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凝血障碍性疾病讲解

凝血障碍性疾病讲解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 血友病A的临床分型
分型
FⅧ:C
临床特点
重型
<1% 起病早,出血重
中型 轻型 亚临床型
1-5% 6-20% 21-55%
2岁后出现典型出血表 现
无自发出血和关节出 血
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渗 血
实验室 (LBORTARY STUDIES)
• 筛选实验
– 国内报告血友病甲、乙、丙发病率之比9:3:1。
重点介绍血友病甲即因子FⅧ缺乏症。
病因及发病机理(etiology)
缺陷基因
血友病A:F Ⅷ基因的缺陷导致F Ⅷ的缺乏或结构异常 –控制FⅧ基因位于Xq28 血友病B:A:FIX基因的缺陷导致FIX的缺乏或结构异常 –控制FIX基因位于Xq26-q 遗传性FXI缺乏症:Rosenthal综合
缺陷基因
vWF基因的缺陷导致vWF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FⅧ:C减低, 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障碍。
vWF基因位于Xq12-q
可能的机制:
抗vWF活性抑制物 肿瘤细胞吸附 抑制物与vWF非活性部位结合形成复合物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 特点
–出血倾向
皮肤黏膜:鼻出血、牙龈出血、瘀斑 男女均可发病 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自发性关节、肌肉出血少见。
血友病 伴性遗传 关节肌肉软组织
阴性 正常 正常 中-重度降低 正常 正常 正常
血管性血友病 常染色体显性/隐性
粘膜皮肤胃肠 阳性 延长 异常
正常或稍降低 减低
明显减低 降低
预防(PREVENTION)
• 减少本病发生
– 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测 – 杜绝近亲结婚
• 监测出血并及时处理,减少畸形发生
治疗(TREATMENT)
– APTT延长,内源性诸因子均可能有缺陷, – PT正常,外源性Ⅲ,Ⅴ,Ⅶ,Ⅹ因子均正常。 – 结果: Ⅷ 、Ⅸ、Ⅺ、Ⅻ等因子可能有缺陷
• 纠正(确诊)实验
正常血浆 正常A 纠正 不纠正 纠正
血友病B 纠正 纠正 不纠正
血友病C 纠正 纠正 纠正
特殊检查
1.FVIII:C、FXI抗原及活性测定; 2.vWF抗原(vWFAg)测定; 3.Gene diagnosis
概述(INTRODUCTION)
定义:
–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为显性),以自幼发生 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性降低、瑞斯 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陷及血浆vWFAg缺乏或结构 异常,分遗传性和获得性
发病情况: –4-10/10万人群,国内发病率较低,欧美较高。
病因及发病机理(etiology)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 特点
–出血- 软组织血肿和关节腔出血 –终生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和反复发作 –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与FⅧ缺乏程度相平行 –同一家族FⅧ缺乏程度和临床出血的严重程度相似 –新生儿期可发病
• 正常分娩可造成颅内出血,脾破裂,胸腔出血及断脐出血不止。 最晚发病可在成人
• 原则
– 尚无根治方法,转基因治疗仍在实验阶段,主 要是Ⅸ因子
– 主要治疗方法仍是终身因子替代疗法。
治疗(TREATMENT)
• 替代疗法
–输血、冰冻血浆
• 血友病甲:T1/2 8--12h,输6h内鲜血及血浆,9-12h重复 • 血友病乙: T1/2 24h且较稳定,3天内鲜血 • 血友病丙: T1/2 40--48h但离体不稳定,最好同血友病甲 一
• 定义
– 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所致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包括 血友病A、血友病B及遗传性FXI缺乏症,共同临床表现是轻微外 伤出血不止,压迫止血无效,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
• 发病情况
– 93年武汉国际会议(包括成人、儿童)报告5-10/10万人群,国
内报告2--3/10万人群,欧美较高。
• 构成比
遗传特点
– 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女性杂合子携带,男性半合 子发病,女性纯合子亦可发病但少见。
– 30%无明显家族史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跳跃式遗传。
病因及发病机理(Etilolgy)
FⅧ
血友病甲主要是Ⅷ因子凝血活性部分减低 而出血,而大分子抗原部分正常。 (单独大分子抗原部分缺乏再合并血小板功能障碍 临床 表现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
诊断及鉴别诊断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 诊断
– 性别、家族史 – 临床出血特点 – 实验室检查确诊
诊断及鉴别诊断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血友病甲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鉴别
遗传方式 常见出血部位 Aspirin耐量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黏附率 ⅧR:C ⅧR:Ag 血小板聚集率 瑞斯托霉素诱导
样的鲜血,但可2-3天重复一次
–Ⅷ因子制剂 –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内含Ⅰ,Ⅶ,Ⅸ,Ⅹ因子
治疗(TREATMENT)
Ⅷ因子替代疗法剂量
出血程度
需提高因子水平 需Ⅷ因子剂量
轻度软组织出血
20%
5--10u/Kg
口腔等内出血不便 20--40%
10--20u/Kg
加压止血
较严重软组织
20--30 u/Kg
出血或血肿压迫 40-60%
12--24H重复
神经血管者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出血 60--100% 30- 50 u/Kg
(颅内、咽、或大手术)
12h重复
治疗(TREATMENT)
• 其他治疗
– 出血部位治疗 – 去氨加压素 – 达那唑 – 抗纤溶药物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基因疗法
血管性血友病
(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
成都医学院课程班临床理论大课 内科学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14章
凝血障碍性疾病
第653-659页 课时1学时 血液科 主治医师 张润军
目的要求
• 1.熟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分类
• 2.掌握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 表现及诊断、治疗。
血友病
(Hemophilia)
概述(INTRODUCTION)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 关节出血
– 特征性出血和 最常见致残的原因
– 见于重型患者 发生率可达90%
– 负重关节易受累
• 肌肉软组织血肿
– 常见和特征性表现 发生率75%
• 皮肤黏膜出血
• 手术及注射部位出 血
• 血性囊肿(假肿瘤)
• 其他部位出血
– 消化道 – 血尿 – 颅内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