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的理论与方法1
学习方法
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操作, 如: 体脂百分比测定; 体格检查; 运动负荷实验;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肥胖症对人们健康影响的研究已经从器 官水平进入细胞和分子水平,遗传基因在 致胖中的作用。肥胖基因的发现等。
2. 减肥方法加强度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已经 不再是针对群体而是针对个体进行。
3. 结合电脑、GPRS对热量消耗的精确计算。
5.考核方法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肥胖症发生率逐渐上升,成为 威胁人类健康的主法和手段,增加学生 的求业能力。
2.拓宽知识面,巩固已经学习 的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 学、运动医学,为进一步学 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研究任务:
1. 肥胖症的常见原因; 2. 肥胖程度的判断方法和指标; 3. 肥胖症患者健康程度的诊断; 4. 减肥的常用方法优缺点比较; 5. 运动减肥的主要原理与方法、 注意事项;
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 提高是能源物质摄入超标的 重要条件。
经济条件落后时代,营养状况不合 理,营养缺乏,营养素不全症状及疾病。
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基本生活条件 得到改善,营养状况合理,营养素供应 基本得到保证,也不超标。
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生活水平迅速 提高,营养状况又进入不合理状况,营 养素摄入超标,尤其是能源物质摄入超 标,导致肥胖症发病率上升。
考查方法:
开卷笔试。 肥胖程度判断; 减肥计划制订; 运动处方;
几点要求:
1. 没有教科书,做好笔记;
2.不要缺席; 3. 随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4. 看一些参考资料。
第二章 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一、热能摄入增加-多吃
二、热能摄入增加-少动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状态
一、热能摄入增加
也可称为能源物质过剩。指 摄入体内的三大能源物质碳水化 合物(糖)、脂肪、蛋白质过多。 任何一种能源物质摄入量超过人 体需要量,都将转变成脂肪,在 体内堆积,形成肥胖。 肥胖症是“吃出来的”。
肥胖症和减肥是目前十分热门的 研究课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 话题。肥胖症与减肥的课题,无论在 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难 以解决的问题。究竟如何预防肥胖症 的发生和治疗肥胖症,仍然是一个十 分复杂和难于实施的问题。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
上海体院运动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慧
绪论
1. 课程主要内容、研究任务 2.开设课程的目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动态 4.学习方法、注意事项
观念上的误区
以肥为美。 以肥为富有的象征。 以肥为健康的标志。
多吃、好吃的心理因素
营养素摄入本来是一个生理需 要,为了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但 经济条件迅速好转后逐渐形成心理 需要:吃好的、多吃,超过生理需 要量。形成肥胖。(吃的攀比)。
多吃、好吃的环境因素
全家人来自不同的遗传体系, 遗传基因不同,但共同生活一段时 间,就有共同肥胖的可能。 全村人普遍肥胖的现象。
进餐方式对摄食量的影响
狼吞虎咽式的进食方式比 细嚼慢咽进食更多的食物。
摄食中枢由饱中枢和饿中枢组成
引起饿中枢兴奋的刺激是血糖下降 和胃肠道内容物容积减小。狼吞虎咽进 食方式由于快速、大量进食后血糖并不 上升,因此饥饿感仍然存在,继续要求 进食。而细嚼慢咽进食方式由于缓慢进 食,虽然进食不多,但血糖逐渐升高, 引起饱中枢兴奋,停止进食。
营养状况不合理→合理→不合理 (缺乏) (多余)
经济条件改善,经济水平迅 速提高而导致肥胖症发病率上升 的原因,在于科学知识普及不到 位的问题,文明程度不高的表现。
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 速度快于内地。沿海地区肥胖症的 发病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 富裕了的文盲远比富裕了的文 化人更容易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