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导学案

四 比
1 比的意义(1)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2.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3、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
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回答)
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 ,宽10 cm 。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学生交流得出:
(1)用比较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 cm ,宽比长少5 cm 。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

3.引出新课。

师: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预习指南:1.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

2. 比的读法、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说一说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2.教材第48页。

认识比和理解比的意义。

(1)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的两面旗的长
都是宽的( ) 倍,宽都是长的( ) 。

(2)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还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
( )∶( )、宽和长的比是( )∶( )。

(3)“神州”五号进入预定轨道后,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
比是( )∶( )。

像上面这样,两个数( )又叫两个数的比。

3.教材第49页。

比的读法、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比的读写。

比用符号“∶”表示,“∶”叫做( )。

15比10 记作( )或读作( )
10比15 记作( )或读作( )
42252比90 记作42252∶90或读作42252比90
(2)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15 ∶10=15÷10=
︙︙︙︙


比的前项:比号( )的数。

比的后项:比号( )的数。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 )。

比值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 )数,还可以是( )。

4. 说出下面比的意义。

(1)我校六年级获奖人数与学生总数的比是1∶9。

(2)盐和盐水的比是2∶9。

每日
口算直接写得数。

12÷= 25×4= 10÷= ÷4=
×= ×60= ×= 6÷0.5=
1比的意义(2)
预习指南: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1.你能把下面的比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形式吗?
45∶3=1∶0.05=2∶=∶=
2.教材第49页。

(1)求比值就是把一个比改写成( )算式后计算出结果来。

如,15∶10=15÷10=,这里
的就是( ),比值不是比。

(2)求比值的方法:求比值时,把比转化为(
)法来解答。

3. 教材第49页。

(1)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比、分数、除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后项比值
比前项∶(比
号)
除法商
分数分数值
(2)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区别。

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 );分数是一个( ),除法是一种( )。

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但是分数形式不一定表示比。

(3)a÷b=a∶b=(b≠0)
分数的分母、除法的除数都不能是( ),所以比的后项也( )是0。

4.有关资料显示:动物的小腿骨与大腿骨长度的比值越大,这种动物跑得越快。

下表中
是几种动物的小腿骨与大腿骨的长度的参考数值,试比较哪种动物跑得最快。

小腿骨长(cm)大腿骨长(cm)比值
大象3660
马2426
羚羊1512
+6=8.4÷4.2=5×=×= 每日
口算
÷2=×= 5-= 12÷=
参考答案:
四比
1比的意义(1)
1.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
2.(1)1.5(2)15101015 (3)4225290相除
3.(1)比号15∶10 15比1010∶1510比15(2)前项后项比值前面后面商小整数
4.(1)学生总数是9份,其中的1份获奖
(2)盐水是9份,盐是2份。

每日口算:181001616812
1比的意义(2)
1.45÷3 1÷0.05 2÷÷
2.(1)除法比值除
3.(1)运算
比前项∶(比
号)
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2)倍比关系数运算(3)0不能
4.0.61.25羚羊跑得最快
每日口算:6 23416
【随堂练习】
1、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下面两个比。

3∶5= 90∶2 =
2.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0.25∶
0.75 = 2.6∶3.9=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1-3题。

【教学反思】
学生刚接触比,理解比的意义有一定难度。

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比的知识,学生有生活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