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庭教育概述
(1)从社会角度来定义 (2)从个体角度来定义 (3)对“教育”的操作性定义
从社会角度来定义
1
凡是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
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从个体角度来定义
教育是个体的学习或发展的过程。
3
对“教育”的操作性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
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我国社会进入“少子时代”,家庭教育处于开拓性阶段(20世纪80年代)。 家庭教育普及与发展并重时期(20世纪90年代)。 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时期(1988-2008年)。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家庭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
家庭的演变
人类家庭由原始社会至今天经历杂交而 居大家庭、血婚制家庭、伙婚制家庭、偶婚 制家庭、一夫一妻专偶制家庭五种形态。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
发程 展历
(一)原始社会是家庭教育的萌芽期 (二)古代社会是家庭教育的形成稳固 (三)现代社会是家庭教育的发展深化期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一)家庭教育条件的不均衡性 (二)家庭教育的非理性 (三)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谢谢观看
北京出版社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北京出版社
第 一 章
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一章
家庭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
➢ 掌握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及我国家 庭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了解家庭的发展历程及家庭教育的变迁。 ➢ 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 ➢ 理解并掌握家庭教育的性质及我国三十年家
庭教育理论的发展。
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的概念
首先,家庭是一个群体概念。它不指个体,即家庭至少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 其次,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构成家庭最初的关系,即由婚姻而结成的夫妻构成了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 是组成家庭的第一种基本关系,是判断家庭的第一标准。 再次,由血缘或领养关系而构成的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同样构成了家庭的主要组成成分,这是组成 家庭的第二种基本关系,是判断家庭的第二标准。 最后,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生活,以一定的经济联系和特殊的情感交往。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性质
1.家庭教育是私人性质较强的个别教育 2.家庭教育是一种弥散性的、非正规的教育 3.家庭教育是维系终身的天然教育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
家庭与家庭教育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 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 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 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 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 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家庭的特征
1. 家庭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群体 2. 家庭是个人生存最早、最长久的社会群体 3. 家庭是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权利和义务持久稳定的社会群体 4. 家庭是一个关系最亲密、成员之间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 5. 家庭是一个世代更替的社会群体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
教育的定义
存题
的
在问
1.对幼儿期望值偏高 2.对幼儿实施过于超前教育
3.对幼儿实施过度教育 4.家长对幼儿过度关爱 5.早期教育内容片面化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优点
(一)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奠基性 (二)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与广泛性 (三)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与渗透性 (四)家庭教育的自然性与随机性 (五)家庭教育的权威性与亲情性 (六)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七)家庭教育的持久性和继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