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匈牙利舞曲》教案-湘艺版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匈牙利舞曲》教案-湘艺版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匈牙利舞曲》教案-湘艺版
匈牙利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听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使他们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引导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

2.通过律动,编配歌词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声势和肢体动作,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舞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节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

2.感受匈牙利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旋律的记忆。

2.学生对乐曲结构的聆听与分辨。

教学方法:
整节课的听赏程序是:整体聆听----分段欣
赏----整体复听。

在初次整体聆听时,让学生提出需要知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在最后的整体聆听阶段,分辨乐曲的三步曲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最后找到课前预设的问题和答案,加强对本曲的感受和记忆,最终让学生在发展音乐听觉思维方面和感受理解音乐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友好地互相问好。

(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说过匈牙利这个国家吗?匈牙利是着名的“音乐之都”。

那里的朋友都非常的热情。

今天,热情好客的匈牙利小朋友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

谁知道,听音乐会的时候怎样做一名文明的小观众,,有哪些注意事项?(生答)能做得到吗?看哪一位小朋友做得最好。

(播放《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管弦乐现场演奏视频,视听结合增强对音乐的感受)
2、师:看了这个音乐会你有什么想说的,
有什么想问的?
师:刚刚我们听的这首乐曲的曲名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3、介绍作曲家生平
师:想知道这首乐曲的作曲家是谁吗?广告之后马上为您揭晓。

(开个玩笑……)好,马上为您隆重推出这首乐曲的作曲家——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生前创作了二十一部舞曲,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这首《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接下去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这首乐曲的风采。

4.再次聆听全曲
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了音乐,当你觉得很优美的地方你可以晃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当你听到欢快的地方你可以拍拍手,师:好多小朋友都动起来让老师感受到了乐曲的力度跟速度的特点,那谁能来说说这首乐曲速度跟力度到底有什么特点?(师概括“时强时弱,时快时慢”)这就是乐曲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曲细细的品味一番。

接下去,请跟蔡老师一起走进乐曲的第一乐段,先来看第一主题。

请你仔细听音乐,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三、分段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阶段目标:通过随乐曲做声势,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视唱旋律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旋律,体会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

(一)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并演唱主题)
1.师:听完以后感觉怎么样?
除了力度跟速度上的特点呀,它的旋律也非常的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幻灯片出示旋律:
3. 6 1. 6 #5. 67 6
4. 5 6 3 2117 7.3 6
请同学们用“啦”来唱一唱。

会唱的用简谱来唱一唱,不会唱的用“啦”来唱。

3.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旋律非常相似,来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3. 6 1. 6 #5. 67 6 4. 56
3 2117 7.3 6
3 6 1
6 #5 6
7 6 4 56 3 211
7 73 6
进行对比唱一唱
4.分析附点:演唱附点部分并加以分析,带有推动的感觉,要求学生身体坐直,眉毛高耸,喉咙打开,把声音放出来,用歌声来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

5.带着热烈奔放的感觉唱一唱。

师揭示乐曲的情绪是热烈奔放,让生聆听第一主题的第二部分
6.师:接下去给你们播放的这部分音乐更加热烈奔放,为什么?让生聆听。

出示:2/4 334. 3 02 12 3213 20 22 3. 2 017 1 2172 10
师:因为都是高音再加上了力度记号所以更加热烈奔放了,这就是乐曲的第一部分,看老师是怎么给她拍手伴奏的。

7.师拍手晃动身体为为乐曲伴奏。

8.出示节奏:2/4X 0 X 0 X X X 0
让生来拍一拍
(二)聆听第二部分
阶段性目标:通过视唱、配词演唱、舞蹈、旋律排序等手段,引导学生记忆旋律,体会匈牙利舞曲的快慢相间的速度特点和热情奔放的情绪。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跟乐曲的速度有什么联系?(分析乐曲的力度速度)
2、师生共舞。

师:其实刚刚老师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位是男士,一位是女士,老师想邀请一位男生来跳一跳,同桌相互邀请一下。

3.填上歌词来唱一唱。

出示;
1 5 55 54 34 5 5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唱歌
5 55 54 32 1 1: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跳舞
:3 4 3 2 33 44 5 5
啦啦啦啦请你一起跳个舞
3 4 5 5 54 32 11 1: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跳个舞
(三)整体欣赏
阶段目标:以聆听为基础,利用随乐配声势、肢体律动来表现乐曲,通过随乐举牌示意,听辨乐曲曲式结构,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1、完整聆听乐曲,分辨乐曲结构。

师:刚才我们拍着手聆听了歌曲的第一部分,唱歌跳舞聆听了歌曲的第二部分,这首乐曲到底有几部分呢,接下去我们完整的听一遍。

(要求:生做动作但不能发出声音)
2.师:当你听到第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就拍手为乐曲伴奏,当你听到第二部分的时候用刚才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当听到第三部分出现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来表现呢?
3.师分析曲式结构ABA,
师:同学拍手的旋律出现的几次,如果老师把第一部分用A来表示,第二部分用B来表示,你觉得第三应用什么来表示呢?(A)揭示乐曲的曲式结构。

四、欣赏卓别林的匈牙利舞曲的喜剧视频.
师:今天蔡老师把着名的喜剧之王也请上来拉,卓别林和着匈牙利舞曲的旋律尽情的表演着,但老师有个温馨的小提醒希望同学在观看他精彩表演的同时不要忘了关注他的动作跟乐曲上的联系,也可以跟着他的动作来做一做。

五、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勃拉姆斯作曲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还有好多首还没有听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老师给你的网址去搜索一下认真聆听。

微评:
下面就《匈牙利舞曲》这一课来谈一谈: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匈牙利舞曲”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
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

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观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形式太单一,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等。

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
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