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动物过冬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气候、飘零、周围、寂静、抬头、喜鹊”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
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难点: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2、初步学会6个生字,做到能读能写,“气候、飘零、周围、寂静、抬头、喜鹊”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满……,……既…又……”来写话。
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说衣服增多了,睡觉时间变长等。
)我们人类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知识童话故事(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齐读课文)2.初读裸文,自学生字自学课文、生字。
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
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学习第一节。
(1)从课文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写冬天。
自由读第1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就要到了?(2)森林为什么会那么安静,齐读第3句。
朋友们指的是谁?(3)齐读全段,说说段落大意:这一节主要写了小蚂蚁看见冬天___。
(4)小节过渡:朋友们到底去哪儿了呢,他们干什么去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4.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齐读词语。
(3)完成书上练习一至四题。
5.作业:生字各写7个,词语各写三遍,基础好的用词语造句。
第2课时一、课时目标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
(2)抽读词语。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3段。
(1)我们通过第1段的学习知道冬天就要到了,树林里变了样,四周静悄悄的。
那么小动物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书上画了什么?小蚂蚁遇见了谁?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两次)(3)自由读第2、3段,想一想:每次对话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冬天燕子、黄莺、杜鹃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
青蛙要打洞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
飞到南方过冬青蛙冬眠(4)指导朗读:读出小蚂蚁有礼貌地问的口气,读出小蚂蚁疑问的语气。
(5)联系上下文理解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问: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冬眠的。
(蛇、乌龟、熊、小刺猬、蝙蝠、蜗牛等)(6)指导朗读。
3、学习第4段。
(1)自己读第4段,用一句话说说小蚂蚁是怎么过冬的。
板书: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2)比较小蚂蚁与青蛙的过冬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朗读第4段。
4、总结谈话。
今天,我们运用“读课文、想问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看板书,连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冬天就要到了,喜鹊垫巢过冬黄莺、燕子、杜鹃飞到南方过冬青蛙冬眠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
)5、分角色分组齐读全文。
6、作业:完成同步练习板书:动物过冬杜鹃飞到南方过冬青蛙冬眠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教学反思:第二课蜜蜂教学目标:1、会认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蜜蜂、辨认、能力、实验、证实、记号、蜂巢、四面”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进行练笔。
4、初步对大自然的超常现象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拓展发现更多动物的本能,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实验与试验,理解词语表中的词语,了解法布尔做实验的原因、过程、方法、结果。
难点:了解法布尔做实验的原因、过程、方法、结果,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生字、词语。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见到过很多小动物,你们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他们呢?它们有没有一些你认为奇特的地方,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种小动物就有些奇特,它奇特在什么地方,它是哪种动物呢?(板书课题)2.学习字词。
板书生字蜜蜂验触括误逆陌超注音组词结构部首难词解释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
包括:容纳在里边,总括在一起。
侧重指列举各部分,或举出其中一部分。
超常: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
区分:实验:前人已经试验过的,基本是成为真理的。
我们再做的时候,是重复过程。
从实验中更形象的学习到知识试验:跟实验就不一样了,他是在以前没有得到结论的,或是结论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我们在通过试验对某个结论进一步研究。
自由读字词两分钟,后齐读字词两遍。
二、初读课文1、师领读课文,想一想刚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觉得神奇的是什么)?2、学习第一自然段。
某一小组齐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段主要说什么(做实验证明什么)?布置预习的内容(试着给文章分段作者是怎样实验的,实验的过程和结构是什么,用铅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3、学习例句。
可以自己造一造或是把例句改一改。
(看时间是否允许本课时教学)几乎:1.差一点 2.差不多,接近3快要。
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三、课堂作业练习一、二、三、四。
四、本课时小结:不懂的字词再问一问老师或同学,不要忘了我们下一节语文课的学习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
读一读字词。
二、精读课文1、还记得老师上一课时提的问题吗?你们分段的理由是什么?实验的过程是什么?结果是什么?2、快速阅读课文,我们能从哪里感受到蜜蜂神奇的认路能力?“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他们放飞。
”①、蜜蜂装在纸袋里,不能看到外面的景物。
走了两里多路才打开纸袋,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是却能找到自己的家,很神奇,很了不起。
②、假如是你,此时这样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想什么?是呀!多了不起,多勇敢的蜜蜂啊!③、你从哪看出它们回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④、但我只是觉得奇怪,小女儿为什么还没等我跨进家门就这么冲过来了,脸还红红的,怎么回事?(小女儿太激动、太兴奋了。
因为试验成功了,小女儿也觉得很奇特!)⑤连读:是呀,读“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他们放飞。
”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3、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①、蜜蜂飞得很低,不能用眼睛看自己飞到哪了,更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
然而读“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4、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5、还从哪里感受到了?“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6、如果此时去检查蜂窝的是你,你会想什么?①、太神奇了。
蜜蜂真勇敢、真能干。
②、太不可思议了,可这是为什么呢?③、为什么它们能找到自己的家呢?三、总结是啊!这么多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呢?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专家在寻找答案!于是,试验的结果出来了,作者法布尔作出了这样的总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拓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快速闪过的飞虫,人看不清楚,可青蛙却是捕捉这种飞虫的能手。
在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然而猫头鹰却能在这样的夜晚敏捷地捕捉田鼠。
老虎、猎豹如此凶猛地对待任何一种动物,却是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
这一切,都是本能!如果多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多看书,你会发现更多不可思议的,无法解释的现象,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大家找出真实的答案。
希望大家多多开拓自己的眼界,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2 蜜蜂实验设想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神奇的蜜蜂:装在纸袋里很远才放飞逆风低飞看不见远处四十分钟内两只蜜蜂采蜜就回来了第二天一共十七只蜜蜂飞回来了不认路看不远怎么回来的?真是无法解释!教学反思第三课蚂蚁知识与技能:1.会认“渺穴卵韧策”,会写本课需要掌握的9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本课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能用“……竟……按……,……”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蚂蚁的交流方式和团结协作完成看似不可能任务的工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感悟蚂蚁所体现出的精神和劲头。
2.用蚂蚁与人和其他动物做对比,反衬小蚂蚁不可思议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学习平时在我们眼中渺小的蚂蚁所体现出的啃骨头精神和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群策群力做事的劲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蚂蚁)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
(蚂蚁)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
(蚂蚁)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蚂蚁》,看看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本领,先我们来了解生字新词。
二、学字词。
繁协谜负撞倍愧配啃1.注音组词部首结构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2.难词解释: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不愧:名副其实。
配合: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劲头: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步调:指步幅和步速。
3.学生自由读字词两分钟后全班齐读字词。
4.课堂完成16页第二题和第三题。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分组接力读课文,读完后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2.谈谈你眼中的蚂蚁是什么样的,蚂蚁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领读该自然段,读后提问:这里面有一个词“渺小”你们能理解吗?蚂蚁在普通人眼中是什么形象,但是小蚂蚁又有什么呢?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衔接下一课时:小蚂蚁有什么可贵的精神,从蚂蚁的什么行为能看出来呢?这是下一节课的学习方向,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最好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