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二、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传导兴奋。

3、神经元的分布: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2、反射弧: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反射是动物或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

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则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答案:B2、灰质是指脑和脊髓中()的部位A.神经元集中 B.神经元及其树突集中 C.神经元及神经节密集 D.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解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白质是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细胞体集中的部位,灰质则是脑和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

答案:D3、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B.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解析: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的各种刺激都要将其能量转化为电能,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所以感受器是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人体的感觉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有关的神经中枢共同完成的,只能说感受器是参与感觉形成的结构,不能说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答案:D4、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做()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感受器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

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叫做神经。

轴突和树突末端细小的分支叫做神经末梢,最简单的感受器就是感觉神经末梢。

此题考查上述概念是否清楚。

答案:B5、下列关于神经元细胞体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存在于灰质中 B.存在于神经节中 C.存在于神经核中 D.存在于白质中解析:神经元的细胞体分布于灰质中、神经节中和神经核中。

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

答案:D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树突和轴突 B.脑体和轴突 C.胞体和突起 D.细胞质和细胞膜2.神经纤维的构成是()。

A.胞体、轴突、树突 B.长的树突和胞体 C.树突和轴突D.轴突、长的树突和髓鞘3.构成白质的是()。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元 C.树突 D.神经纤维4.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是()。

A.白质 B.神经中枢 C.灰质 D.神经节5.神经的构成是()。

A.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上结缔组织膜 B.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上皮组织C.许多条轴突汇集成束 D.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6.神经传导的是()。

A.兴奋 B.神经冲动 C.刺激 D.信号7.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C.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8.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 B.脑 C.脊髓 D.神经节9.白质的功能是()。

A.保护灰质 B.产生反射活动 C.支持和营养灰质 D.传导兴奋10.反射弧是()。

A.与反射有关的人体器官 B.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C.反射中参与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 D.参与反射活动的所有神经结构11.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叫做()。

A.运动器官 B.感受器 C.效应器 D.传出神经纤维12.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叩击的部位是()。

A.膝盖B.膝盖下韧带C.膝盖上肌肉 D.膝盖上韧带13.下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E是_________,F是_________。

(2)神经系统中,灰质主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白质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14.下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问:(1) 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 B代表_________, C代表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E代表_________。

(2)膝跳反射中,A位于股四头肌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内。

(3)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膝跳反射的结果是_________。

15.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应激性C.反射 D.条件反射参考答案:1.C2.D3.D4.C5. D6.B7.B8.C9.D 10.D 11.C 12.B13.(1)树突,胞体;细胞核;轴突;轴突的末梢;髓鞘。

(2)胞体;神经纤维。

14.(1)感受器;效应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

(2)肌腱;肌肉。

(3)股四头肌等;小腿突然前踢。

15.C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1、脊髓中灰质和白质的分布状况是()。

A.灰质在外层,白质在中央 B.灰质在外层,白质分散排列在中央C.白质在周围,灰质集中在中央 D.白质在周围,灰质分散排列解析:脊髓从横切面上看,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集中在中央,呈蝶形,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

答案:C。

2、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脑干 C.脊髓 D.神经节解析:排尿反射属于比较低级的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但有些同学认为大脑可以控制排尿活动,所以中枢在大脑皮层。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大脑虽对排尿活动有影响,但并不直接控制尿的排放,而是通过神经纤维感知尿意和控制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活动,间接地影响排尿活动。

答案:C。

3、婴儿夜间尿床的原因是()。

A.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B.婴儿的排尿反射中枢还没有形成C.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控制低级中枢 D.婴儿的膀胱壁内感受器还没有形成解析:排尿反射是低级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婴儿的排尿反射弧已健全,因此能完成排尿反射。

而排尿反射是受大脑控制的,但由于小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尿床现象。

答案:C。

4、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 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 D.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解析: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胸段一下,因此,排尿反射仍能完成,但由于脊髓从胸段折断,使排尿中枢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中断,排尿反射失去了脑的控制,造成大小便失禁现象。

答案:B。

5、下图是脊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问:(1)填写图中各部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L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脊髓灰质位于脊髓的_________,其横断面呈_________形,其中含有许多_________的神经中枢。

(3)与脊髓灰质相联系的有两种神经:C和D,C由_________纤维构成,其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_________向_________传递;D由_________纤维构成,其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_________向_________传递。

C和D在_________处合为一条E。

(4)脊髓的B具有________功能;向上传递冲动到_________,又可从_________向脊髓传递神经冲动。

答案:(1)A.灰质; B.白质; C.脊神经的后根; D.脊神经的前根; E.脊神经。

(2)中央;蝶;低级。

(3)传入神经;外围;脊髓;传出神经;脊髓;外围;椎间孔。

(4)传导;脑;脑。

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一、填空题:1.观察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到脊髓包括两部分,中央部分是 ________ 质,呈_______ 形,周围部分是 ________质。

2.脊髓的功能主要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_。

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________控制的。

二、选择题:1.人的手不慎被针刺,会缩手和形成痛觉。

发生这种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是()A.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B.先缩手,然后形成痛觉C.缩手反射与痛觉同时发生D.通常没有一定的顺序2.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A.脑神经 B.感受器和效应器C.脊髓 D.脊神经参考答案一、1.灰蝶白 2.传导反射大脑二、1.B 2.C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三节脑和脑神经1、下列关于脑灰质分布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集中在脑的深部B.集中脑的表层C.均匀分散于脑的各部D.在脑的不同部分,分布不同解析:大脑和小脑的灰质分布在大脑和小脑的表层,脑干的灰质和白质的分布不规则,所以此题的答案是D。

由于脊髓的灰质分布于脊髓的中央,学生很容易认为脑也如此,所以起初会有选答案A的同学。

其次,会有审题不细的同学可能会选答案B。

答案:D2、根据下图中的数码和所代表的名称填入所要求回答的横线上。

1、躯体运动中枢2、躯体感觉中枢3、语言中枢4视觉中枢 5、听觉中枢(1)打字员的熟练指法主要是由_________发动和_________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的精巧随意运动。

(2)聋哑人要理解对方的手语,首先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中枢。

(3)盲人“阅读”盲文,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中枢。

(4)某患者出现左侧躯体瘫痪,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枢或与它联系的神经纤维遭到损伤引起的。

解析:这道题要求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生活经验所以综合性较强。

打字员熟练的打字是大脑的指令,但要与小脑协调才能完成这种精巧的随意运动。

聋哑人是通过手语互相交流的,要理解手语,首先要通过视觉中枢看清对方的手语动作,再通过语言中枢理解其意。

盲人“阅读”盲文时,是用指端触摸,先在躯体感觉中枢形成触觉,再通过语言中枢理解盲文。

左侧躯体瘫痪主要是由于在右脑半球躯体运动中枢或与它相联系的神经遭到损伤引起的。

答案:(1)大脑小脑(2)视觉中枢(3)躯体感觉中枢(4)右脑半球躯体运动3、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受损伤,会造成()A.同侧躯体出现半身不遂 B.对侧躯体出现半身不遂C.下半身感觉和运动丧失D.膝跳反射消失解析: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其功能是支配对侧躯体的随意运动,因此受损后“对侧”躯体出现“半身不遂”。

下半身感觉和运动的丧失是脊髓折断的结果,一般称为截瘫。

另外,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的灰质内,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损伤对膝跳反射有影响,但不能说两条腿的膝跳反射都丧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