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适当有益物质以谋求养身的行为,是人体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
合过程,是对食物中养料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等的全过程。
2.营养素: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3.血糖指数:是指与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程度相比,含糖食物
使血糖水平升高的相对能力。
通常用于判断摄入不同类型含糖食物后血糖水平
的变化情况。
4.运动饮料:营养素的组成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人群的生理特点、
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
二:填空题
1.9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
氨酸、组氨酸(是婴儿才有的)
2.低聚糖用于运动补糖的三大优势:甜度小、渗透压低、吸收快
3.补液的原则:少量多次、补液量要大于消耗量
4.番茄红素的三大基本功能:抗氧化,抗癌,提高免疫力
5.运动饮料的特点:一定的含糖量、适量的电解质、低渗透压、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
酒精
三:判断题
1、速度性运动应该强化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磷。
2、耐力性运动应该强化糖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适当的增加
脂肪。
3、力量性运动应该强化维生素b2、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钾、钠、钙、镁。
4、球类运动应该强化能量、比赛中可补充糖、水和无机盐。
5、棋牌类运动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项目,脑细胞的能源物质完全依赖血糖提供,在膳食中
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1、C、E、A的供给,提高卵磷脂、钙、磷、铁的含量。
膳食中应减少脂肪的摄入,以降低大脑耗氧量,保证脑组织得氧供应。
6、游泳、冰雪、射击都应强化维生素A。
7、乳清蛋白的主要成分有α—乳球蛋白、β—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四种成
分组成。
8、大豆蛋白最主要的缺陷是肠胃容易胀气、有腥味。
9、合成肌肉的蛋白质主要有: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等。
10、合成肌肉的氨基酸主要有:支链氨基酸、牛磺酸、谷氨酰胺、HMβ等。
11、HMβ促进脂肪分解的能力可能比左旋肉碱强
12、促进肌肉合成的激素有: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
13、丙酮酸能改变机体的代谢速率和身体的成分,能促进脂肪的氧化,能提高脂肪酸的氧化
速率
14、膳食中的红肉有较高的肉碱。
15、大剂量的补充肉碱可能引起腹泻。
16、快速合成ATP是补充磷酸肌酸的目的之一
17、目前,公认补充肌酸的最佳方法是:冲击量法和维持量法
18、用开水冲服肌酸不利于吸收,应该用温水,不超过60度
19、膳食中的牛肉、鱼肉含较高的肌酸
20、口服三磷酸果糖比葡萄糖、淀粉引起胰岛素的效应要减少,所以运动前、中、后都可以服用。
21、运动饮料可分为大众运动饮料、健身运动饮料、专业运动饮料
22、运动饮料中的糖浓度不能超过7%(范围在5%--7%)
23、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的特殊运动营养补剂:抗氧化剂、免疫增强剂、促进机体内分
泌合成的特殊营养补剂、中药的重要成分、防治运动性贫血的特殊营养补剂。
24、蔬菜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的是菠菜;水果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的是芒果。
25、在无机盐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硒,在维生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维生素C,血液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维生素E。
四:简答题
1.补液的方法
答:运动前饮水300~500ml,保证运动员体内有充足的水分贮备;
运动中每15min左右补水200~300ml;
运动后少量多次为原则,1小时不宜超过800ml;
水温以8~12℃为宜,较凉的水补充溶液易被胃吸收入血。
1.在运动前要合理的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得胃部的不适、影响食欲及
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影响了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使得血液被稀释。
2.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也不宜大量喝水。
在运动中及运动后必须以少量多次的方式
来补充水分,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
以每15分钟补
充一次,每次250毫升左右,每小时不超过1 000毫升为宜,水温在8~12℃之间
最佳,对于降低运动时体温及预防过热较有帮助,水分的补充可以运动饮料代替,
以及时补充体内丢失较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2.脂类的摄入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答:@脂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摄入不当也会引起多种疾病,例如冠心病,癌症,肥胖症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浆中胆固醇过多,沉积在冠状动脉内壁所致。
@由于血脂的变化与膳食脂肪,人们的营养观念和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
@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对冠心病的发生更具有危险性。
@
@脂肪的摄入量与某些癌症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关系。
3.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的运动营养补充剂
答:@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硒、螺旋藻、其他抗氧化剂)
@免疫增强剂
@中药的应用
@防治运动贫血的营养补充剂
@其他抗疲劳营养补充剂(咖啡因,甘油,碳酸氢钠,柠檬酸钠,天门冬氨酸钾、镁
盐等)
4.饮料的分类
(1).普通运动饮料:分为大众运动饮料(主要添加钾、钠、钙、镁等电解质,成分与人体体液非常相似)、健身运动饮料(1.水分补给再进化,让你充满活力,解渴更健康。
2.更进化的舒跑,添加了健康的氨基酸,帮助调整体质,还有镁、钙等碱性离子,随时随地饮用,补充水分电解质,符合现代人所需,让你充满活力,解渴更健康)及专业运动饮料;(2).功能性运动饮料(由于红牛牌饮料是以象征力量的两只野牛做为产品商标,根据官方说明,每一罐250毫升包装的红牛里面,包含有下列的营养成分(美国地区销售的红牛饮料成分):
5.饮料的组成及使用方法
1 运动饮料的组成
1)糖的浓度:5%-7%
2)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低聚糖或中链淀粉
2 运动饮料的使用方法
1)运动前水负荷法:运动前30分钟左右补充300-500低温运动饮料
2)运动中补充:运动中补充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每小时补充800ml左右
3)运动后补充:以摄取含糖和电解质饮料效果最佳,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五:论述题
1.运动补糖
由于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和比赛中体内要消耗大量肌糖原和肝糖原,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补充适量的糖是有好处的,可以防止低血糖发生,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推迟疲劳的产生,保持良好的耐力和最后冲刺的能力。
关于服糖的类型、数量和补糖的方法目前已有不少研究。
(一)补糖的类型
补充淀粉或葡萄糖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
※补充果糖有利于肝糖原的合成,补给果糖时肝糖原合成的速度比以同样的方式补充葡萄糖提高3.7倍。
※目前给高水平运动员补糖大多补充低聚糖(含3~8 分子葡萄糖),补充低聚糖有血液渗透压较小又易消化等优点。
(二)补糖的方法
1.运动前补糖
在赛前补充糖时,每千克体重约补充1克糖为宜,一次补糖的总量应控制在60克之内,补糖量不超过2克/千克体重。
可在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糖类至总能量的60%~70%(或10克/千克体重);在赛前1~4小时补糖1~5克/千克体重(宜采用液态糖);不宜在赛前30~90分钟内吃糖,以免血糖有下降;在赛前15分钟或赛前2小时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
2. 运动中补糖
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克/千克体重,多数采取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也可补充易消化的含糖食物。
3. 运动后补糖
运动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
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活性高,可使肌糖原的恢复达到最大,补糖效果最佳。
运动前补糖
目的:提高赛前肌糖原储备,提高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过程中肌糖原功能能力。
方法:比赛前几天补糖——糖填充法
总热量的60%--70%,总量约为500—600g
比赛当天补糖——视膳食情况而定
6h内补充每千克体重4—5克
2h内补充每千克体重1克
运动中补糖
目的:维持糖氧化速率,节省肌糖原,维持血糖水平,减少蛋白质消耗。
形式:含糖饮料
时间:15—20min,
40—60g/h
运动后补糖
目的:使肌糖原尽快恢复
时间:越早越好
补量:前6h内为每千克体重0.7克
24h内为每千克体重9—10克形式:液体和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