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ppt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ppt


考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乡和思亲的情感,同 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 苦难。
识记常用术语
5.表达技巧题
(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 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 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 种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 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 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桂花 (春)山(涧) 、_______ (明)月 、________ (山 )鸟 等 _____、_________ 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幽静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①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 静谧的氛围。②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 情趣。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一)
• • • • •
• • • • • • • • • • •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李煜《相风欢—无言独上西楼》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观沧海》李贺《南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家卫国的决心:夏完淳《别云间》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陆游《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石壕吏》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温庭筠《梦江南》
古诗词专项训练
一、题型示例与归纳
1.寻找意象题
例1: 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11年宿迁卷) 例2: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 景物有哪些? (06年宿迁 卷) 例3:诗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12年广东湛江卷)
寻找、列举诗中出现的景和
2.描绘画面题
例1:请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展 现的景象? (12年长沙卷)
3.赏析字句题
(1) 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 (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
(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
(4)表达作者的情感。 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 绘内容)+作者情感
品味词语
典型考题
(赏析字句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考题:请你对本诗的后两句作出赏析 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借月亮表达 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
——中考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例如 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问:请展开想象, 描述“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现的画面, 并指出诗句所蕴 含的情感。
答案: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 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 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 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 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 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二)
•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清
• • • • •

平乐—村居》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山西村》王安石《书湖阴先 生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陶渊明《归园田居》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 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慰平生的喜悦:朱熹《观书有感》陶渊明《饮酒》王维《汉江临眺》
解法指导
体会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物综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联想的境界。它包 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答题步骤: 第一步:抓住景物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 第二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由一个个景物及其交互作 用而形成的,是抽象的,需概 括的。如“萧瑟凄凉”“清新 自然”“雄浑壮阔”等
例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 妙处。 (12年湖北荆州卷)
欣赏、品味其精妙之处
4.体会情感题
例1: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0年宿迁卷) 例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12年广东湛江卷)
例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年河南卷)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潜”是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随着春 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滋润着大地万物。这 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友情提醒:
“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诗词积累,句 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 迎刃而解。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我们努力去做, 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解法指导
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 地表达
抓住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修 辞(表达)
例如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问: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展示怎 样的意境。
答案: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傍晚时分 ,四面传来边塞特有的声响,与军中的号角声 交织在一起,形成悲凉的气氛;在层峦叠嶂中 ,只见烟和夕阳,衬托出一座城门紧闭,戒备 森严的孤城。
典型考题
(表达技巧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考题:“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有人认 为写的很好,有人却认为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不矛盾,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这两句用 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 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 向往 。
感悟意象
4.体会情感题
“柳”与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留”谐音, 故园情。 柳, 因此“柳”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带有感伤 折 离别的意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柳 味。而“折 柳色新。 柳”就有相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留之意。
感悟意象
凄凉哀 伤的象 征 杜鹃 (子规) 思乡、 离愁、 孤寂的 情思。
第二步:名词应体。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闲居初夏午睡起(2011宿迁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考题: 这首诗选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分)
梅子、芭蕉、柳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体验、把握、感悟主题思想
5.表达技巧题
例1: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 处。(12年连云港)
例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12年四川南充卷)
例3: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12年岳阳卷)
了解、辨识技巧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 出现。
4.体会情感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鸿雁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 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雁》韦应物)
4.体会情感题
感悟意象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思乡、念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亲的标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多传达离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别恨、 (《枫桥夜泊》张继) 寂寞思归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4.体会情感题
(1)知人“论诗”
(2)抓关键词 (3)感悟意象
4.体会情感题 知人论“诗”
苏轼: 乐观旷达、 辛弃疾: 沉雄豪迈、 杜甫: 忧国忧民、 陶渊明: 向往田园, 王维: 淡远宁静, 粗犷豪放 细腻柔媚 沉郁顿挫 恬淡闲适 隐逸思想
抓关键词
4.体会情感题
(1)题目 《春夜喜雨》 ——杜 甫 (2)序、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 此篇兼 怀子由。) ——苏 轼 (3)诗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
门送别》 •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刘禹锡《秋词》龚自珍 《已亥杂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