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关管理制度
33
(二)保税进出口监管制度 1、保税进出口监管制度的含义 保税进出口监管制度: 是指经海关批准,货物进境时未办理纳税手续, 在境内加工、储存后复运出境,经核销办结海关手 续的监管规程或准则。 (1)保税加工货物(适用于保税加工进出口监管 制度),包括:进料加工货物、来料加工货物 (2)保税物流货物(适用于保税物流进出口监管 制度)
34
2、保税加工进出口监管制度 (1)保税加工进出口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货物进出境前须向海关办理手册设立 ——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前须经商务主管部门审 批,审批后,再向海关办理加工贸易货物手册设立
A. 加工贸易手册设立的内容: 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价格和原产地、 商品编号、贸易方式、单耗等
19
(3)暂时进出境货物 ◆广义:泛指一切进境和出境的货物在经过使用、 储存、加工后复出口或复进口的货物,其中进出口 加工、储存货物在我国已采用较严密的保税管理
◆狭义:是指特定的目的,经海关批准进境或出境, 按规定的期限原状复运出境或进境的货物。 包括: ①展览会、交易会展示和使用的货物 ②货样 ③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使用的表演、比赛用品 ④进行新闻报道使用的仪器、设备及用品等
30
(3)进出境放行后结关 ——进口货物提离海关监管场所、出口货物运离关 境后,不再接受海关监管,海关手续全部办结(现 场放行即等于结关)
(4)监管程序由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4个步骤 组成 ——货物在进出境前无须审批,货物进出境后也无 需办理核销、销案手续
31
3、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的适用 (1)适用原则 ——适用于进口经海关放行、出口运离关境后海关 不再监管的进出境货物
39
(2)保税加工进出口监管制度的适用 ①专为加工、装配出口产品而从境外进口的原材料、 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 ②用进口保税料件生产的成品、半成品; ③在保税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残次品、 边角料和剩余料件等
40
3、保税物流进出口监管制度 (1)保税物流进出口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海关保税监管场所或者特殊监管区域必须经过法 定程序审批设立
37
B. 适用保税加工进出口监管制度的加工贸易出口应 税成品的管理: a. 全部使用进口保税料件加工生产:不需缴纳出口 关税 b. 部分使用进口保税料件、部分使用国产料件加工 生产:需按海关核定的比例缴纳出口关税
38
③货物经进出境海关现场放行后须接受海关监管, 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核销结关手续(现场放行不等 于结关) ④监管程序由手册设立、料件进境、成品出境、核 销等步骤组成
2、海关监管制度的表现形式 (1)《海关法》关于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 运输工具监管的规定; (2)其他国家法律如《文物保护法》、《对外贸 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涉及海关对进出境的货 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督管理的部分;
10
(3)国务院各有关行政法规及海关对进出境的货 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管的部分; (4)海关总署规定、颁布或海关总署与其他各级 机关联合制定、颁布的有关行政规章; (5)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公约、条约及海关行 政互助协议。
类型 名称 保税仓库(进口存储) 出口监管仓库(进口存储) 审批 直属海关 直属海关
特殊监 管场所
保税物流中心A型(进出口存储) 海关总署 保税物流中心B型 (存储装配) 海关总署
特殊监 管区域
保税物流园区(存储加工) 保税区(存储加工)
保税港区(存储加工)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41
②海关保税监管场所和特殊监管区域须按海关规定 开展保税物流业务 ③适用保税物流进出口监管制度的货物进境时,暂 缓办理进口纳税手续,除易制毒化学品、监控化学 品、消耗臭氧层等特殊商品外,免予交验进口许可 证件; 复运出境时,无需办理出口纳税手续,除特殊商 品外,免予交验出口许可证件
11
(二)海关监管货物 1、海关监管货物的含义 海关监管货物:是指在海关监管起讫时间内,未办 结全部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1)特征: A. 进出境货物,这是海关监管的前提 B. 海关监管的起讫时间内,必须接受海关监管的进 出境货物
12
(2)各类海关监管货物办结海关手续的时限
监管货物的类型 办结海关手续的时限
4
(3)海关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依法行政。
(4)海关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系统的行为,完 整的行政组织系统是海关管理赖以存在的基础。
5
(二)特点 1、辐射面广,政策性强 2、知识面广,专业性强 3、规制体系健全,法制性强 4、管理手段先进,科技应用性强
6
二、海关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一)含义
1、广义:海关管理制度是指海关管理活动的全部 法律规范的总称 2、狭义:海关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与进出境业务相 关的管理制度,原则上是以海关行政法规为主要内 容,如《进出口关税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条例》、《海关统计条例》、《海关稽查条例》、 《海关事务担保条例》、《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 等
24
(三)海关监管相对人 海关监管相对人: 是指海关监 管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 进出境货物处于被管理地位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
25
1、报关人——向海关进行申报的人,包括:自然 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进出境货物的报关人——包括:进出口货物 收发货人、报关企业 (2)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报关人——进出境运输工 具负责人或其代理人 (3)进出境物品的报关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 或其代理人
(1)一般进出口货物 ——是指在进出境环节缴纳进出口税费,并办结 各项海关手续后可以直接在境内自行使用、销售的 货物
18
(2)保税货物 ——是指对应税进口商品在海关事务担保制度下 暂不征税进口,在海关监管下存放或加工,并在 规定期限内复出境或转办其他海关手续 ①保税加工货物:也称“加工贸易货物”,是指 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加工、 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②保税物流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 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35
B. 加工贸易手册设立提交的材料: 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合同等 C. 海关对保税加工的设立的形式: 加工贸易合同为单元(电子化手册)、企业为单 元(电子账册)
36
②料件进境时暂缓缴纳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税,除 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予交验进口许可证件;成品出口 时除特殊商品外无需缴纳出口关税,涉及出口许可 证件管理的须交验出口许可证 A. 加工贸易料件进口不能免证的情形: 易制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消耗臭氧层物质、 原油、成品油等(对应第二章知识点)
26
2、报关活动相关人 ——是指从事与海关监管货物相关的运输、储存、 加工等业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承接保税加工、物流、仓储业务的企业 (2)转关运输承运人等
27
注:报关活动相关人需按规定向海关报告其与海关 监管货物相关的运输、储存、加工等情况,保证海 关监管货物始终置于海关监管之下;未经许可,不 得擅自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 押、挪作他用或转让。
16
划分标准 类型 国家贸易管制政策 禁止进出口货物、限制进出口货物、 自由进出口货物 监管货物的流向 出口货物、进口货物、过境货物、转 运货物、通运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 监管时限 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暂时进 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过境、 转运、通运货物;超期未报货物;其 他监管货物
17
22
(5)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是指由境外起运、 通过中国境内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
是否经过境内 陆路运输
过境货物 转运货物 通运货物 是 否 否
是否转换 运输工具
是否转换均可 是 否
23
(6)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包括:溢卸货物、误卸货物、退运货物、租赁货 物、进出境修理货物、无代价抵偿货物等
第五章 海关管理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概述 海关监管制度 海关税收征管制度 海关统计制度 海关稽查制度 海关行政处罚制度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海关事务担保制度
1
第一节 概述
海关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海关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2
一、海关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一)含义 1、广义:海关管理是指海关未履行监管、征税、 缉私、统计及其他法定职能,运用国家法律赋予的 权力和手段,凭借国家强制力,通过一系列管理制 度和程序,依法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 其相关人员、海关监管场所和海关自身事务所实施 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2、狭义:是指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28
二、海关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 1、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的含义 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 是指货物应在进出境环节完纳进出口税费,经 海关放行,进口货物可以在境内自行处置,出口货 物运离关境可以自由流通的监管规程或准则
29
2、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 (1)进出境时完纳进出税费 ——纳税义务人在货物进出境时须依法缴纳进出口 关税、进口环节代征税 (2)进出境时提交国家贸易管制许可证件 ——涉及国家贸易管制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 其他代理人应向海关提交相关的进出口许可证件
直接进入境内市场自 起:货物进境之时 由流通的进口货物 止: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 (一般进口货物) 放行手续 暂时进口货物
起:货物进境 止:原货复运出境并由海关予以注 销(或向海关补办正式进口的补征、 纳税手续)
13
监管货物的类型 保税进口货物
办结海关手续的时限 起:货物进境 止:加工成品复运出境并由海关予 以核销(或向海关补办正式进口的 补征、纳税手续) 起:货物进境 止:海关监管年限期满(或向海关 办理补征、补税手续)
特定减免税货物
14
监管货物的类型
超期未报进口货物 过境、转运、通运 货物 出口货物
办结海关手续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