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史学思想史》课程大纲

《西方史学思想史》课程大纲

《西方史学思想史》课程大纲(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cal Thoughts)(2015年秋)一、课程目标西方的历史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留存至今的西方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思考,深刻影响着当代的历史思想建构与编纂实践,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专业研究的入门书。

本课程撷取西方历史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按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至十九世纪的时序依次编排,辅以参考性的同时期经典及今日研究成果,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讲读,力争实现如下目标:1. 引导学生熟悉西方史学经典文献的分布,了解西方史学编纂的演进,形成对西方史学经典作家、作品与思想流派的整体认识。

2. 教授学生专业文献解读方法,使学生学会准确提炼与清晰概括内容较抽象的史料信息,特别是能够初步解读一些英文原典文献。

3. 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反复强化其问题意识,提升其研究表述质量,力争做到立论鲜明、论从史出、逻辑自洽、形式规范。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含14个专题。

模块一(专题1-5)为古典史学,模块二(专题6 -10)为中古与近代史学,模块三(专题11-14)为现代史学。

课程共40课时,其中下述14个专题拟用30课时(专题14用4课时,其余每个专题用2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4课时,两次阶段研讨共用4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希腊史诗中的史与诗1. 必读经典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选读经典(1)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王邵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研讨主题(1)“史诗”在何种意义上是“史”,何种意义上是“诗”?(2)古希腊史诗体现了怎样的古典人本主义内涵?(3)以史诗为据,思考上古希腊的历史观——时间、空间与人事演进。

4. 参考文献(1)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二章。

(3)莫米利亚诺:《现代史学的古典基础》,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专题2:西方史学编纂原则的创立1. 必读经典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 选读经典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 研讨主题(1)西塞罗说希罗多德是“西方史学之父”,你是否认同?为什么?(2)修昔底德的历史编纂原则及其实践。

(3)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的比较。

(4)由两位史家的作品,归纳古希腊史学的基本特征。

4. 参考文献(1)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三联书店2003年。

(2)黄洋:《希罗多德:历史学的开创与异域文明的话语》(3)吴晓群:《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写》(4)黄洋:《修昔底德的理性历史建构》专题3:罗马史学中的道德与价值判断1. 必读经典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2. 选读经典(1)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席代岳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3. 研讨主题(1)李维作品中展现了怎样的道德情怀?(2)塔西佗持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判断标准?(3)以两位史家的作品为据,归纳罗马史学的基本特征。

4. 参考文献(1)杨共乐:《罗马史学述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

(2)易宁:《李维的史学思想与罗马史学传统》,《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褚新国:《塔西佗史学初探》,《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专题4:古代西方的世界史观1. 必读经典Polybius, The world according to Polybius(《波里比阿笔下的世界》)2. 选读经典(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夏继果、本特利编:《全球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章。

3. 研讨主题(1)波里比阿的世界史认识,比照希腊前辈,如希罗多德,表现出了哪些新意?(2)思考古今世界史及通史的异同与本质。

4. 参考文献(1)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刘家和:《中国史对世界史的意义》,《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3)易宁:《波利比乌斯的普世史观念》,《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专题5:古代西方的史学思考1. 必读经典卢奇安:《论撰史》,《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2. 选读文献(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Cicero, History and Rhetoric(西塞罗:《历史与修辞》)3. 研讨主题(1)卢奇安提出了哪些历史编纂原则?(2)评述古代西方思想家对于历史学独特性的认识。

4. 参考文献(1)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第三章第五节。

(2)徐善伟:《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

(3)张巍:《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专题6:中世纪基督教史观1. 必读经典Augustine, On tim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Life(奥古斯丁:《论时间、宇宙与人生》)2. 选读文献(1)《摩西五经·创世纪》,冯象译注,三联书店2013年。

(2)《圣经·但以理书》(3)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John Calvin, Institution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加尔文:《基督教要义》)3. 研讨主题(1)思考经典基督教史观的要点。

(2)西方最初的历史哲学萌生于基督教时代。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4. 参考文献(1)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2)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编前三节。

专题7:中世纪:蛮族的历史观念1. 必读经典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2. 选读文献(1)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3)勒高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研讨主题(1)思考经典基督教史观的要点。

(2)西方最初的历史哲学萌生于基督教时代。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4. 参考文献(1)刘林海:《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分期理论及其特点》,《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李隆国:《说“公元(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郭海良:《基督纪元体系的形成与基督教史学》,《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专题8:文艺复兴与人本史观1. 必读经典Jean Bodin, The reason for studying history(波丹:《学习历史的原因》)2. 选读文献(1)马基亚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Lorenzo Valla, The elegances of the Latin Language(瓦拉:《论拉丁语的优雅》)(3)Thomas Hobbes, The value of history(霍布斯:《历史的价值》)3. 研讨主题(1)为什么说马基雅维利是人文主义者?(2)思考历史学的价值。

(3)古代希腊的人本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本有何异同?4. 参考文献(1)彼得·伯克:《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热点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米辰峰:《瓦拉批驳〈君士坦丁赠礼〉的学术得失》,《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4)徐善伟:《试论波丹的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

专题9: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1. 必读经典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2. 选读文献(1)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Herder, Man’s place in the Universe(赫尔德:《人在宇宙中的地位》)(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2006年。

3. 研讨主题(1)什么是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是什么?(2)思考康德的历史观(3)历史哲学为何在启蒙运动时期爆发?4. 参考文献(1)何兆武:《“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学术月刊》1990年第5期。

(2)李秋零:《维科的历史哲学评述》,《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

(3)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专题10:启蒙时代的历史理性1. 必读经典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2. 选读文献(1)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3)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3. 研讨主题(1)为什么说孔多塞代表了启蒙时代?思考启蒙时代的进步史观。

(2)思考孟德斯鸠的历史哲学观。

(3)思考伏尔泰的文化与进步史观。

(4)吉本的历史理性是如何体现的?4. 参考文献(1)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2)伯瑞:《进步的观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3)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专题11:19世纪:客观主义与史学的自立1. 必读经典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易兰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选读文献(1)Barthold Niebuhr,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History of Rome(尼布尔:《罗马史》第一版序言)(2)孔德:《实证哲学和社会研究》,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3)阿克顿:《历史研究讲演录》,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研讨主题(1)评价“如实直书”原则对于近代历史编纂学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