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对软弱下卧层验算的条件: 当持力层与软弱下卧土层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需要进行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
3.对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原则:
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z与土体的自重应力pcz之和
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的特征值fd+z。即
F
p z + p cz ≤ f d + z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当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 算时,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Pk≤fa
式2-5-1
Pkmax≤1.2fa
式2-5-2
式中: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P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kN); G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 γG:基础及其上覆土体的混合重度,一般取20 kN/m3,水下取浮重度; A :基础底面积,m2;对于条形基础,A=b×1; b :基础宽度,m; d:基础埋深,m
在轴心荷载的作用下,基础通常对称布置。将式2-5-3代入2-5-1, 可得基础的底面积:
式2-5-13
4)考虑是否应对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进行宽度修正。如需要,在承载力 修正后,重复上述1)~3)步骤,使所取宽度前后一致。
5)计算基底最大压力值,并应符合式2-5-2的要求,同时要求平均压力满 足Pk≤fa。通常,基底最小压力的设计值不应出现负值,pmin≥0。
6)若b、l取值不当(太大或太小),可调整尺寸进行验算,如此反复1~ 2次,便可定出合适的尺寸。
式2-5-11
l b
对于单向偏心的条形和矩形基础,也可以按下式计
算基底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max
min
Fk
+ Gk
(1±
6e )
A
l
式2-5-12
e N
l
式中:e为偏心距;l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b
l
根据按承载力计算的要求,在偏心荷载作用时,确定基底 尺寸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先按轴心荷载作用(式2-5-4),初步计算基底面积。必要时,先对持 力层地基土层的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
A≥ Fk / (fa -γGd )
式2-5-4
2)根据偏心距大小,将从第一步计算得到的基底面积适当增大(可增大 10%~40%),或考虑增大基础宽度(可增大5%~10% )
3)对矩形基础选取基底边长l与宽度b的比值n,于是基础底宽b为:
b ≥ (1.05~1.1)
Fk
n( f a − γ Gd )
章
2-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内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容
2-6 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的验算
2-7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2-8 扩展基础的设计 2-9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在初步选择基础类型和埋深后,就可以根据持力层、下卧层的承载力大小计 算出基础底面的尺寸 一、根据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先计算基础及以上土的重量Gk,基础埋深为:d=(1.0+1.3)/2=1.15m.
由公式 b≥ √[Fk / (fa -γGd )]
式2-5-7
可得:
b≥ √[Fk / (fa -γGd )]= √[830/(235-20×1.15 )] =1.98m 取b=2m。因为b<3m,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
5.例题 书上P61~63页例题2-4
本节作业
P83页 练习题2-44
3
基底压力值的选择应根据基础上荷载的分布情况分别考虑。
根据上部结构作用在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情况,主要计算以下两
种荷载作用时由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来确定基础的尺寸。Fk
1.轴心荷载作用下 在轴心荷载的作用下,基础通常对称布置。
假设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
Gk d
此时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k可按下式确定: pk=(Fk+ Gk )/A= (Fk+ γGAd )/A 式2-5-3
2
二、根据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基础的底面尺寸
1.软弱下卧层的定义: 持力层以下,若存在承载力明显低于持力层的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
F
E s1 ≥ 3 E s2
p d
z θ Es1
pcz
2.对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原因:
软土 Es2
软弱下卧层的埋深不够深,扩散到下卧层的应力大于下卧层的承载力
时,地基仍然有失效的可能,因此需要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式2-5-14
d
p
z θ Es1
式中:
pcz
Pz: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 附加压力值,kPa;
软土 Es2
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kPa;
fd+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经验算,若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式2-5-14的要求,得更改基底面积,减 小基底压力,直至满足要求,必要时,甚至要改变地基基础方案。
4.附加应力pz的确定: 附加应力pz可按双层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的简化方法计算,假设基底 处的附加应力往下传递时按某一角度θ向外扩散,并均匀分布于较大 的面积上,如图所示,则
矩形 基础
式2-5-15
条形 基础
式2-5-16
式中:p0-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kPa; Z-基础底面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m; θ-地基压力扩散角,按书上P54页表2-17查用。
b≥ Fk / l(fa -γGd )
式2-5-6
2)柱下正方形单独基础,则:
b≥ √[Fk / (fa -γGd )]
式2-5-7
3)柱下矩形单独基础,取基底面长边l与宽度b的比例为l/b=n (一般取n≤2),则:
b≥ √[Fk /n (fa -γGd )]
式2-5-8
在上面的计算中,需要先确定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而 fa有时需要与基础的宽度进行修正如式2-5-9,也即在上述计算公式25-5~式2-5-8中,b和fa可能都是未知数(值),因此,需要通过试算 来确定。
2.偏心荷载作用下 在偏心荷载的作用下,要求同时满足:
Pk≤fa 且 Pkmax≤1.2fa 设基础底面压力按直线变化,则基底最大和最小压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2-5-10
当基础受到法向压力Fk+Gk和两个方向的力矩Mkx和Mky的作用时,基础底
面某点M(x,y)的压力可按式2-5-11计算:
N=F+G
基基 础础 工工 程程
FFoouunnddaattiioonnEEnnggiinneeeerriinngg 第第22章章 天天然然地地基基上上浅浅基基础础的的常常规规设设计计
主讲教师:王勇智
授课班级:26011001-02 2013年3月28日
2-1 概述
2-2 浅基础的类型
本
2-3 基础埋深的确定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2-5-9
1
解: 1.进行地基承载力的修正
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埋深d=1.0m,查表2-15得, ηb=0.3ηd=1.6
先不进行基础宽度的修正,只对基础的埋深进行修正。
由公式 fa=fak+ηbγ(b-3)+ηdγm(d-0.5)
可得:
fa=fak+ηdγm(d-0.5) =220+1.6×18.2 ×(1.0-0.5)=234.56≈235kPa 2.初步确定基础尺寸
(Fk+ γGAd )/A≤fa
A≥ Fk / (fa -γGd )
式2-5-4
然后进一步可算出基底宽度b和长度l(m):
1)墙下条形基础,沿墙纵向取1m为计算单元,轴心荷载即为单位 长度的数值(kN/m),基础宽度为b,则:
b≥ Fk / (fa -γGd )
式2-5-5
如果墙纵向长度方向取lm,荷载也应按相应长度考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