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五章 坐标测量
1/3
F1:数据采集
F2:放样
F3:存储管理 P↓
选择一个文件
数据采集
1/2
FN:
F1:输入测站点
F2:输入后视点
输入 调用 - - - 回车 F3:测量
P↓
数据采集
2/2
F1:选择文件
F2:输入编码
F3:设置
P↓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高斯投ຫໍສະໝຸດ 的关系式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500km
第X带
国家统一高斯通用直角坐标
(1)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500km。 即将自然值的横坐标Y加上500000米; (2)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点位于哪一个六度带内,再在新的横 坐标Y之前标以带号。
X
X'
o
O'
500km
Y 图2-1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是采用横轴椭圆柱等角投影 方法。
中央子午线 N
o
高斯(Gauss,1777-1855),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 家,物理学家。
高斯投影
1.中央子午线和地球赤道投影成为直线 且为投影对称轴; 2.等角投影,经纬线投影后保持相互垂 直关系; 3.中央子午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分带投影:将地球按一定的经差值分割成若干带,按一 定的投影方法进行投影。 一般采用按经差6°和3°进行投影分带。
地面点的坐标是它沿铅垂线在大地 水准面上投影点的经度和纬度
( , )
正高是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 面的距离
N
P
首
子 午
O
线
赤道
大地水准面 S
图5-1 天文地理坐标系
大地地理坐标系
– 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 基准线:法线
表示地面点在地球椭球面上 的位置,用地面点沿投影到 椭球面上的投影点的大地经 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
§5.3 全站仪及其使用
一、概述
• 全站仪(Total Station),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 它由电子测角、光电测距、微处理机及其软件组成,在测 站上能完成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斜距等,并能自动计算 平距、高差、方位角和坐标等全部基本测量工作,还可以 将测量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OK?
200.000 m 600.000m 50.000m
[是] [否]
点号:J35 标识符:
仪高: 1.421m >记录? [是] [否]
第五章 坐标测量
主要内容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高斯坐标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的计算 ➢全站仪的结构及其使用
§5.1 空间位置表示方法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表示方法
1.二维坐标系和一维坐标系组合表示
地理坐标和高程 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
2.三维的空间直角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天文地理坐 标系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F3
F4
图5-2 角度测量模式菜单
页数
第1页 (P1)
第2页 (P2)
第3页 (P3)
软键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表5-2 角度测量模式各键和显示符号的功能表
显示符号
功能
置零 锁定
将当前视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0 将当前视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锁定
置盘 将当前视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输入值
P1↓ 倾斜
显示第二页软键功能 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的角度值
--V% P2↓ H-蜂鸣 R/L 竖角
切换竖盘读数的显示方式,是以角度制显示或是以斜率百分比显示 显示第三页软键功能 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0°、90°、180°、270°时是否蜂鸣 水平度盘读数按右/左方向计数的切换 竖直角显示方式的切换,高度角或天顶角
我国目前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 系和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
–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了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 a=6378245m,b=6356863m,与前苏联的坐标系进行联 测,通过计算而建立的。
–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是采用了新的椭球元素进行定 位定向,a=6378140m,b=6356755m,其大地原点设在 我国中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78o36'48'' 78o36'48''
3170.04m 4355.80m
• 4.坐标反算
D12
(x2 x1)2 ( y2 y1)2
x122 y122
12 arctan
y2 y1 x2 x1
arctan y12 x12
【例5-4】已知1、2点坐标分别为(4342.99,3814.29)、 (2404.50,525.72)(单位:m),试计算1-2边长及其 坐标方位角
测量
启动坐标测量
模式
设置测距模式为精测或跟踪
S/A P1↓ 镜高
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 显示第二页软键功能 设置棱镜高度
仪高
设置仪器高度
测站
设置测站坐标
P2↓ 偏心
显示第三页软键功能 偏心测量模式
--m/f/i P3↓
距离单位的设置,米/英尺/英寸 显示第一页软键功能
星键模式
按 进入星键模式,可对以下项目进行设置: • 1.对比度调节。按星键后,通过按 或 键,
Y轴向
北
X
测区
O
Y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x
y
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 大 地水准面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 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高差: 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高程系统
水准原点:全国高程的起算点。
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的绝对高程为 72.289m。该 高程系是由1950年至1956年,7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 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绝对高程为 72.260m。 它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 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
空间直角坐标系
– 以椭球体中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 轴,赤道面上与 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 轴为Z轴,指向符合右手规则。在该坐标系中,P点的 点位用OP在这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X,Y,Z表示 。
高斯投影 6°带:自 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 6°自西向东分 带,依次编号为 1,2,3,…60。 高斯投影 3° 带:自东经 1° 开始,每隔 3°由西向东按 1, 2,3 …120顺序编号。
A点的经度为东经119°32′,则A点所在的6°带和3 °带的带号分别为多少?
如果知道某点的经度,就可以计算出该点所在6°带的带号 N, 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L0为: L=6n-3 如果知道某点的经度,就可以求出该点所在3°带的带号n , 该3°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为: L=3n。
解: D12 (x2 x1)2 ( y2 y1)2
(2404.50 4342.99)2 (525.72 3814.29)2 3817.39m
12 arctan
y2 y1 x2 x1
arctan
525.72 3814.29 2404.50 4342.99
239o28'56''
退出键
返回上一级状态或返回测量模式
电源开关键
电源开关
软键(功能键) 对应于显示的软键信息
数字键
输入数字和字母、小数点、负号
星键
进入星键模式
V: 90°10′20″ HR:122°09′30″
置零 锁定 置盘 P1↓ 倾斜 - - - V% P2↓ H-蜂鸣 R/L 竖角 P3↓
角度测量模式
F1
F2
可以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 • 2.照明。按星键后,通过F1选择照明,按 F1
或 F2 选择开关背景光。 • 3.倾斜。按星键后,通过 F2 选择倾斜,按
F1或F2选择开关倾斜改正。 • 4.S/A。按星键后,通过 F4选择S/A,对棱镜
常数和温度气压进行设置。
数据采集1
创建或选择数据采集文件
菜单
图5-23 “数据采集”菜单
数据采集2
• 设置测站点
选择一个文件 F1:测量文件 F2:坐标文件
选择一个文件
FN: 输入 调用 - - - 回车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图5-24 “选择文件”菜单
点号→J35 标识符:
仪高: 1.421m 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N: E: Z:
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 、 施工中,测量和计算十分不便。
地图投影
– 地球表面的任意点,利用一定数学法则,转换到地图 平面,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 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 关系
按投影面分类
方位投影
圆柱投影
圆锥投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P3↓ 显示第一页软键功能
HR:122°09′30″
HD*[r]
-<< m
VD:
测量 模式 S/A P1↓
偏心 放样 m/f/i P2↓
F1 F2 F3 F4 图5-3 距离测量模式菜单
距离测量模式
页数
第1页 (P1)
第2页 (P2)
表5-3 距离测量模式各键和显示符号的功能表
软键 F1 F2 F3 F4
NTS355操作面板
图5-12 NTS-355操作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