言组织基础 上,离开了语言组织不存在意义。
第二,读者才是把文本意义现实化的关键角色, 其阅读既可以寻求作者原意,也可以发现新的开放的 意义空间。
可见,区分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助于使文学文 本的基本的语言特性显示出来,并且更加依赖于读者的 阅读和保持意义的开放性。
文学是使用语言的典范,为学习语言提供最好的 榜样,为研究语言提供理想的材料。
(三)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言语
索绪尔:语言固有的二重性:1、即语言既是音响印象, 又是发音器官的动作;
2、既是音响和发音的复合单位,又与观念相结合而治 成生理与心理的复合体;
3、既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 4、既包含一个已定的系统,又包含一种演变。
第二层面是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 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 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与 其他层面相互依存,但又规定着它们;
第三层面是多重图式化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 呈现 的事物的大致略图,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 者去具体化;
第四层面是再现的客体,是通过虚拟现实而生成的 世界,这是文学文本的最后层面。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第一节
文学文本
一.文学文本概念
(一)文本与文学文本
文本是根据一 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 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 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 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 学等。可以说,文学文本 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 文和剧本等形态。
他把语言具体地区分为两方面:语言结构和言语。语言 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而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 的说话活动。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学界习惯用语言代指言语。 首先,语言结构指的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 言系 统,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而言语则是指说话人可能说或 理 解的全部内容; 其次,语言结构是指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方面,言语则 是个人的说话; 最后,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一种信息。 语言结构和言语是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的:要言语为 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结构;但是要使 语言结构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语言结构和言 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结构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 物。
(二)文学文本与文学作 品
在专用概念层次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着比 较清楚的区别: 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 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work)则是指已经 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一部 由作者创作出来的“语言艺术品”,当其未经 读者阅读时,就还只是文 学文本;而当其被读者闽读 后,才变成作品。简言之,文学文本加读者阋读等于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作品。
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语音层面基本形态之 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音律的形成是与声调、语调和韵调等的相互调节与协调相关的。
音律的基本类型: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
双声,双声是两个字声母相间的语音状况。如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
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平仄是平声字与仄 声宇之间相互有规律地调配造成的节奏与和谐状况。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乎平/仄仄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乎/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乎/平仄/仄平平。
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 活画面。文学形象系统是沟通文学语言组织和文学 意蕴世界的中介,处在核心层面。这一层面既离不 开文学语言组织,又规定着文学意蕴世界。
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 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文学意蕴世界 是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 这一层面依存于文学形象 系统和文学语言组织。
(一)语音层面
文学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 它是文学语言组织 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 和音律两种形态。
(―)语音层面的作用 语音层面具体地 可以分为两种形态:节奏和音 律。
节奏: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 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节奏一般 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文学中的语言才是我们所说的属于文学文本的 语言,而文学语言组织正是文学中的语言的具体体 现。
文学中的语言是进入文学文本的直接基础,研究 文学文本必须首先研究它的语言,这样,文学中的 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了。而同时,文学 中的语言对于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具有重要的作 用。
语言学家认识到,和语言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学 中的语言。—种语言的最精彩.最丰富的使用是集中 在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里 面的。
二.文学文本的层面
(一)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
中国古代存在过两种文学文本层面观。一种认为文学文本 由 言、意两层面构成;另一种则认为由言,象、意三层面构成。
《周易·系辞》 记载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 意。《庄子• 外物》明确地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言”的目的是要表 “意”,但如果拘泥于“言”,就无法“得 意”。只有“忘言”,才可能“得意”。
个语句、语段或语篇,则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合而成。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词、语句、 语段
和语篇等,被协调和安排起来,成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结构。 这就是说,文学语言组织不是对一般语言的随意照搬的产物,
而具有自身的语言存在方式。每一部文学文本都具有自身的语言 性构造。
(二)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
鲁迅小说 《肥皂》(1924年)写迸:四铭踱到烛 台面前,展开纸条,一字一字的读下去:
恭拟全回人民合词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 圣经崇祀孟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文——好极好极。 可是字数太多了罢?
不要紧的!广道统大声说。我算过了,还无须乎 多加广告 费。但是诗题呢?
诗题么?四铭忽而恭敬之状可掬了。我倒有一 个主意在 这里:孝女行,那是实事,应该表彰表彰 她。我今天在大街上.....
(三)文学文本层面
文学文本层面: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 存在方式。没有这种存在方式,就不可能有文学。 作家的写作创造出文学语言组织,而读者的阅读 则首先必须借助这种语言组织。因此,文学语言 组织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基本现实。文学语言组织 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
文学文本除了具有一般文本的共同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系统。它不是指理想的 具 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 会生活 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第二,文学文本要通过传达人生体验而表达相对完整的意 义。 它通过语言而呈现体验,徂这种呈现的目的是表达某种相 对完整的意义或者说有足够的信息能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相对完 整的意义。 如果其意义不完整或残缺不全,则不能称做文学文 本。 第三,文学文本有待于读者阅读和接受。如果它仅仅停留 于作者头脑里,而无法由任何一位读者读到并感觉到,则只是 一种不确定 的心理过程不足以成为文学文本。如果已经被读者 在阅读中賦予特定意义,则就已经从文本变成了作品。
第二节 文学语言组织
一、文学文本的语言性
这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去理解。 (一)文学文本以语言的方式存在
(二)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 文学语言却 并不等于文学中的语言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 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常与口语或土语相对,是 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一般电影、电视、话 剧、 广播、教育、科学和政府机关所用的书面语,都是文学语言,可 见,文学语言一词具有远为宽泛的含义。 与文学语言不同,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文学中的语 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 形象 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一般说来,各种语言形态,如口语、 土语、方言、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以及文言和白话等,都可以经 过作家艺术加工后进人文学文本,成为文学文本语言组织的组成 部分。
二、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
(一)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说语言性,是要表明文学文本是由语言这种符号构成的。人 类创造的符号多种多样, 除了语言符号以外,还有图像符号、实 物符号、躯体符号等等。
文学文本主要是语言符号的构造。构造,这里指语言的各个
组成部分 的安排、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形式。 一个语词,是由能指(声音)和所指 (概念)组成的结构。而一
三国时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言意”说的基 础上,进一步提出 言、象、意的三层面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 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 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 意,得意而忘象。犹蹄(拦兔的工具)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在但丁看来,譬喻、道德和奥秘等超意义层面固 然重要, 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但字面意义 层面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具有优先性。
因为其他的各种意义都蕴含在它里面。离开了它, 其他的意义,特别是替喻的意义,便不可能理解,显 得荒唐无稽”,所以不首先理解字面的意义,便无法 掌握其他的意义在这里,但丁明确地提出了文学文本 两层面主张,并且把字面意义层面置于阅读与阐释的 优先地位上。
叠韵。叠韵是两个字韵母相同。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叠音。叠音是由两音相叠的单纯词造成的语音状况。蔼蔼堂 前林,中夏贮清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