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法规概论
学习建设法规的意义
建设活动是法制的经济活动, 建设活动是法制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法管理建设 行业。 行业。 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市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 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 员和管理人员的从业要求。 员和管理人员的从业要求。 我国建筑业的总体水平偏低,且不稳定。 我国建筑业的总体水平偏低,且不稳定。
(3)禁止。国家通过建设法规赋予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某种不 )禁止。 作为的义务,即禁止主体某种行为。如严禁利用建设工程发 作为的义务, 即禁止主体某种行为。 包权索贿受贿,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 包权索贿受贿 , 严禁无证设计 、 无证施工 , 严禁建设工程倒 手转包、非法牟利等。 手转包、非法牟利等。 (4)许可。国家通过建设法规允许特别的主体在法律允许范 )许可。 围内有某种作为的权利。 围内有某种作为的权利 。 如 : 一级建筑企业可承包各种通用 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二级建筑企业可承包30层 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 ; 二级建筑企业可承包 层 以下、 跨度以下的房屋建筑, 以下、 30m跨度以下的房屋建筑,高度 跨度以下的房屋建筑 高度100m以下的构筑物的 以下的构筑物的 建筑施工;二级建筑防水工程公司承包200万元以下的民用房 建筑施工;二级建筑防水工程公司承包 万元以下的民用房 屋建筑防水施工等。 屋建筑防水施工等。
2.法规的构成要素 法规的构成要素 法规规定的是具体行为, 法规规定的是具体行为 , 因而其表达方式必须 有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 任何一个法规都必须由假 有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 , 任何一个法规都必须由 假 处理、 制裁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组成, 定 、 处理 、 制裁 三部分组成 , 法学上称之为法规的 三要素。 三要素。 假定。 是指在法律规范中, 假定 。 是指在法律规范中 , 确定适用该规范的条 件和环境的部分。 件和环境的部分。 处理。 是指行为规则的本身, 处理 。 是指行为规则的本身 , 是法律规范确定的 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要求做什么的部分。 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要求做什么的部分。 制裁。 是法律规范的后果部分。 制裁 。 是法律规范的后果部分 。 它说明的是违反 法律规范时, 国家将给予怎样的处置, 法律规范时 , 国家将给予怎样的处置 , 即法律规范 的强制措施。 的强制措施。
1.2 建设法规的概念
1.2.1 建设法规的定义
建设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 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 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 建设活动中或 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 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建设法规体现国家对城市建设、乡村建设、 建设法规体现国家对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市政及 社会公用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社会公用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协调 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 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
1.1.3法规 法规
1.法规的含义 法规的含义 法律规范简称法规, 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 法律规范简称法规 , 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 ,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体行为规范。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体行为规范。 法规与法律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 的关系 法规与法律的关系是 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 法规是法 个体与整体 的关系。 律的具体化,调整某类行为的不同法规组成了法律。 律的具体化 , 调整某类行为的不同法规组成了法律 。 如调整经济合同行为的不同法规组成了“ 如调整经济合同行为的不同法规组成了 “ 经济合同 法 ” ; 调整建筑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不同法规构成 了“建筑法”。 建筑法”
从广义上讲,法和法律是有区别的: 从广义上讲,法和法律是有区别的: 法律强调的是具体的, 明确的规范, 法律强调的是具体的 , 明确的规范 , 法则是这些 具体规范的总和。 所以, 法是抽象的、 伦理性的; 具体规范的总和 。 所以 , 法是抽象的 、 伦理性的 ; 法 律是具体的、应用性的。 律是具体的、应用性的。
3.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调整不同类型的法律内容集合在一起形成法律部门。 调整不同类型的法律内容集合在一起形成法律部门。 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法律部门纵横交错, 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法律部门纵横交错,组成了这个国 家的法律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家的法律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多层次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称之为法律体系。 多层次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称之为法律体系。 横向——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 横向 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在我 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组成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有:宪法、刑法、民法、 国,组成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有:宪法、刑法、民法、 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建筑法等。 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建筑法等。 纵向——法律体系由级别不同 、 效力不一的法律组成。 纵向 法律体系由级别不同、 效力不一的法律组成 。 法律体系由级别不同 在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效力最高;刑法、民法通则、 在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效力最高;刑法、民法通则、 劳动法、建筑法等法律属于基本法,效力仅次于宪法; 劳动法、建筑法等法律属于基本法,效力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效力则更低一些, 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效力则更低一些,其内容不得与 宪法和基本法律相违背。 宪法和基本法律相违背。
1.2.2 建设法规的特征
建设法规作为调整建设业管理和建设协作所发生的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除具备一般法律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行政隶属 系的法律规范,除具备一般法律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行政隶属 性、经济性、政策性、技术性的特征。 经济性、政策性、技术性的特征。 的特征
l. 行政隶属性 这是建设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 这是建设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 建设法必须要采用直接体现行政权力活动的调整方法, 建设法必须要采用直接体现行政权力活动的调整方法,即以行 政指令为主的方法调整建设活动的法律关系 政指令为主的方法调整建设活动的法律关系 。 调整方式包括: 调整方式包括: (1)授权。国家通过建设法规授予建设管理机关某种管理权限 )授权。 或具体的权利,对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或具体的权利 , 对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 如规定土地征用的 审批权限,建设规划项目的审批权限等。 审批权限,建设规划项目的审批权限等。 (2)命令。国家通过建设法规赋予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某种作为 )命令。 的义务。如限期拆迁房屋,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的义务。如限期拆迁房屋,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进行建设企业 资质等级鉴定,征纳固定资产投资税,房屋产权登记等。 资质等级鉴定,征纳固定资产投资税,房屋产权登记等。
2.法制的分类 法制的分类 法律制度按照划分方式不同,可以作出不同的分 法律制度按照划分方式不同, 但多数都以法律部门为依据来建立法律制度, 类 , 但多数都以法律部门为依据来建立法律制度 , 如 企业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等等。 企业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等等。 在一个部门法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法律制度 , 在一个部门法中 , 还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法律制度, 如在宪法制度中包含有政党制度、议会制度、 如在宪法制度中包含有政党制度 、 议会制度 、 经济制 度等;在诉讼法律制度中有回避制度、 度等 ; 在诉讼法律制度中有回避制度 、 两审终审制度 在建设法律制度中有市政建设制度、 等 ; 在建设法律制度中有市政建设制度 、 招标投标制 度、许可证制度等等。 许可证制度等等。
பைடு நூலகம்
(5)免除。国家通过建设法规对主体依法应履行的义务在特 )免除。 定情况下予以免除。如 : 用外资建设住宅应列入各地基本建 定情况下予以免除。 设计划,其额度不受自筹资金计划指标的限制;用炉渣、 设计划 , 其额度不受自筹资金计划指标的限制 ; 用炉渣 、 粉 煤灰等废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建筑材料的可享有减、 煤灰等废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建筑材料的可享有减 、 免税的 优惠等。 优惠等。 (6)确认。国家通过建设法规授权建设管理机关依法对争议 )确认。 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认定。 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认定 。 如 : 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 督站检查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 督站检查受监工程的勘察 、 设计 、 施工单位和建筑构件厂的 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建筑构 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 监督勘察、 设计、 件厂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检查其工程(产品)质量等。 件厂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检查其工程(产品)质量等。
建设法规调整的范围包括: 建设法规调整的范围包括: 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 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 国家建设行政管理机关在对建设活动进行管理,与建设、 国家建设行政管理机关在对建设活动进行管理 , 与建设 、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 勘察设计 、 监理 、施工 、 建材和设备的生产供应等单位之间产 生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生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协作关系 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协作关系 建设活动是由许多行业、部门 、 单位和人员共同参与的复 建设活动是由许多行业 、 部门、 杂活动,必须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因此, 杂活动 ,必须相互协作才能完成 。 因此 , 在建设活动中存在着 大量的寻求合作伙伴等各种协作关系。 大量的寻求合作伙伴等各种协作关系。 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在建设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 在建设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财产 赔偿等公民个人权利的问题,由此而产生国家、 赔偿等公民个人权利的问题,由此而产生国家、单位和公民之 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 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
1.1 法律、法制与法规 法律、
1.1.1 法律及其体系
1.法的定义 1.法的定义 法是一种规范,它确定了人的行为的自由程度, 法是一种规范,它确定了人的行为的自由程度, 即在法律界限之内,人可以自由地活动; 即在法律界限之内,人可以自由地活动;超越了界 限,必然要被矫正。 必然要被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