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有:
1、年龄:年龄越大,伤口愈合越迟;
2、肥胖:愈合慢且增加感染危险;
3、营养不良:主要是低蛋白血症。
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比较缓慢,伤口不易愈合。
维生素缺乏主要是B族和C族、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与伤口愈合有关。
4、感染:伤口感染时,渗出物增多,增加了伤口局部张力,容易使伤口裂开。
或者导致伤口感染扩散加重损伤。
5、异物残留:血肿或失活组织过多,一方面损伤的组织裂隙被此类物质充填,隔断新生细胞和基质连接;另一方面容易并发感染,成为组织修复的不利因素。
6、手术操作:手术中过度牵拉皮缘或使用器械夹持皮缘、皮瓣分离失当,伤口包扎过紧,使皮缘缺血缺氧,均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严格遵守手术原则,如无菌技术、轻柔操作、合理使用电凝止血及正确的清创和缝合等,均有利于伤口愈合。
7、换药方法:根据情况拟订合理换药时间间隔及创造适宜的外界物
理环境,理疗的应用等都直接应影响着伤口愈合的好坏与快慢。
8、吸烟:吸烟者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
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9、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功能,使伤口愈合延长。
10、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抑制,透明质酸较正常减少,胶原酶含量却增加,引起胶原减少,影响愈合组织张力强度和胶原的聚集,故组织修复较慢。
此外,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的病理改变,使血流灌注低、组织缺氧,易致伤口感染。
其他疾病如尿毒症、肝病、白血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艾滋病等均影响伤口愈合。
其它如动脉硬化、肾衰竭、免疫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