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主检测题一.单选题:1.[2012·合肥模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2.[2012·南京质检]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
“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
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悠久古老的文明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4.[2012·泉州模拟]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
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
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
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
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12·银川模拟]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
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2012·珠海模拟]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A.包容性和超前性 B.持久性和继承性 C.民族性和稳定性 D.实用性和整体性7.[2012·肇庆模拟]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2·苏州模拟]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拘,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这说明(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④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9.[2011·江苏卷] 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
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
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2·贵阳模拟]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
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
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1.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
这说明(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12.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修复的150件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园里展出,熠熠生辉,使人百感交集。
这些修复的文物能够使人感受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国家衰落不会伴随着文化衰落③国家富强往往伴随着文化兴盛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1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17.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
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
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青团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
这说明(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19.“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从文化上看,“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 )。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20.2011年,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连续举办28届的洛阳牡丹花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也大幅提升。
洛阳牡丹花会的升格有利于( )。
①展示独具魅力的中原文化②促进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③让中原文化引领中华文化的潮流④让牡丹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1.2011年4月19日,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在洛阳歌剧院演出。
兰州大剧院的艺术家们用东西方结合的舞台美术,为大家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为表现敦煌元素,该剧的部分音乐采用了中国中西部民歌的风格,苍凉、寥廓、雄浑、粗犷;为刻画人物性格,该剧结合了西方交响乐的灵动浪漫,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实用性的特点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④是中华儿女的力量之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近年来,洛阳市重视牡丹产业的开发与推广,抓住商机,精心打造“牡丹经济”,使牡丹旅游产品成为洛阳的新名片。
上述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23.[2012·合肥模拟] 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当地人用“三十六斗菜子”来形容其雕塑的数量之多,用“一部立体的连环画”来概括它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
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现存的3700多尊泥塑,布满庵内的所有墙壁,大的比真人还高,小的细如巴掌。
这些泥塑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五百罗汉过海”、“九龙天浴”、“千人听经图”,每一组都是一个佛教经典故事,释迦牟尼的一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堪称一部“立体的连环画”。
在所有的泥塑中,观音菩萨的男性相貌造型,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等现象,在我国的其他古寺中也极为罕见。
——摘自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资料水陆庵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4.[2011·江苏卷]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
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