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基本类型 ppt课件
新闻评论基本类型 ppt课件
广播谈话、评论员(或主持人评论)、音 响评论
电视评论的独特形式: 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电视述评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评论类型
一、社论 (一)定义:代表编辑部就国内外当前发生
的重大新闻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权威性意见。
为什么社论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社论不仅代表编辑
部发言,而且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直接表达党的 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
例:《奥国的教训》 《创造新的辉煌——热 烈祝贺第八届运动会开幕》(1997)
社论写作应注意问题: 与政策的一致性; 重复思考与不断创新相统一(来源于文件,
又要超于文件); 处理好以理服人与平等待人之间的矛盾; 严肃庄重与灵活生动相统一。 《毋忘南京大屠杀的双重意义》
二、评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 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西方:社论、专论、释论(大事分析、时事 述评)、短评、杂志评论
美国:社论、短评、专栏评论(狭义)
一、按其主要性能来分 1、 带有全面部署性的。
通过对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阐述当和 政府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方针、政策、 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指出方向和道路, 交代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对各行 各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结合人们精神世界的普遍性矛盾进行思想 疏导,侧重于务虚;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 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侧重于务实。然 而,不管哪一方面,其实质和目的均体现 在虚与实相互结合上进行思想引导和启迪。
例:《好人怕坏人的原因何在》
3、论辩型社论 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
(一)评论员文章的规格 1、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 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要体现编辑部集体的
观点和倾向,但又不必像社论那样代表整个编辑 部和同级党委发言并经党委审阅,一般由编辑部 自行定稿。
2、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说来,社论常 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 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性 重要事件或问题,它的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 又具体些。
(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 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
3、一般篇幅较长,具有严肃、庄重的特点
(三)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1、阐述型社论
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评论文章。 它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 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 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 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 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贯彻 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3、除了部分以独立形式发表外,常常是配 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 为明显,也正因此,它格外要求配合及时, 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4、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 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社论的内容多半是针 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和纪
念活动,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
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
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有的重要社论实际上 成了党的重要文献。)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 报社论的传统。
4、带有政治鼓动性的。一般指为配合重要 纪念日、重要庆典、重大活动和外交礼节 性而撰写的言论。
二、按其评述内容来分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 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技卫生等)、文 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 评论和社会问题评论。
三、按其作者身份来分
由编采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 的评论有: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 编者按、述评等;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不仅 表现在各报对社论所作的编排上的强势处 理,如加框、变换字体、变大字号、排列 在最显要的版序上等等,而且更表现在各 级报纸或各种新闻媒介对社论的转载或统 一联播。)
(二)社论的特点:
1、是最重要的评论形式,表明报纸立场, 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
2、是指导性最强的评论形式
专题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
宏观型:《总揽全局,乘胜前进——元旦 献辞》
系列型:
补正型
2、启迪型社论 属较为常见的评论文章。它的任务着
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 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 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针方面的 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 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 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 评论有: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富有 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 论。
另:按媒体 报纸: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 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等
广播和电视的口播评论:本台评论、本台评 论员评论、本台短评、编前话、编后话、 等
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2、 带有说理启发性的。
对党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部 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 型和倾向性问题,主要从理论上和思想上 启发读者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文章有 一定理论色彩。
3、带有业务指导性的。这类评论专业性较 强,往往针对某条战线某一方面的具体工 作进行指导,使从事某一领域具体工作的 干部、群众有所遵循,有所鼓舞。
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 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
4、礼仪、纪念型社论 礼仪、纪念型社论是指有关评述重要
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 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 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的社论。
5、评介型社论 评介型社论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
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 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 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 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 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