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遗传专题

高中生物遗传专题


德国动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之 一。1839年,施旺概括了施莱登的成就 ,并在他的《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中指出:“细胞 是有机体。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 集合体。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 植物体内。”这样,施旺就将施莱登的 观点扩大到了动物体,相继证实了细胞 是生命的单位。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共同奠定 了细胞学说的基础。
成分: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但纤
维素含量低,还含有酶和糖蛋白
初生纹孔场 胞间连丝
初生壁上较薄的区域
初生纹孔场
初生壁
胞间层
C.次生细胞壁(外层、中层、内层)
位置:位于初生壁的内侧 来源:细胞停止生长以后原生质体分泌物质沉积而成 成分:含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次生壁上的纹孔 纹孔的组成:(纹孔膜、纹孔腔) 纹孔的类型: 单纹孔 具缘纹孔 半具缘纹孔 盲纹孔 分枝纹孔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叶绿体 中央大液泡 无限生长的能力
与动物细胞显著不同的特 征
植 物 细 胞 结 构 全 图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和大小与功能相适应
2.形状和大小与细胞所处的位置和本身 的遗传有关
3.形状与大小各异的细胞是生物进化的 结果。
二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叶绿体 A、质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植物细胞特有
a.叶绿体
b.有色体: 仅含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存在使许多果实、花、根、枝条、叶片呈 现红色。---吸引昆虫传粉和动物协助传播果实 (种子)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urcture) 超微结构(ultrastucture)或亚显微结构(sub- ultrastucture )
细胞壁 质体(叶绿体、有色体和) 液泡 细胞质 高尔基体 细胞器 线粒体 内质网 胞基质 溶酶体 微体 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核糖体 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 质膜
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A. 胞间层 又称中层 位置:
位于两个细胞之间
来源:
细胞分裂后期所形成的细胞板经过物理化学 变化而形成
成分:
主要为果胶质 容易被酸碱、酶、微生物分解。如胞间层 局部消失便形成胞间隙
B.初生细胞壁
位置: 位于中层两边 来源:分裂末期细胞板产生后,由细胞原生质体
分泌物质在中层两边沉积。是在细胞停止 生长以前所形成
B.证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起源; C.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接受有机界进化的观 点 准备了条件;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概念 1、细胞是有机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单位; 2、细胞是代谢功能的基本单位; 3、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遗传上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1838-1839年
Schleden 和 Schwa
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2)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 3)精子和卵都是细胞; 4)细胞进行分裂,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的意义 A.从细胞水平的角度把整个有机体统一起来了;
4、细胞壁的生长 细胞壁的面积扩大;细胞壁的增厚
5、细胞壁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维持细胞的形状 (2)调控细胞的生长 (3)机械支持作用 (4)维持细胞的水分平衡
(5)参与细胞的识别
(6)细胞的天然屏障
6.细胞壁的超微结构
葡萄糖基(纤维素分子链) 微团 微纤丝(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纤维
大纤丝(显微镜下可见)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
1、无机物(水 、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等)
三、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1、概念: 从物质的角度讲,原生质是指一个生活细胞内所 有的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的总称。 2、理化性质: ① 胶体性质;② 黏性和弹性; ③晶体性质 3、生理特征 具有生命现象,即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原生质体
(一) 细胞壁(细胞表面结构)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功能:保护和支持原生质体,防止细胞吸涨而破裂
1、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质 胼胝(pian zhi)质 凝集素 蛋白质
2. 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A 胞间层(中层)
B 初生壁 细胞生长过程中或细胞停止生长前形成的壁 C 次生壁 细胞停止生长后增厚的细胞壁
7、细胞壁的局部降解
(二) 原生质体 1.细胞质 分布其中的细胞器、 细胞骨架 和胞基质 (1) 质膜(细胞膜)
控制细胞与外界环 之间的物质交换; 在细胞识别、细胞
间信号传递和新陈
代谢调控等过程 中 具有重要作用
(2) 细胞器
①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质体 线粒体 ②单层膜结构细胞器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溶酶体 微体 ③非膜结构细胞器 核糖核蛋白体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结构 和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发现
(1665 R.Hooker、 1677 A.van Leeuwenhoek、 1831 R.Brown ……)
2、细胞学说的建立
施莱登(1804~1881)
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立 者之一。1838年,施莱登在他的《 植物发生论》一文中证明,植物形态 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最简单的植物 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大多数植物是 由细胞和细胞的变态构成的。他与德 国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奠定了细胞学说 的基础。
胞间层
单 纹 孔
盲 纹 孔
纹孔膜 纹 孔 对 纹孔腔
初生壁
次生壁
胞间层
初生壁
具 缘 纹 孔
次生壁 细胞腔
单纹孔
具缘纹孔
初生壁 次生壁 纹孔膜
胞间层
分枝纹孔
3 .细胞壁的特化
A、 结合进细胞壁内的物质(内镶物质)
木质化----指纤维、导管的壁渗透进木质素的过程。 矿质化----常指禾本科植物的茎、叶表皮细胞壁上渗透进二氧 化硅而硅质化的过程。保护、加强硬度。 B、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物质(复饰物质) 角质化-----指在细胞壁的外表形成的角质膜。 栓质化-----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木栓质。 蜡 质-----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酯(脂肪酸和醇化合而成) 孢粉素-----覆盖花粉粒外壁外表上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的多聚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