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l 一般包括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应收
败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及 其坏账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应收账款是 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 否恰当;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是否正确;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的列报 是否恰当。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对异常项目,应追查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 文件是否充分
l 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一定数量的记账凭 证,实施截止测试,追踪到发票、收据等, 确定入账事件是否正确,对于重大跨期事 项作必要的调整建议
l 确定其他业务收入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四节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审计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二、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登记入帐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
可能发生的错误
采取的方法
未曾发货却已将销售交易登记入 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
帐
干笔分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
其他佐证
销售交易重复入账
通过检查企业的销售交易记录清 单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号、缺号
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售 交易登记入帐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3、选择运用一下实质性分析程序:
1. 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 的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 比较本期各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 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 的经营规律,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天的账簿记录查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 运凭证(防止多计收入)
l 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
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防止少 计收入)
l 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
天的发运凭证查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防 止少计收入)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9、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三、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l 主要业务活动有: 1. 接受顾客订单 2. 批准赊销信用 3. 按销售单供货 4. 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5. 向顾客开具账单 6. 记录销售 7. 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8. 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 9. 注销坏账 10. 提取坏账准备
2、正确的授权审批
注册会计师应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上的审批程序:(1)在销售发 生之前,赊销已经正确审批;(2)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货物; (3)销售价格、销售调节、运费、折扣等必须经过审批;(4) 审批人应当根据销售与收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 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 函证。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 有:
l
第一, 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如果应收
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
些。
l
第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如果内部控制制
度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反之,则应相应扩大
l 测试未开发票的发货的程序:从发货部门 的档案中选取部分发运凭证,并追查至有 关的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3、登记入帐的销售交易均经正确计价 l 销售交易计价的准确性包括:按订货数量
发货,按发货数量准确地开具账单以及将 帐单上的数额准确地记入会计账簿(这三个方
面均须实施实质性程序)。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 试
l 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 的监督检查制度,主要包括:
1、适当的职权分离
适当的职权分离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注册会计师通过观察 有关人员的活动,以及与这些人员进行讨论,来实施职责分离的控制测试。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实施截止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 注意三个日期:
l 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 l 记账日期 l 发货日期
l 检查三者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主营业 务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所在。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围绕重要日期可以选择三条审记路线实施 截止测试:
l 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
确定营业收入的内容是否正确; 确定营业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共15项) l 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
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 对相符;同时,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数 额,与报表数核对相符 l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 注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 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
l 6、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检查开 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 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 合同或协议、记账凭证等一致
l 7、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检查入 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 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 等一致
l 8、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l 典型的实质性程序还包括复算会计记录中 的数据。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4、登记入帐的销售交易分类恰当 l 销售分类恰当的测试一般可与计价准确性
测试一并进行。
l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审核原始凭证确定具 体交易业务的类别是否恰当,并以此与账 簿的实际记录作比较。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5、销售交易的记录及时 l 在执行计价准确性实质性程序的同时,一
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 销售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信用政策、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
符合规定)
4. 收款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单位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应
收账款的催收是否有效,坏账核销和应收票据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5. 销售退回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销售退回手续是否齐全,
退回货物是否及时入库)
函证范围。
l
第三,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若以前期间函证中发现
重大差异,或欠款纠纷较多,则函证范围应相应扩大一些。
l
第四,函证方式的选择。若采用肯定式函证,则可以
相应减少函证量;若采用否定式函证,则要相应增加函证
量。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 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 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包括 持股5%以上的股东)项目;主要客户(包 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交易频繁但期 末余额较小甚至为零的项目;可能产生重 大错报或舞弊的非正常的项目。
3. 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 产品毛利率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 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4. 计算对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 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5. 将上述分析结果与同行业企业本期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 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14、调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 易品种、数量、价格、金额以及占主营业 务收入总额的比例
l 15、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二、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 l 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表 l 计算本期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的
比率,并与上期该比率比较,检查是否有 重大波动,如有,应查明原因 l 检查其他业务收入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收入确认原则及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择要抽查原始凭证予以核实
二、对应收账款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l 共六点: l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
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 计数核对相符。 l (2)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l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编制或索取应收账款账龄分 析表来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帮助了解应收账款 的可收回性。
l (3)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
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 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 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l 通过函证,就可以有效有力地证明债务人 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可靠性。 l 询证函由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 的应收账款明细户名称及地址编制,但询 证函的寄发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亲自进行。
l 10、检查销售折扣、销售退让与折让业务 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相关手续是否 符合规定,折扣与折让的计算和会计处理 是否正确
l 11、检查外币收入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l 12、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售后回
购、以旧换新等,确定恰当的审计程序进 行审核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13、调查集团内部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 易价格、数量和金额,并追查在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时是否已予以抵销
l 4、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 算全年收入,与实际入账收入金额核对, 并检查是否存在虚开发票或已销售但未开 发票的情况
l 5、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 定价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 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 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和利润的现象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6、内部核查程序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检查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或其他独立人员在他 们核查的凭证上的签字等方法实施控制测试。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l 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