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例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例谈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丰富”,简单的说就是:写人,要丰满;写事,要具体;议论,要充实;抒情,要酣畅。
一、如何将人写丰满要将人写丰满,细节刻画是关键。
只有充分并恰当地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氛围才浓厚,人物形象才会生动,人物品格才会突出。
如鲁迅《祝福》,就用“画眼睛”的笔法三次刻画的祥林嫂的外貌,表现了她不同时期的心理,写出了她由肉体到精神的变化,表现了她人生命运的悲惨。
又如夏衍《包身工》则通过包身工起床情景的详细描写来揭露包身工生活条件的恶劣,受剥削之深重。
细节刻画,一要“精”,二要“细”。
“精”指的是准确贴切,符合生活真实,要选择能恰当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内容(或是外貌,或是动作,或是语言,或是心理,或是景物、人物烘托等细节)。
“细”指的是详尽入微,毫发毕现,形象逼真,力求给人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之感。
下面我们来欣赏《老舅的皮影戏》:老舅的皮影戏老舅乐呵呵地走过来,那喜庆的模样仿佛捡了金元宝,原本八方的步子,此时已经不成形了。
很少见到老舅这般高兴,轻飘飘的步子好像在舞台上表演。
村里人都说老舅是艺术家,搞艺术的。
可就是这位艺术家老舅,愣没能给我找个舅妈,快奔五十了,现在还孑然一人。
我姥姥临终前,把舅舅托付给了妈妈。
老舅很怪,闲来没事,就摆置他屋里那只黑皮箱,少和家人交流。
有一次,老舅正在擦拭箱子,调皮的弟弟凑过脸去想看个究竟。
就听见他“嘣”的合上了箱子,丢下一句“有什么好看的”,就气鼓鼓地跑出去了,很晚才醉呼呼地回来,倒在门槛上就睡着了。
从那以后,爸妈就给我和弟弟下了道命令:严禁偷看老舅的黑皮箱。
时间久了,这件发生在老舅身上的事就淡了。
可今天这阵势,又怎么了?弟弟听说这件事后,煞有介事地望望天色,嘻嘻哈哈地说:“这是要变天啊!”中午妈妈过来叫我去摆圆桌,说中午上圆桌吃饭。
桌子摆好,菜也上齐了,还特地给姥姥姥爷摆了碗筷。
很少喝酒的老舅,今天居然喝起了酒。
酒过三旬,他望着爸妈,对着我和弟弟说:“姐姐、姐夫,今天在爸妈面前,我给孩子们看一下我的宝贝!”爸妈会心地笑了笑,对我和弟弟说:“去看吧!”说完,老舅就从里屋搬出了那只黑皮箱。
那黑色皮箱,外壳滑亮,显然是主人苦心维护的功劳。
他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打开箱子:花花绿绿的,各种颜色,光滑得如毛皮。
还有一方看着像丝巾,似乎又厚得多。
它们静静地躺着,却又那么亮丽,似乎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我说:“舅,这些是什么啊!”弟弟激动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皮影,皮影!”我有些疑问:“舅,是他说的皮影吗?我怎么没见过啊!”老舅微红的脸上溢满了幸福:“是皮影!舅舅年轻的时候啊,是专业皮影演员。
”说着,他把那些皮影一张一张展示给我们看,还不时饶有兴致地演绎着,孙悟空、唐僧、白骨精……至于那块白色的布便是屏幕。
原来舅舅年轻时是皮影演员。
这顿饭后没几天,他就在电视上给人讲皮影戏,再后来作为县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上了省里的大报纸。
这会儿我才从妈妈口中得知,老舅年轻时候皮影戏演得可棒了,后来皮影戏不受人待见,剧团就解散了——当初的女朋友也分手了,就因为家人反对老舅搞皮影戏。
而现在,老舅的皮影戏越来越受欢迎,似乎春天再次到来。
只是有些时候,他还为当初没多做些传统的皮影片子惋惜!文章刻画了一个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皮影”艺术的“老舅”形象。
文章一开始就是“老舅”神情、步履的细节再现,这异乎寻常的“乐”,引起了我们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兴趣。
接下来写老舅平日的“怪”:没事就摆他屋里的黑皮箱,别人偷看,他就“嘣”的合上了箱子,丢下一句“有什么好看的”,就气鼓鼓地跑出去了,很晚才醉呼呼地回来,倒在门槛上就睡着了。
平日的“怪”更见出今儿个的特别:很少喝酒的老舅,居然喝起了酒。
酒过三旬,居然要给大家看宝贝——也就是黑皮箱里的皮影。
习作者再次关注到细节——老舅皮箱的模样:“黑色皮箱,外壳滑亮”;老舅的神情举动:“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打开箱子”“红的脸上溢满了幸福”“一张一张展示给我们看,还不时饶有兴致地演绎着”。
这几处细节写出了老舅对“皮影”的珍爱。
若没有神情、动作、语言等细节,就无法表现老舅的个性与心理、情感与思想;若没有调皮的弟弟的映衬、皮影的展示、老舅情感经历这一些细节,就无法见出老舅对“皮影”艺术的坚守。
而这一些细节,均服务于“艺术青春不朽”的主题。
实际上老舅迟来的春天,实际上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春天;老舅的坎坷遭遇实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人的命运的写照,读来让人心生感慨。
二、如何将事写具体将事写具体,不仅是要具备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还要写出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让事情“起——伏——起”或“伏——起——伏”的情势。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跌宕生姿,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项链》都采用一波三折的写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欣赏《老师,那道题是错的》:铃声刚响,他不紧不慢地弯下了身子,偷偷从后门跑了进去,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学校在开校会,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但是却迟到了。
他随后将包放下,一个不小心,包里那本《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书便滑落了下来。
旁边好心的同学帮他拾起,他急匆匆地将书塞进包里。
他微笑着问旁边的同学,台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人是谁?那人道:“你是新来的吧!他都不知道?他叫林刚。
是我们年级的学霸,每次考试稳拿第一,尤其是他的数学,拿满分是经常的。
”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句,便望着那个身穿洁净校服,戴着金色边框眼镜的翩翩少年,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
“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叫张云翔。
”伴随着老师的介绍,他走入了林刚的班级,而且还奇迹般地与林刚成为了同桌。
他微笑着伸过手去跟林刚打招呼,而林刚却爱理不理的,只留他那只热情的手尴尬地停留在空中。
这天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
之后大家便绞尽脑汁地解题,五分钟后。
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难色。
唯有两个人脸上是自信满满地,那就是林刚和他。
老师问是否有人解出来时,林刚自信地举起了手。
老师示意林刚到黑板上写答案。
于是,林刚自信满满地将自己的完美解答写在了黑板上,答案占了满满一黑板,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示意停下掌声,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人将这道题解出来了,而这时他举起了手。
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没有把这道题解出来。
”老师欣喜的眼神瞬间变得暗淡无光。
同学们嘘声一片,投去了不少鄙夷的目光。
老师继续问道:“你没有做出来,你举手做什么?”他自信地回答道:“老师,你的这道题是错的。
”此时,老师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微笑。
于是,他把这道题目重新(“重新”一词赘余)改了,改完之后,大家发现其实这道题并不是很难,在座的学生都可以做出来,并不需要林刚那么费力地解答。
老师对他们说:“其实,我出的这道题目确实有问题,可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质疑,探究题目的真伪,只有张云翔同学的探究质疑精神让我佩服,让我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本文只写一件事,叙写的是富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探究的新同学张云翔终于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的事。
作为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文章不仅事件的要素齐全,过程也极为具体完整。
整件事情由如下三个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涉及到张云翔刚到新班级,遇到开校会,他目睹了林刚上台发言。
第二个环节涉及到新同学被安排到林刚同一班。
第三个环节,涉及张云翔、林刚以及全班同学在课堂上解一道“难题”。
第一环节叙述很详细,第二环节写得简略,但林刚的不良品性已跃然纸上。
第三环节,事情的经过记叙具体,描写详细,张云翔与林刚两人的学习习惯对比形成鲜明的映衬,两人有无质疑探究素养以及所形成的利弊对比强烈。
文章叙事并没有平铺直叙,显得迂回有致:林刚由发言的神彩飞扬到对新同学林刚的“爱理不理”;林刚“自信满满地将自己的完美解答写在了黑板上”到张云翔指出老师出的“题是错的”,老师由“欣喜”到“暗淡无光”再到“满意的微笑”,这一些变化都很好地表现了“探究质疑”这一主题。
三、如何将议论写充实议论是举三证一。
要使论证充分,说服有力,就必须运用至少三条典型论据,并通过正反对比、同类类比、假设引申、名言佐证和取譬设喻,进行多角度的推理论证。
这样所写的议论文才会严密充分,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下面我们来欣赏《养就心中一段春》:最美乡镇干部用心血与汗水浇灌了一方土地,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
凡事贵在用心,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片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去开拓进取,以梦为马,养就心中一段春。
记得《荒岛余生》中的查克,在时机与风向中苦苦地等待而终于到来之时,他依然没能逃出荒岛,原因就在于信念不够坚定,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信念之歌在他心中回荡,于是,他终于摆脱了一切束缚,重获自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不带着坚定的信念去努力拼搏,还有谁会来帮你?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雄鸡一叫天下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必能养就心中一段春,养出属于自己的风景!曾经,黄永玉受尽迫害,可他丝毫没有向厄运屈服,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苦难的生活终会拨云见日,走向光明。
于是,这个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每天只是静静地做好本分的工作,没有一丝懈怠地地等待,终于等来了苦尽甘来的时候,等来了他与叔父沈从文平反的时候。
经年之后,有人问他:“在当时的环境中何以如此从容?”他笑着答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守住内心的信念,处事亦带来春风,这是黄老的人生哲学,我们也应用坚定的信念去坚守心中的理想,养就心中一段春。
不由得想起了创刊30周年的《南方周末》,始终恪守着以真实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信念,彰显当代媒体的报格。
它时而宏大叙事,时而犀利评论,但绝不只是冷冰冰的记录者,而是真实地讲述着大时代里的一个个小人物大人物的命运,讲述着当代中国发展的眼泪与欢笑。
真实是它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这份办报的信念也让它在报业独树一帜,给其他媒体树立了榜样!有信念的报社才能办出让人鼓舞的报纸,而这种对于信念30年如一日地坚守也是当今中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生活如海,信念作舟,行舟于海,方知海之辽阔;生活如山,信念为引,寻路攀山,方知山之奇伟;生活如歌,信念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优雅!让我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养就心中一段春,走进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
这篇高考议论文,材料丰富,有经典电影故事,《黄岛余生》和《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强调突出的信念的重要。
还有现实人物事例,这就是文革中受尽迫害的黄永玉,还有报业《南方周末》的始终恪守着以真实展现当代中国风貌。
前三个是个例,后一个是群体。
这四个有代表性的材料恰到好处,均能对论点起到阐明和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