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西方哲学史 导论
四、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 • 第一,更好地把握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 第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变革意义。 • 第三,更好地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 • 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第二,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 • 第三,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第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西方哲学史
导言 目录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西方哲学史 导论
导论

导论 二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线索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一、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 西方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西方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 史。 • 早在古希腊,就已有人开始撰写哲学家传记和编写各学派资料。 从17世纪开始,有人开始以“哲学史”为题目撰写著作,叙述各 种哲学思想的缘起与演变。及至18世纪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发表,标志着西方哲学史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黑格尔将哲 学史看作人类精神的发展史,并且将全部哲学史纳入一个以其自 身哲学作为终点的体系。黑格尔之后,哲学史家均按照特定的哲 学观点和方法来阐述西方哲学史。
导 言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的思想文化背景 人文主义思潮 古典哲学的复兴 宗教改革运动 近代科学革命的历程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的开端 弗兰西斯•培根 笛卡儿 霍布斯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第一节 斯宾诺莎 第二节 莱布尼茨 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论 第一节 洛克 第二节 贝克莱 第三节 休谟 第四节 苏格兰常识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二、西方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 西方哲学经历了2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古希腊罗马哲学;2世纪孕育、5世纪 形成到15世纪的中世纪哲学;15世纪到18世纪的近代西欧各国哲 学;18世纪到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 • 古希腊罗马哲学在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 •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指在基督教意识形态中诞生、发展、分化并最 后衰落的哲学,分为早期教会的教父哲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两 个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史 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哲学 物理学 形而上学 心理学和认识论 伦理学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 伊壁鸠鲁派 斯多亚派 怀疑派 新柏拉图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
导 言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1
2
纵观西方哲学史,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存在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对世界可知与不可知的争论。
3
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地研究英法唯物主义,批判地吸收唯物主义 传统的积极成果,将黑格尔头足倒置的辩证法恢复过来,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 列宁指出:哲学史“简单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最初是以人类知识的总汇面貌出现的。 • 亚里士多德就把哲学分为第一哲学(研究本体问题的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以及伦理学、政治学等实践哲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西 方哲学发展出本体论、认识论(包括知识论和方法论)、价值论 (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美学)等主要内容。
教父哲学 早期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经院哲学 早期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发展 托马斯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实在论 早期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13世纪的实在论和唯名论 奥康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三篇 近代欧洲各国哲学
第十二章 18世纪法国哲学
第一节 启蒙主义者哲学 第二节 百科全书派哲学 第三节 卢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
导 言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节 实践理性批判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第一节 费希特 第二节 谢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三、西方哲学史的发展线索
• 从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西方哲学的发展是非常复杂、曲 折的,但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西方哲学历史上重要的哲学 理论和观点构成人类认识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和阶段。 •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从根本上揭示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划 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 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西方哲学史上的各家各派哲学以不同的方 式参与争论,这些争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中,既与一 定的阶级利益相联系,又有认识论上的根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 差异、矛盾和对立,同时也为勾勒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基本线 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导论
• 近代哲学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 法国启蒙运动激发了德国文化的觉醒。当时的德国不仅落后于英 国和法国,而且还处在封建分割状态。德国古典哲学以思辨的形 式回应着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启 蒙精神和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德国哲学家把本体论、认识论、 道德哲学和社会历史观融为一体,深化了哲学的思维深度,推进 了辩证法的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哲学
导 言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古希腊早期哲学 伊奥尼亚派 毕达哥拉斯派 爱利亚派 原子论 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 智者运动 苏格拉底 柏拉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