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建设经济法规概述

第1章 建设经济法规概述


建设活动与国民经济产业
E 建筑业(全 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部) 48 建筑安装业 49 建筑装饰业 50 其他建筑业(工程准备、提供施工设备服务) K 房地产业 (全部) 721 房地产开发经营 722 物业管理 723 房地产中介服务 729 其他房地产活动 767 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工程管理服务、勘察设计) M 科学研 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 802 环境治理(城市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 和公共设施管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绿化) 理业 摘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45-2002)
(2)法律 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是指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程序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在 全国范围 内 施行,其地位和效力 仅次于宪法,法律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的立法依据或者基础。如《刑法》和 《 安全生产法 》 、 《 建筑法 》 、 《 招标投标 法》、《合同法》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 范性的 决议 、 决定 、 规定 、 办法 等,也属 于法律。
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所发布的各 种行政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称部门规章。其法律地 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如:《建筑施工 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28号令) 2 ) 地方性规章 :指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 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 行政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地 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如:《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 府第132号令)等。
行政 民事 刑事
4、法律规范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1)规范对象:主体 (2)规范内容:
权益 服务 程序 合同 税收
二、工程建设法规体系
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是土木建筑 工程、线路管道和设 备安装工程、建筑装 饰装修工程等工程项 目的新建、扩建、改 建和拆除等活动的总 称,也是形成固定资 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及 与之相关的其他建设 工作的总称。
地域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主体是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以及建设行政管理机关,包括从事建筑活动的个 人,如注册建筑师等; 行为包括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配套的 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2)处理(行为模式)
是行为规则的本身,指规定人们 具体行为方式的部分。
可为模式:授权性法律规范 勿为模式:禁止性法律规范 应为模式 :命令性法律规范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
地方性法规包括两个层次: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 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 区域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应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 案。 2)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 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 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 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 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必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地方性法规一般采用:条例、规则、规 定、办法等名称。如:《江西省建筑市场管理 条例》等。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 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应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批准后才生效。
(5)规章 规章按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行政规章和地方 性规章。 1)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
2、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基本法 宪法、劳动法、民法、仲裁法
部门法 (专业法) 行政法规、国际条约
地方法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规 章、特别行政区法律
(1)宪法(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集 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 度的基本原则、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 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其他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 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被修 改或废止。
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无授权即禁止
《建筑法》第29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 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 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 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由总承包单 位自行完成。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 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一、我国法制体系简介
1、法的常识 法是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本质上是建立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统治阶级意志的 体现,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通俗地讲,法是社会生活中判断人们行为 是与非的一种界限,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 种社会规范。
3. 法律规范的要素
法律规范
定义: 简称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体行为规则。 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个体与整体 包括与被包括
三要素
假定 处理 制裁
(1)假定
指在法律规范中,确定使用该规范的条件部分。 《建筑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 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 遵守本法”。
3、相关法律法规文本
Chapter 1 绪论
问题
什么是建设法规? 什么是建设经济法规? 建设法规的作用是什么? 建设法规与建设工程有什么关系? 建设法规基本制度有哪些?
内容提要
1.我国法制体系简介 2.建设工程法规的体系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法律体系架构及建设法规的概念、 规范对象、立法原则、作用及工程建设法律 体系,了解工程建设法律关系,工程建设法 律责任,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重点:建设法规规范对象和法律体系、经济 关系,工程建设各方法律责任; 难点:建设经济法规的立法原则,工程建设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3)制裁(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态度,是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 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的后果部分。
肯定性法律后果 否定性法律后果
《建筑法》第67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 或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 得,并处以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法律后果
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 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 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 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 国际惯例。” 另外,其他具体法律中也有相关规定,如 《招标投标法》第67条规定:使用国际组织或 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进行招标, 贷款方、资金提供方对招标投标的具体条件和 程序有不同规定的,可以适用其规定,但违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 在 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并且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 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的总称。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 于宪法和法律。 根据国务院 《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 的规定,行政法规的名称为 条例 、 规定 和决定 等。 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行为模式 1、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作出或者要求别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可 以”、“有权(利)”、有…的自由”)。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30条规定,“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强制性监 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 第6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都有权向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控告、投诉。” 2、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者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分为“命令 性规则” (“应当”、“应该”、“必须”)和“禁止性规则” (“不得”、“严 禁”、“禁止” )。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7条规定,“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 取施工许可证。”。 第26条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 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3、职权性规则,是兼具授予权力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其特点 是,一方面被指示的对象有职权按照法律规则做出一定的行为,另一方面做 出这些行为的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职责。(“有权”、“有……职责”、“负责”)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43条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 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 督。”
不同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法律体系
国际上不同国家法律体系有案例法系和成文法系两种。
1、案例法系:也称英美法系,法律规定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条文 和细则上,更要综合以往典型案例进行裁决。民事关系中,合同 是最高法律,因而对合同的逻辑关系、推理要求很严谨,合同附 件详细而具体,重合同文本的表达条款之间相互关联和制约;国 家通过颁布或者取消某些典型案例规范和完善法律。 2、成文法系:法、德、中、印为主,国家对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细则作出明文规定,在不违反国家这些规 定的基础上签订的合同,才是有效的。如果合同与国家法律条文 抵触,则以国家法律为准。法律条款很细,合同条款较短,合同 纠纷的裁决以合同文字、国家成文法律及细则。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全国人大于1990年和1993年先后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根据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依法享 有高度的自治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