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整体介绍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整体介绍

• • 可读性与经典性相结合 与阅读方法契合,或与主推荐名著类型相同
七年级上册 主推荐名著 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推荐
《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城南旧事》 《湘行散记》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猎人笔记》 《镜花缘》 《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 《红岩》 《创业史》
七年级下册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基地》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革命传统教育
• 30多篇 • 老一辈革命家、英雄人物、新时期领军人物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32篇(首/部),占全部选篇48.1% • 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
•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民族团结、外国文学选篇等
语文素养
积累 理解 扬弃
学习策略
文化传承
学习方法
策略方法
诵读 学习习惯
写作
专题设计
语文 要素
一般写作能力
巩固
写作:独立专题
写作指导
一般写作 能力
• • • •
记事写人 能力
小 活 动 技巧点拨 实例分析
• • • •
思路要清晰 如何突出中心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文从字顺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


怎样选材
语言简明 写作实践
抓住细节
学习抒情
写作:独立专题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介绍 框架体系及编写思想
人教社中语室
1 2 3
四个关键词:准确把握部编 语文教科书
阅读体系:从教读到自读, 再到课外阅读 体系结构:六个板块,有机 衔接
目录
4
自读旁批:搭建支架,教学 生学会自读
四个关键词
准确把握部编语文教科书
立德树人
•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各司其职,各自发挥优长 •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 吸收最新写作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 情景写作、任务型写作、微型化写作、功能写作等
• 设置情景任务,突出写作的实践性
• 提供写作支架
• 技巧点拨、激发思维 • 形式多样
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
传统文化 专题
语文生活 专题
综合实践 专题
• 有朋自远方来 • 天下国家
• 文学部落 • 我的语文生活
• 少年正是读书时 • 孝亲敬老,从我 做起
• 语文要素: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 七上:朗读与默读 • 七下:精读与略读
课外拓展篇目:1+X
• 同主题阅读
• • 《窃读记》:名家谈读书经历或读书体验的文章很多,可以找几篇来读一读,比如冰 心的《忆读书》、冯亦代的《书癖》、柯灵的《书的抒情》等。 《猫》: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 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 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上
七下
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展示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能力;朗诵能力;讲述 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
传统文化类
孝亲敬老,从我做 孝亲敬老月活动 起 我的语文生活 调查访问 搜集整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实 发 言 与 倾 综合实践类 用文写作能力 听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能力;当代文 提 问 与 建 语文生活类 化参与 议
• 预习
• 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 比较、延伸、拓展、深化
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
效组成部分
2. 课内自读课文
• 每单元1—2课 • 旁批—阅读提示
4. 整本书阅读
• 每册书推荐6部经典名著 • 2部主推荐 • 4部自主阅读推荐
教读与自读
• 双线组元
• 人文主题
• 四季美景、动物与人、至爱亲情、学习生活、人生之舟、想象之翼
• 邀请百位特级教师通教学适用性
阅读体系
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
叶老的教导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 ,我 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 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 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 这 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 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
借鉴
名著导读:聚焦方法
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彩选篇,阅读全书,
完成任务。
名著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板块构成
读书方法指导
精彩选篇
专题探究
自主阅读推荐
• 旨在照顾更多学生的阅读趣味,扩大名著推荐的范围。
•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行安排阅读。
• 书目选择考虑两个因素
• 拓展延伸性阅读
• 《纪念白求恩》: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 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 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 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课外拓展篇目:1+X
• 比较阅读
• 《散文诗二首》: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春水》,感
受他们作品风格的相同之处。
• 导向整本书阅读
• 《再塑生命的人》: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感受海伦·凯勒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 难,想到海伦·凯勒,是不是会产生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呢?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双向细目表
册次 专题 有朋自远方来 主要活动 专题资料搜集 自我介绍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外阅读专题讨论会 能力培养点 口语交际 类别 传统文化类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 介绍和讲述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倾听能力;比较分 倾听 析能力;内省力 文学部落 组织学习共同体 编辑班刊 交流分享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文学阅读与 发言 创作的兴趣;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生活类 综合实践类
示例:少年正是读书时
表达交流
调查
专题讨论会 - 学会倾听 - 积极发言 信息共享 - 分享个人经验 - 借鉴别人成果 情境写作
语文实践
分析 阅读 写作 比较
分享
问卷调查 - 分析问卷 - 发现问题 - 寻找解决途径 文本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混合文本阅读 阅读方法梳理
• 回顾性阅读


《春》: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
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寓言四则》:你以前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哪些特别有趣,给你留下了 深刻印象?讲给同学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体系结构
六个板块,有机衔接
读写配合
人文 主题
配合
记事写人能力
双线组元
阅读
内容 理解
• 指向关键处 • 导向语言品析 • 引向深度思考 • 准确有用 • 语言简明 • 尽量避免限制学生思维
语言 品析
要点 点拨
结构 提示
开篇点题,领起下文。 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埋下伏笔。
旁批运用举隅
模仿借鉴
最基本应用,为学生的 自主阅读提供支架。 以部分旁批为主要教学
问题探究
问题,设计教学环节, 利用一个或几个旁批, 设置课外探究题目,引 导学生拓展探究。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上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秋词(其一)/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七下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 万里 约客/赵师秀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补白
文学常识
文化知识
关于词 关于律诗 古代戏曲
谦称与敬称
自读旁批
搭建支架,教学生学会自读
旁批设计思路
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 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 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问题的提出来自于细致的观察。 猜想和假设往往是科学发现的“桥梁”。 假设需要实验去验证。
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 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阅读体系的构建
1. 教读课文 •由“教读”到“自读” 到“课外阅读”三位 一体,区分教读课文 与自读课文 •沟通课内外阅读,课
• 每单元2—3课
3. 课外拓展阅读
• 每单元推荐3—5篇
借鉴课本旁批的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旁批, 自主鉴赏文章。
组织教学活动。
自读辅助
组织教学
Thank you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朱于国
潼关/谭嗣同
晚春/韩愈
注释
• • • •
简明有效 提供背景 精心撰写 提供方法
导读
补白:知识补给站
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
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
语言知识 词义 词汇 词类 短语 修辞知识 比喻 比拟 排比
语文素养
写作
品味
表达交流
口语
理解
梳理
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