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说课稿
学时
6 6 6 6 8 6 6 6
第二篇 项目六 功率放大器的装配与调试
第三篇 项目一 RC振荡器的装配与调试 第三篇 项目二 LC振荡器的装配与调试 第四篇 项目一 整流滤波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第四篇 项目二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测试 总复习
8
8 6 6 8 6 4
课程整体设计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2)调试任务:
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 a)静态工作点调试;( 15分钟) 电路出现问题时具有一定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b)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20分钟)
教学手段:测试示范 c)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巡堂检查 20分钟) 随机指导 d)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20分钟)
第一篇: 电子工艺基 础训练 第二篇: 放大电路的装配 与测试
第五篇:综合设 计
第四篇: 直流稳压电源的 装配与调试
第三篇: 信号发生器的设 计与制作
总课时:96课时
授课内容
第一篇 项目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篇 项目二 半导体器件性能检测 第一篇 项目三 多谐振荡器制作 第二篇 项目一 分压式放大电路的装配与测试 第二篇 项目二 负反馈放大器的装配与测试 第二篇 项目三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装配与测试 第二篇 项目四 差动放大电路的装配与测试 第二篇 项目五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教材:
• 《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 • 钱金法、章彬宏主编
参考书1
• 《模拟电子技术》
• 胡宴如 主编
参考书2
• 《模拟电子技术》
• 章彬宏、吴青萍主编
课程整体设计
4、课程实施 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喜欢动手不善于学理论;自信 不足易于放弃,渴望成功但是耐心不足。 适当鼓励和竞赛能使学生能力大幅提高。
技能点融会贯通,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
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
Thank You!
请各位专家指正批评,谢谢!
L/O/G/O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课程整体设计
学生职业能力的达成
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及初步开发
学生科技活动 和科技服务
电子电应用
技能鉴定
电子电路分析
电子元器件应用
课程整体设计
3、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 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及初步开发 是强调知识、技能、 素质的有机结合,淡 化理论,加强应用技 电子电路应用 能、专业素养的培养。 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 电子电路分析 的方法,将整个课程 分为5个篇章,14个 项目,共 96课时。 电子元器件应用
3、教学评价
该单元通过学生
电路板的完成情况、 测试过程中仪器仪表 的使用熟练程度情况、 测试的实验数据吻合 度情况给予评价,作 为过程实践考核成绩, 记入总评。
同时能起到有效的督 促作用。
理论考核50%
过程实践考核40%
平时表现10%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4、特色与创新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学生所需的知识点和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在岗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通信产品使用、 生产与研发岗位 测量、测试 领域岗位
岗位群
电子产品生产与研发岗位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
课程整体设计
电子产品生产与研发岗位需求分析
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维护 电子工程的统调、测试
● 电子电路分析能力、测
《数字电子技术》 《电工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
《高等数学》
《通信原理》 《开关电源》
前续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整体设计
2、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学生学过后技能
能力目标
达到的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所学知识要
达到的目标
课程整体设计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子器件检测与选用、电子电路 板设计、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等知识;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基本电子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子电路设计方面的知识。
课程整体设计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识别和检测电子器件,并掌握电子器件选用的基本方法; 能够较熟练地规划、设计印刷电路板版图; 能够熟练地装配、调试常用电子电路; 能分析一般电子电路的工作过程; 具有一定的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课程整体设计
素质目标:
能够把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使 学生对电类职业能力有进一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电子电 路设计、装配与调试能力有明显提高;
刘平 徐登 钱惠祥
讲师 讲师 讲师
课程整体设计
网络资源(建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资源库)
课程整体设计
5、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网上 评教、督导评教、 同行评教和系部评 教四个方面实施教 学效果评价。
过程实践考核40%
理论考核50%
平时表现10%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归纳: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出现该数据的原因。(15分钟)
有载和空载时放大倍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学方法:讨论
提示 静态工作点不同时放大倍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归纳总结 静态工作点不同时输出波形有何不同? 教学手段:板书 出现正半周期失真为什么? 出现负半周期失真为什么?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教 学 重 点
1、放大原理及电路基本组态; 2、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 3、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教 学 难 点
1、微变等效电路; 2、动态分析。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2、教学组织与实施 提出问题: 有哪些放大现象? 然后举例!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学生电路基础知识 比较薄弱,对该放 大电路的理解有一 定难度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 引导、 设问。 教学手段: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
教学内容: 放大原理及电路基本组态;(45分钟) 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25分钟)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65分钟)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利用万用表检测所用元
安装调试: 学生喜欢动手不善 器件的好坏。
理论,自信不足易 1)按照要求在万用板上制作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于放弃,需要有适 (45分钟) 当的鼓励和监督。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试能力,电路安装、调 试、检修、制作能力。 检索资料、看参数、查 手册能力等,具备一定 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 创新能力
电子产品设计、安装
● 硬件、PCB板设计
创新、进取、钻研
课程整体设计
前续、后续课程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前 续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的学习为基础,为后续 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开关电源》等作准备。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
L/O/G/O
说课内容:
☆ 课程整体设计
1 说课程定位 2 说课程目标
☆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1 说课程单元内容 2 说教学组织与实施 3 说单元考核评价
3 说课程内容设计
4 说课程实施 5 说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
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 分析、设计、安装和检修电子电路的基础,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重要支撑课程,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
1、单元教学内容
(项目一 分压式电压放大电路的装配与测试)
项目课时:6课时 单 元 能 力 目 标
终极目标: 会分析、装配、调试晶体管分压式电压放大电路。
促成目标: 1.掌握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特性和分析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调整方法和测试方法。 3.初步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课程整体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板书
多媒体 课件
实验 器材
任 务 驱 动 法
情 境 教 学 法
讨 论 法
技 能 训 练 法
归 纳 总 结 法
课程整体设计
师资队伍
姓名 钱金法 李永茂 朱小刚 金舒萍 刘翠梅 王艳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实验实训资源
1)模拟电子实验室 2)电子考工实训室 3)EDA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