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介绍201707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介绍201707
•提示 •任务
预习
教读 课文
阅读提示
•精要指导 •延伸阅读
课后练习
读读写写
•科学化处理 •书法范字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课外阅读
• 每册1部主推荐名著
• 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
名著导读 拓展延伸 篇目 自读 课本
• 每单元有一两课提供拓 展、延伸推荐篇目
课外古诗 词诵读
• 课外自主诵读,增加传统文 化积淀
活动探究单元
• 任务驱动
• 整合听说读写
• 基本思路:文本阅读—实践活动—写作
册次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内容
新闻 演讲 诗歌 戏剧
任务
1.新闻阅读;2.新闻采访;3.新闻写作 1.学习演讲词;2.撰写演讲稿;3.举办演讲比赛 1.自主欣赏诗歌;2.自由朗诵诗歌;3.尝试创作诗歌 1.阅读剧本;2.排练戏剧;3.演出与评议
*朗读一: 上 体会语言之 美 *品味精彩 语句
群星闪耀 *精读一: 七 字斟句酌 *把握人物 下 特征,理解 人物情感
*朗读二: 体会思想情 感 *把握作者 的情感
祖国之恋 *精读二: 学做批注 *学习主要 抒情方式
*比较阅读: *浏览:提 拓 宽 视 野 , 取主要信息 加深理解 *对内容和 * 学 习 托 物 表达有所思 言志的写法 考和质疑
集相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其 人其事。 这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 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 内曾家喻户晓。问问你的祖 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对 他们的影响。
勾画关键语句 在整体把握文意 的基础上,通过 划分段落层次、 抓关键语句等方 法,理清作者的 思路
如何用语文的方式立德树人
示例:《纪念白求恩》 单元重点
• 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 秀文本,突出可读性
结构体系
• 阅 • 写 读:双线组元 作:独立专题 读写配合
•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 口语交际:融入+专题 • 活动探究单元:整合听说读写 • 名著导读:聚焦读书方法 • 课外古诗词诵读:欣赏入门
• 补
白:知识补给站
读写配合
人文
配合
主题
记事写人 能力
孝亲敬老,从 孝亲敬老月活动 我做起 我的语文生活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能 提 问 与 语文生活类 力;当代文化参与 建议
示例:少年正是读书时
表达交流
调查
专题讨论会 - 学会倾听 - 积极发言 信息共享 - 分享个人经验 - 借鉴别人成果 情境写作
语文实践
分析 阅读 写作 比较
分享
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
绍
综合实践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倾听能 倾听 力;比较分析能力;内省力 交流分享能力;组织策划能力; 发言 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
语文生活类
七下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展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能力; 讲 述 故 传统文化类 示会 朗诵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 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组织策 发 言 与 综合实践类 划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 调查访问 搜集整理 倾听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
2017高考北京卷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
右。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 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 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 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 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 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 《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 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 (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 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 计的意图。
问卷调查 - 分析问卷 - 发现问题 - 寻找解决途径 文本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混合文本阅读 阅读方法梳理
借鉴
口语交际:融入+专题
• 七年级融入综合性学习
• 八九年级融入活动探究单元,并设置专题
册次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讲述 应对 讨论 辩论 专题 复述与转述 即席讲话
综合实践 专题
• 有朋自远方来 • 天下国家
• 文学部落 • 我的语文生活
• 少年正是读书时 • 孝亲敬老,从我 做起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细目表
册次 专题 有朋自远方来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口语交 际 专题资料搜集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 自 我 介 传统文化类 类别
自我介绍
少年正是读书 课外阅读专题讨论会 七上 时 文学部落 组织学习共同体 编辑班刊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
⑥孙悟空取经途中曾有哪几次“逃离”取经队伍? 每次“逃离”的原因是什么?每次返回的原因又是 什么? ⑦小说中多次写到孙悟空的“偷窃”行为,试梳理 这一类情节,并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损害了孙悟空 的英雄形象?为什么? ⑧唐僧师徒在取经过程中,得到过不少神佛的帮助。 你认为这些神佛中最有人情味的是哪一个?说说你 的理由。 ⑨试从不同角度(如性别、来源、结局、是否想吃 唐僧肉等)对小说中写到的妖怪进行分类,并任选 一个或几个角度做一些分析和探究。 ⑩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了幽默感的小说。 你感受到这一特点了吗?试从小说中找出几处能够 反映这一特点的情节和语言加以品味。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 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 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C 课外自读
B 课内自读 A 教读 • 每册推荐6部 •自读课文1—2课 • 每单元推荐3—5篇 D 整本书阅读
• 教读课文2—3课
课内阅读
课内 阅读
自读 课文
旁批
•准确有用 •语言简明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猎人笔记》 《镜花缘》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基地》 《哈利·波特与死亡 圣器》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
教师自己先读起来 把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计划 用具有思维含量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驱动阅读 读写结合,树立成就感 适当的评价方式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
①小说前七回主要讲猴王出世和大闹天宫,看起来 与“西游”“取经”的主题关系不大。你认为作者 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安排这一内容? ②你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动机是什么?试结合小 说中的相应段落、语句加以说明。 ③唐僧师徒五人(含白龙马)在取经之前的身世经 历上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 意? ④唐僧师徒五人(含白龙马)在取经团队中分别扮 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试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段 落加以说明。 ⑤孙悟空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试结合小说具 体内容说一说:你认为他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其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双线组元
阅读
写作
专题设计
语文 要素
巩固
一般写作 能力
阅读:双线组元
• 四季美景 • 动物与人 • 科幻探险
• • • • •
至爱亲情 学习生活 群星闪耀 凡人小事 热爱祖国
• • • •
人生之舟 想象之翼 生活哲理 修身正己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维度之一:人文主题
阅读: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精读
写作:独立专题
写作指导 一般写作 能力
• • • • • •
记事写人 能力
小 活 动
•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 •
•
•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写作实践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传统文化 专题
语文生活 专题
名著导读:聚焦阅读方法
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彩 选篇,阅读全书,完成任务。
名著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板块构成
读书方法指导
精彩选篇
专题探究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 《红岩》 《创业史》
主推荐名著
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推荐
《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城南旧事》 《湘行散记》
勾画关键语句 在整体把握文意 的基础上,通过 划分段落层次、 抓关键语句等方 法,理清作者的 思路
如何用语文的方式立德树人
示例:《纪念白求恩》 单元重点
继续学习默读,
积累拓展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
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用 上加点的词语。 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 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 章,如……(以下略)。课 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 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 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朗读
略读
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
默读
浏览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阅读: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品味精彩语句 体会思想感情
七年级下册
把握人物特征 掌握叙事角度和详略
把握文章大意 理清作者思路
阅读 策略
了解抒情方式 感受文章风格
概括文章中心 发挥联想想象
学有心得 学会思考质疑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阅读:双线组元
第一单元 七 四时之景 第二单元 亲情之爱 第三单元 校园之美 *默读一: 一气呵成 *梳理文章 的主要内容 凡人小事 *精读三: 熟读精思 *把握重点 句、段,理 解深层意蕴 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默读二: 圈点勾画 *理清作者 的思路 修身正己 *略读:确 定阅读重点 *对内容和 表达有自己 的心得 第五单元 生命之趣 *默读三: 摘录积累 *概括文章 的中心 哲理之思 第六单元 想象之翼 *默读四: 快速阅读 *发挥联想 和想象 科幻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