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链传动讲解
二、张紧方法 张紧目的:不决定工作能力,决定垂度大小。 调整中心距;
方法:
加张紧轮:靠近主动链轮的松边上。
布置张紧和润滑2
三、链传动的润滑 链传动中销轴与套筒之间产生磨损,链节就会伸长,这是影响链传动 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润滑是延长链传动寿命的最有效的方法。润滑 的作用对高速重载的链传动尤为重要。 良好的润滑可缓和冲击、减轻磨损、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 润滑时在在链的活动关节处的缝隙中注入润滑油,并均匀的分布在链宽上。 润滑油推荐采用牌号为:L-AN32、L-AN46、L-AN68等全损耗系统用油。 环境温度高或者载荷较大时,应采用粘度较高者,反之取粘度低者。 对于开式及重载低速传动,可在润滑油中加入MoS2、WS2等添加剂。 对于不便采用润滑油的场合,允许涂抹润滑脂,但应定期清洗与涂抹。
外链板
内链板
滚子
套筒
销轴
滚子链有单排链、双排链、多排链。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 但由于精度的影响,各排的载荷不易均匀,故排数不宜过多。
1、滚子链
内、外链板呈“8”字形:? 等强度,↓惯性力 外链节
形成铰链 • 结构: 内链节
自由滚动,减小摩擦,磨损
传动链的结构 特点2
链条的接头处的固定形式有:
链的节距越大,多边形效应越严重 链轮转速越高,多边形效应越严重
降低动载荷的措施: (1)n1<nlim; (2)链传动尽量放在低速级; (3)选用小p,多 z 的链传动。
§4、受力分析 一、紧边拉力
F F1 Fc Ff
1、工作拉力F1
1000 P F1 (N ) v
2、离心力Fc
3)排数zp 单排链 多排链 排数↑—承载↑ ∴ zp≯3-4
但:排数↑↑—承载不均,
• 标准化
滚子链已标准化:P282 表14.1
× 链号 排数 GB1243.1—83
链节数
标准编号
例: 08A—1×87 GB2431—83 ? A系列、节距p=12.7mm,单排,87节
2、齿形链
承受冲击能力比滚子链好,噪音低,平稳——“无声链”
整体式链轮
孔板式链轮
组合式链轮
◆ 链轮的轴向齿廓及尺寸应符合国标GB1244-85的规定。
链轮的材料应能保证轮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强度,由于小链轮的工作 情况较大链轮的恶劣些,故小链轮通常采用较好的材料制造。
三、链和链轮材料 强度、耐磨性
§7.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一、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整条链:挠性体 单个链节:刚性体 链条绕上链轮时,链节与链轮轮齿啮合,形成正多边形一部 分。链条与链轮分度圆在运动中交替呈现相割和相切。 ——多边形效应 ∵ 链轮转一周,链条转过长度为zp ∴ 平均链速:
重载、a小、i大:小节距、多排链; 一般
v小、a大、i小:大节距、单排链;
选择方法:由P0、n1查图14.17定型号— p。
Pca
5、中心距和链长
KA Kz P Kp
v一定:a↓— Lp↓— 屈伸次数↑— 磨损↑ a↓ d一定:a↓—α ↓— 同时啮合齿数↓— 磨损↑ 1
a↑↑— 松边上下颤动,传动不平稳。 ∴ a =(30~50)p amax = 80p
∴ zmax = 120
d
3)均匀磨损 Lp为偶数 → 链轮齿数应采用与Lp互质的奇数。 3、链速、链轮极限转速 v↑— 动载荷↑ ∴ v<15m/s
nopt — Pmax,nlim — 右侧竖线(图14.17)。
4、链节距p 链传动尺寸↑— 承载能力↑ p↑ 运动不均匀性↑、动载↑、振动噪音↑ ∴ 尽量采用小节距链条。
磨损
p 由于: d 180 sin z 磨损后:p→p+Δp
p+Δp
p p 180 sin z p 即: d 180 sin z d d
当Δp相同时:z↑— Δd ↑ — 链节外移(爬齿)↑— 脱链可能性↑
p
d+ Δ
φ
d
哪问 轮: 开自 始行 ?车 前链 传 轮: z 动 , 多磨 损 后 脱 链 从
i瞬时=1
z1=z2 紧边长度为链节距 的整数倍
二、链传动的动载荷
主要原因有四点: 1、由于v、ω2周期性变化 链的加速度: 附加动载荷
a
dv d R11 sin R112 sin dt dt
2 1
180 12 p 时: amax R1 sin R1 sin 2 2 z1 2
1
2 1
1
可见:
n1↑— ω1↑
p↑ z1↓ a↑ 动载荷↑
2、链条的垂直分速度 链条横向振动。
v 周期性变化(大小、方向)
3、链条进入链轮瞬间,产生冲击
附加动载荷。 可见: q↑ p↑ n↑ — ↑Ek
冲击动能:
qp 3 n 2 Ek c
常数
为↓Ek→↓p,n<nlim。 4、由于链张紧不好、链条松弛 ——在起动、制动、载荷变化等情况下 ∴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是链传动的固有特性。 ——惯性冲击
第七章 链传动讲解
第一组 机自01、02班
第七章 链传动
§7-1 概述 §7-2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受力分析 §7-3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7-1、概述
7.1.1 链传动的特 点及应用
一、组成
链传动是以链条为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二、优、缺点
1、优点 与带传动相比: 1) i 平均 2)效率η高 3)结构紧凑 4)压轴力小(啮合传动——张紧力小)。
滚子链实用功率曲线图
标准实验条件:
1)两链轮安装在水平轴上且 共面; 2)小链轮齿数z1=25; 3)单排链; 4)载荷平稳;
5)按推荐的方式润滑;
6)连续15000小时满负荷运 转; 7)链条磨损引起相对伸长量 < 3%; 8)链速v > 0.6 m/s 当实际工作条件与标准实验条件不同时,应对P0值加以修正:
过程:1)初选a0=(30~50)p; 2)由式14.23→Lp(圆整为偶数); 3)由式14.24→a;
§7.3.4 、链传动的张紧与布置和润滑 一、合理布置 1、两轮回转面应在同一铅垂面内;
2、两轮中心线最好水平,或与水平面≤45°夹角,尽量避免垂直布 置;
加 张 紧 轮
3、紧边在上。
两 轮 错 开
用开口销固定,多用于大节距链
弹簧卡片固定,多用于小节距链
设计时,链节数以取为偶数为宜,这样可 避免使用过渡链节,因为过渡链节会使链的承 载能力下降。
• 接头形式: 偶数节:
↓冲击和振动
过渡链节:
奇数节:
产生附加弯矩,承载↓,FQ=0.8FQ ∴ 避免采用奇数链节。
连接链节:
开口销、
弹簧卡片
• 主要参数: 1)链节距p——基本参数 p↑——尺寸↑ 2)链节数Lp 整数,一般为偶数。
— 水平分速度,即链速,使 链条前进,传递功率。
v R1 1 sin
— 垂直分速度,使链条上下 移动,消耗功率。
由: 1 1 可见
2
2
1 const 时, v const
1
180 2 z1
1 —— 链节距对应的中心角,
两个特殊位置:
180 时: v min R1 1 cos 2 z1
2
2
2 2 180 ( )
2
2 z2
v 2 R 2 cos
∵ v、γ变化 ∴ω2变化 由
v R 2 2 cos R11 cos
i 瞬时
1 R 2 cos 2 R1 cos
使i瞬时=const的条件:
后果:1、i瞬时变化; 2、链速不均匀。
z 1 pn1 z 2 pn 2 v m /s 60 1000 60 1000
平均传动比:
n1 z2 i12 const n2 z1
实际上:ω1=const时,ω2、v是变化的。 假设:紧边在传动时总是处于水平位置。
主动轮:在某一时刻,销轴的圆周速度为
。
R1 1
v R1 1 cos
特定条件:z1=19、Lp=100、Lh=1500h,单排,水平, 实际使用:修正
p 3% p
Pca
KA Kz P Kp
式中: kz——小链轮齿数系数,z1<19时,kz<1 (表14.2) kp——多排链排数系数(表14.3); P——名义功率; 设计时,由上式求P0(=Pc)→由P0、n1在图14.17中链型号
2、链轮齿数 1)不宜过少 z↓
180 —↑运动不均匀性、↑动载荷 v min v max cos z1
180 —↑垂直分速度,↑功率消耗 R11 sin v max z1
z↓,同时啮合齿数↓,磨损↑
z↓,链节间相对转角↑,↑功率消耗
∴ 限制zmin
2)不宜过多 z1↑→z2↑↑─→d+Δd↑→跳齿、脱链↑→寿命↓
P——kW
v——m/s
Fc qv 2 (N )
q——kg/m
3、垂度拉力Ff——布置方式、垂度大小
Ff k f qga
kf——垂度系数(p287)
二、松边拉力
F F0 Ff
三、压轴力
FQ F F F1 2Ff 1.2k A F1 (∵ Ff 较小)
(Fc对FQ无影响) 注意: 1)链传动紧边布置与带传动相反。
1
v max
0 时:
180 R1 1 sin z1
v max R1 1 v 1
0 vmin
如图:
v v、
均作周期性变化
每转一个链节为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