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超声诊断学.ppt(1)

腹部超声诊断学.ppt(1)

(一)、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1.肝形态失常,肝缘角变钝和肝叶比例失调。 早期肝脏肿大,后期体积缩小,左叶代偿性增 大,右叶缩小,晚期容易癌变(约占50%)。
2.肝表面不平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3.肝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肝内血管显示 不清。
4.门静脉高压:脾大,脾、门静脉主干增宽, 腹水,侧支循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CDFI显示门静脉血流 速度减慢、频谱低平,出现离肝血流。
一、正常胰腺
二、急性胰腺炎
超声表现: 1、胰腺肿大,轮廓模糊不清。 2、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 3、胰腺局限性炎性肿块。 4、胰腺周围低弱回声区(炎性渗出)。 5、胸腹水、胰腺周围血管受压、麻痹性肠梗阻 等。
急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三、 慢性胰腺炎
超声表现: 1、胰腺腺体轮廓不清,不规整。 2、胰腺轻度增大或局限性增大,或萎缩。 3、胰腺内部回声增高、分布不均。 4、慢性胰腺炎常合并假性囊肿、胰管扩张、 胰管结石。
胰管多发结石
四、胰腺癌
超声表现:
1、胰腺局限性肿大,部分弥漫性肿大,失去正 常形态。
2、胰腺肿瘤边缘轮廓不整齐、不清晰,向周围 呈蟹足样浸润。
3、肿瘤内部回声大多呈极低回声,后方回声衰 减。
4、肿瘤压迫征象:1)胰管、肝内外胆管、胆 囊扩张;2)周围脏器挤压移位,血管变窄移位。
胰头癌
壶腹部癌(来源主胰管、胆总 管末端或十二指肠乳头部)
4、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丧失。
急性胆囊炎
四、慢性胆囊炎
超声表现: 1、胆囊多缩小。 2、囊壁粗糙增厚,回声增强。 3、囊内可见点状或团状回声沉积,改变体位 缓慢移动,常伴有结石。 4、胆囊萎缩时囊腔消失,胆囊区仅可见弧带 状高或强回声。 5、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慢性胆囊炎
五、胆囊癌
(二)肝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声像图表现:
1.肝血管瘤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以海 绵状血管瘤较多见,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较小者( 3cm)多为致密高回声或呈筛网状结构,边界清晰、 锐利。
2.中等大小者亦多见中高回声型筛网状结构。 巨大者 往往边界不清,呈混合回声。
4、囊壁间结石:胆囊壁内可见斑点状强回声,后方伴 有彗星尾征或声影。
胆囊结石
胆囊充满型结石
二、胆管结石
1、肝内外胆管内见团状、斑点状或条 索状强回声,一般后方伴有声影。 2、结石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胆总管中段结石
三、急性胆囊炎
超声表现:
1、胆囊增大(长> 90mm,宽> 35mm )。 2、囊壁增厚(>3mm),其间可见“双边征”( double sign)。 3、胆囊内出现稀疏或密集的点状回声,后方无声影 。多可见结石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往往为嵌顿 性结石(改变体位未见移动)。
(三) 输卵管长80—140mm,分四部分:间质部、峡 部、壶腹部、漏斗部。
(四)生殖系统血供:卵巢动脉来发腹主动脉,子宫 动脉发自髂内动脉
正常子宫
正常卵巢
二、子宫肌瘤
超声表现
1、肌壁间肌瘤:子宫增大,形态失常,肌瘤呈低 回声结节,宫腔受压移位。
2、浆膜下肌瘤:子宫形态不规则,表面结节状突 起。
肝硬化(早期)
肝硬化并增生结节
肝硬化并肝癌
肝硬化脐静脉开放
(二)、脂肪肝
1、肝脏均匀性增大,饱满,肝边缘角 增大、变钝。 2、肝脏前半段回声增强,后半段回声 减低。 3、肝脏内管道图像显示不清。
脂肪肝
(三)瘀血肝
由于慢性右心衰引起,声像图表现:
1、肝脏均匀增大,回声减低。
2、肝静脉系统、下腔静脉扩张,肝 静脉各支管径达1.0cm以上,下腔静 脉内径达2.5cm以上。
三、流产和死胎。流产声像图:孕囊变形,小于 孕周,位置下移。死胎声像图:胎心胎动消失, 胎儿结构不清,颅骨变形重叠,皮肤水肿。 三、胎儿畸形 四、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五、宫腔节育器
急性兰尾炎并右卵巢炎症包块(1)
急性兰尾炎并右卵巢炎症包块(2)
盆腔脓肿(急性腹膜炎所致)
六、先天性子宫畸形: 1、幼稚子宫
2、基始子宫
2、纵隔子宫
3、双子宫
4、处女膜闭锁宫腔积血
第二节 产科
一、正常妊娠:1、早孕(0—12周末) 2、中孕(13—27周末)3、晚孕(28—40周) 二、异位妊娠:位于宫腔以外的妊娠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
囊性畸胎瘤
粘液性囊腺瘤
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腺癌
(二)卵巢实性肿瘤 1、卵巢纤维瘤 2、卵巢转移性肿瘤(库肯氏瘤)
左卵巢粒层细胞瘤(恶性)
五、附件炎性包块
一、盆腔脓肿 指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盆腔 腹膜炎等所致的盆腔脓肿。 二、输卵管积液 声像图:附件区积液呈腊肠状、 节段状、大量积液呈曲颈瓶状。
超声表现:
1、隆起型:胆囊内有隆起性突出物, 呈结节状,蕈伞状或圆球形。
2、厚壁型:胆囊壁呈现不均匀增厚。 3、实变型: 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 而充满低回声或不均匀的实质肿块回 声。
隆起型胆囊癌
六、胆管癌 cholangiocarcinoma
指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
超声表现:
1、乳头状或不规则低~高回声由管壁突入扩张的 胆管腔内,后方无声影。
3.后方回声常可出现轻度回声增强效应。
4.CDFI显示病灶内及周边血流不丰富,可探及低速静 脉频谱。
5.随访观察,短期内无明显增大。
肝血管瘤
较大肝血管瘤
(三)、 肝癌 liver carcinoma
原发性 继发性
肝细胞肝癌 胆管细胞肝癌 混合性肝癌
来源于任何器官组织
块状型(≥5cm)巨块型(
牛眼征病灶(bull eye sign)
继 发 性 肝 癌
(四)、肝囊肿 hepatic cyst
声像图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光滑,壁薄 2.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 3.部分囊肿内有分隔光带(多房性囊肿) 4.多囊肝常与肾、胰、脾等其他器官的多囊性 病变同时存在
肝囊肿
多囊肝
六、肝脏弥漫性病变

周围脏器移位或变形

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
胸、腹水
巨块型肝癌
巨块型肝门癌脉癌栓 门静脉左支癌栓
超 声


门静脉癌栓Doppler
下腔静脉癌栓
小肝癌CDFI
2、转移性肝癌 Secondary tumor
声像图表现: 肝内单个或多个结节性肿块,图像类型多种
高回声型 低回声型 “靶环状”或“牛眼征” 混合型
瘀血肝
第二节 胆道系统
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上,最好晨间空腹检查。
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或长茄形,囊壁薄、光滑,囊 腔内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
胆囊正常测值(参考):长度≤90mm,前后径≤35mm ,囊壁厚2~3mm
肝内胆管内径≤2mm,肝总管长30 ~40mm,内径 3~4mm,胆总管长40 ~80mm,内径6~8mm。{十二指 肠上段、后段、下段(胰腺段)、壁内段}。
第四节 脾脏
一、超声测量及正常值
1、脾厚度:脾门至脾隔面距离,男性 ≤40mm,女性≤38mm, 2、脾长径:最大长轴切面上下端间距, ≤110mm。 3、脾宽径:最大长轴切面最大横径, ≤50mm。
二、弥漫性脾肿大
诊断标准: 1、成年男女脾厚径分别超过40mm和38mm。 2、脾最大长径超过110mm。 病因和分型: 1、感染性脾肿大, 2、充血性脾肿大(肝硬化), 3、增生性脾肿大(血液病)。
正常胆囊
一、胆囊结石 Gall stone
超声表现:
1、典型:胆囊腔内可见1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 有声影(acoustical shadow),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充满型:胆囊无回声区消失,前半部呈弧带状强回 声,后方伴有声影。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 (WES征)。
3、泥沙型:胆囊内可见后方伴有声影的细小点状强回 声淤积,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3、粘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可见宫腔分离征, 呈杯内球状,宫腔线扭曲不规则。
4、子宫肌瘤变性: 1)玻璃样变:肌瘤缺血,表 现为低弱回声,后方回声增强。2)囊性变:肌瘤 中间不规则液性暗区。3)钙化:肌瘤中见团块状 强回声。
宫壁间肌瘤
浆膜下宫肌瘤
粘膜下肌瘤
肌瘤囊性变
子宫腺肌症
三、子宫体癌、宫颈癌
超声表现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子宫体癌表现为子宫 体积增大,宫腔内膜增厚,为不规则或杂 乱回声。子宫颈癌表现为宫颈不均匀增大, 呈团块状,宫颈回声不均匀
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增多,紊乱。
子宫体癌(内膜癌)
子宫体癌(内膜癌)
宫颈癌
四、卵巢肿瘤
(一)卵巢囊性肿瘤
1、非赘生性(生理性)囊肿,包括滤泡性囊肿、黄体囊 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等。
声像:无回声区,边界清,壁薄,后方回声增强。
2、赘生性(病理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 瘤。声像:除囊肿特点外,囊壁呈分隔状,可有实性乳 头突起,液体粘稠等。
3、囊性畸胎瘤:除囊肿特点外,可见脂液分层征、头发、 骨头回声。
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巧克力囊肿) 4、卵巢囊腺癌(囊实混合性肿瘤)。
五、脾梗塞 超声表现:脾肿大;楔形低回声区; CDFI显示梗塞内缺乏血流灌注。
六、脾囊肿
脾梗死
第二章 女生殖系统
第一节 妇科
一、解剖特点
(一)子宫 呈倒置的梨形,宫体大小:长50—60mm, 宽40—50mm,厚30—40mm,长+宽+厚小于150mm, 宫颈长30 —40mm ,厚30mm。
(二)卵巢切面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子宫两侧外上方 或侧后方,常有变位,大小约40mm×30mm ×1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