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第三章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荒山裸地
农地
草原
南北半球的温带 和热带地区都有 广阔的草原。
沙漠
沙漠地区炽热如 火,雨量稀少, 因此是最不适宜 动植物生长的生 物带。
山岳
山岳占地球地面的百 分之五,总面积约合 二百九十万平方里。
(三)森林下垫面的特点*
林分的活动层比裸地厚得多; 下垫面粗糙度增加; 森林有三个作用面,使辐射和热量交换
四、对降雨过程的影响
✓ 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 降雨量,特别是在湿热和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 崔起武:黄河流域大面积恢复森林和水利化可 使降雨量增加3%;
✓ 傅报璞:西北地区全面绿化和实现水利化后, 可使下垫面反射率减少9%,引起温度变化, 夏季可增雨40.2mm的内雨,同时刺激外来水汽 激发的外来雨量是内雨的2~3倍。
降水量mm 径流深mm 径流系数
1210
758.6
0.63
669
333.8
0.50
800
279.1
0.35
陕西省水文总站观测,在秦岭山区森林 覆被率每增加1%,径流深相应增加1.0~ 5.6mm(森林覆被率20~75%);
山上一亩林,山下三分田。
三、改善区域气候条件
动力蒸散量减弱,大气湿度增加,风速 减小;
不同地带平均降雨量
地带 风速(m/s)
岩石裸露 平原 森林
2.26 1.67 0.33
降水量(mm/a) 观测值 订正值
1277
1458
1339
1462
1459
1466
林外小气候观测
林内小气候观测
水量平衡场
思考题:
水保林对小气候及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什 么作用?
水保林改善小气候的原理?
温度缓和; 林内乱流交换减弱,是林外风速的20~50%; 总之,森林小气候向增湿、缓和气温和天气过程。
第二节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控制区域土壤侵蚀 改善流域水文过程 改善区域气候条件 对降雨过程的影响
一、控制区域土壤侵蚀
在一个流域森林面积达到一定,且合理 分布,土壤侵蚀会得到基本控制;
0.0
0.0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0.0
3.09 0.0
P 44.68 70.68 80.73 69.28 5.75 68.55 4.88
β 0.63 0.76 0.72 0.58 0.39 0.58 0.46
Rn-净辐射;A0-林木贮热;P-感热量;β-波文比。
三、森林小气候的特点*
净辐射高,大于裸地25%,资源利用率提高; 潜热量增多、感热量减少,大气湿度增加; 林下热通量减小,蒸发降低,林内温度变化缓和; 林冠上方乱流交换增强,热量不易集中,近地层
(四)森林下垫面作用结果
改变了热量平衡; 改变了垂直乱流交换与
水平热交换; 改变了近地层垂直的温
度、湿度; 改变了水分垂直交换的
数量和过程; 改变了降雨的分配量、
水汽凝结、蒸发过程。
二、辐射与热量平衡
(一)辐射平衡与特点
太阳辐射=吸收+反射+透过 吸收>反射、透过; 林冠层对太阳辐射的再分配很复杂,不同林 分、不同高度、不同时刻的林内辐射分布都 不同; 林分不同作用面获得的净辐射不同; 林分的净辐射比草地和裸地都大。
第三章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第一节 改善区域小气候作用 第二节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作用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子 的综合。水土保持林改善区域环境就是 改善区域的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气候、 土壤、水文最为基础。
第一节 改善区域小气候作用
一、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二、辐射与热量平衡 三、森林小气候
一、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一)影响气候的因子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性质:地表层性质 改造前二者很难。 改变下垫面性质来改变小气候较易。
一、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二)小气候的定义与特点
❖ 小气候:由于下垫面的不均匀性,人类和生 物活动所产生的近地层和土壤层中的气候特 点。
❖ 小气候特点:
❖ 气候要素的明显日变化; ❖ 强烈的脉动性质; ❖ 垂直梯度的变化超过水平的变化; ❖ 垂直梯度上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二)热量平衡
净辐射用于蒸散耗热量、乱流交换输热、 传导和热贮存。
云杉11-14时各占约2/3、约1/3、5%。
生长季节不同下垫面的辐射平衡
裸地
草地
沙棘
刺槐
刺槐 林地
油松
油松 林地
Rn 166.53 195.21 208.29 209.50 35.43 207.43 29.88
A0 0.0
气温缓和,极端温度降低; 无霜期延长; 冰雹及其他自然灾害减少。
动力蒸散
✓ 森林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风速,增 加了空气湿度,从而降低了动力蒸散量。
地区 右玉 五台 偏关 平鲁 大同
风速(m/s) 2.6 2.8 2.2 2.9 4.2
湿度(%) 60 58 53 53 53
动力蒸散量(mm) 351.3 355.9 386.3 423.9 499.5
更为复杂;
林冠上层、林冠层、林下土壤层。
随季相、林分结构、生长发育阶段变化。
热岛 雨岛 混浊岛 风岛 雾岛
城市“热岛效应”可以造成局部地区气候异常。城市大气温度 较高,热空气上升,郊区农村的冷空气就流入城市,形成“城市 风”。“城市风”会把城市郊区一些企业的污染物质,源源不断的 带向城市,加重城市的空气污染。城市的温度较高,就会造成城市 上空的云量和降水量增加,最高可比农村多30%左右。
两极地区
南北两极地区几 乎常年严寒,陆 地上几乎没有植 物生长。
针叶树林
北半球的针叶树 林地带,冬天漫 长而寒冷,夏天 短暂而暖和。
温带森林
温带森林地区的气候 变化很大。北部的树 木到秋天时便落叶, 形成枯枝落叶层,南 部的树木则大多终年 常绿。
热带森林
在热带森林里, 一年之中总有 一些树木长出 绿叶和开花结 果。
40%→70%
流域的输沙量与森林覆被率有关系;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入黄泥沙每年减少
了3亿吨。
二、改善流域水文过程
森林通过对降雨的拦蓄与涵养作用,调 节河川水分状况,改善流域水文过程;
秦岭黑河流域,森林覆盖率73%,枯水 年径流量大于平水年,如下表。
黑河流域丰、枯、平水年径流
年份
1958 1959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