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交叉设计讲解

立体交叉设计讲解


菱形立体交叉
部分苜蓿叶立交1
幸运草
部分苜蓿叶立交2
部分苜蓿叶立交3
苜蓿叶式立交
长条苜蓿叶形立交
三层式苜蓿叶形立交
苜蓿叶立交4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广州广惠高速立交
环形立交
二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三层式环形立体交叉朝阳门立交
四层式环形立体交叉广州区庄立交
迂回涡轮式立交1
了冲突点; ②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③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④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的干扰。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口的基本组成
跨线桥(或地道)
主(正)线 匝道
入口
出、入口 变速车道 集散车道
出口
立体交叉的设置及分类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1. 相交道路等级高 2. 地形适宜 3. 道路与铁路交叉
互通式立交的类型
互通式立交分类
按车辆交通组成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分行的立体交叉 按交通组织是否在次要道路保留平面交叉分为部分互通式立交 和完全互通式立交。
部分互通式立交
1. 菱形立体交叉 2. 部分苜蓿叶立交
完全互通式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 喇叭形立体交叉 环形立体交叉 迂回涡轮式立交 定向式与部分定向式立交 组合式立交
平、纵组合线形设计
匝道端部设计
出、入口设计
变速车道设计
匝道基本形式-右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环形左转匝道
定向式左转匝道
匝道基本形式-左转匝道
迂回式左转匝道
匝道入口设计
(a)减速车道 (b)交通岛端部作一定偏 移
匝道出口设计
(a)较小的合流角
变速车道设计1
变速车道形式:平行式,直接式
变速车道设计2
立体交叉的选型
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定原则
如,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大,用定向 转弯交通量不大用半苜蓿叶形等
城市立交选型考虑的依据
考虑交通的系统特性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与交通量选型
考虑我国交通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层次 节约用地、降低造价 注意环境、景观协调
立体交叉方案优化
综合评定方法 立交设计方案拟定评价和设计流程(p167) 图1-6-18
立体交叉分类
按跨越方式分: 上跨式立交 按交通功能分: 分离式立交
下穿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按交通流线分: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 按收费方式分:收费式,不收费式
上跨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
下穿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
满足车辆交织和变速、设置标志等方面的需要,其值不 应小于4Km。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和同其他设施的的间距(p150) -表1-6-1 城市立交合理间距的效果: 均匀分散交通量 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 保证判别交通标志的时间
道路工程 Highway Engineering
第一篇道路路线
第六章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设置
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 (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立交是高速道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统称)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设置立体交叉? 优点:①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
迂回涡轮式立交2
京沪高速与京台(福)高速互通立交
迂回式立交-北京五环路五方桥立交
定向式Y形立交
全定向立交
全定向式X形立交
组 合 式 立 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
长春西解放大路立交位于吉林省年春市区西解放大路、农大 路与开运街、安人街交汇处,是座5路交叉并跨越京哈铁路 的3层互通式立交,中层车道设计机动车通行能力为7800辆 /h,下层非机动车道为20000辆/h。 立交占地总面积7.3公顷,共有桥梁81孔,总长1565m,大 部份由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多孔连续梁组成,其中70%为弯、 斜、坡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和Y型墩身。机 动车道与下层非机动车道交叉点则采用预制混凝上空心板梁 及轻型桥台。于1990年6月竣工。
变速车道横断 面宽度
干道与匝道连 接示意图
变速车道设计3
变速车道长度
L V12 V22 / 26a
本章内容结束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
收费站和收费广场
收费道路上立交的布置
收费站
收费广场
景观设计要点
坡面修饰 绿化栽植
绿化设计示意图 路桥立交景观设计实例
辅助设计要点
立交范围排水设计 立交范围照明设计 交通标志和标线
1、合理布置主线、匝道和横断面车道数 2、确保主线交通快速、安全和不间断 3、尽量少的交织 4、快速路立交应采用无交织设计的方案 5、匝道与主线的连接、出入口布置要符合安全舒适的行车条件 6、匝道形式的确定 7、立交层次的安排
1、立交设计速度(p170)
立交直行方向的设计速度 环形立交的设计速度 匝道的设计速度
1. 分流点和合流点处的车 道数应保持平衡
NC NF NE 1
2. 分叉点和汇合点处的车 道数不仅应保持平衡,还 应保持基本车道数的连续 性
立交的匝道设计
立交的等级
匝道设计依据
计算行车速度 设计交通量
匝道基本形式
通行能力
平面线形设计
匝道设计要点
匝道横断面及超高 立交匝道主要技术
纵断面线形设计
指标(p180表1-612)
立体交叉设计(1)
2、车道数和平衡原则 3、横断面设计
立交道路横断面形式和各组成部分的宽度 引道的横断面形式
4、立交的平纵断面设计(p175)
平面线形 、 互通式立交主线的线形指标(p175) 表1-6-7 立交的净高 表1-6-8 立交的设计纵坡 表1-6-9 表1-6-10 竖曲线
行车视距
车道数和平衡原则
立体交叉分级
公路立交分级:枢纽互通式立交,一般互通式立交 城市道路立交分级:枢纽立交,一般互通式立交,简单立交, 分离式立交
城市道路立交等级划分及功能特征(p161) 表1-6-3
互通式立交型式及特性一览表
互通式立交型式及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览表(续)
立体交叉设计
互通式立体交叉总体设计的原则和应考虑的因素
各类型立交对比
名称 苜蓿叶形立交 喇叭形立交 环形立交
优点 畅通,安全 结构简单,安全 占地小
缺点
占地大;不易设置收费口
占地较大 通行能力受交织断面的交织
能力限制
迂回涡轮式立交
匝道半径大,快速
占地大,绕行距离较长,转 弯速度小,运营费用略 大,工程造价家较高
定向式立交
各方向有直接的匝道,快 捷
构造复杂,造价昂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