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测量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测量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工程测量技术是一门与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

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

本文从工程测量技术教学现状分析,探讨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测量;仪器;考核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 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主要围绕三大仪器使用展开教学: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水准仪主要练习普通水准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经纬仪主要练习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全站仪主要练习坐标测量和坐标放样。

另有专业相关的放样方法的练习。

在GPS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今天,高校教学却对此几乎空白,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使学生毕业后产生学不致用的心理。

2.2 教学方法
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并可在室内架设仪器学习。

校内有实训场地,可供学生进行课间实训项目练习。

因测量实训项目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为使项目完成速度快,经常是仪器操作快的同学在操作,操作慢的同学更没有机会操作,造成每组都有一两个同学拔尖,一两个同学不会动手的情况。

虽然教师在课上反复强调需每人独立操作测站,但很难严格做到,防不胜防。

2.3 考核模式
目前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

实训考核主要根据各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各组员的差异根据平时表现情况而定。

知识能力考核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计算,因学生普遍对计算器使用能力偏差,所以理论闭卷考效果通常不好。

3 教学改革思路
3.1 优化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贴近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学院每年暑假期间开展“选派百名教师、深入百家企业、培养百名骨干、建好百门课程”的“四百”行动计划。

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院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加强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对于推动校企合作工作深入开展,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教学内容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及回访毕业学生情况。

比如,在顶岗实习期间经常有学生咨询全站仪的不同操作问题。

在学校学习的仪器和工地可能不一样,有的学生到了工地就不会使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全站仪的测量原理不清楚。

如能在教学中对工作原理讲透彻,让学生知道操作的步骤性以及错误操作有可能导致的结果,那么学生就能加深印象。

目前学校对全站仪的教学主要在测量坐标及坐标放样,主要练习已知点建站。

但在工程实际中,经常会用到采用后方交会进行未知点建站。

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也经常是学生遇到的问题,实际操作很简单,就多了参数的设置,但学生因为未能操作过类似项目,对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解,实际工作起来就容易出错。

根据这些情况,全站仪的教学实践项目可以多设几个,把原理讲清楚,操作就不容易忘记。

GPS的发展使得测量教学与实际相距较远,一方面学校不能像工地一样及时引进足够的GPS设备,另一方面工程上却越来越多地使用到GPS。

经常有学生出去实习回来抱怨,工地上呆了几个月全是用GPS,经纬仪都没见过,学校教的仪器怎么这么落后。

作为教师,听到此番言论确实深感不安。

作为高职院校,重在技能培养,如果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那对学生今后的竞争力是很大的制约。

学校应该积极加强仪器设备的建设,教师也要跟上行业的发展,及时将新技术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

3.2 积极学习专业软件,讲究学习实用性
对高职学生来说,计算通常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普遍计算能力弱。

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计算都是借助软件,计算器程序实现的。

比如施工中用的较多的轻松测量系统,能在手机中操作,也能用电脑计算,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校内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利用软件进行中桩坐标计算,偏距坐标计算。

学生对此类手机软件都是颇感兴趣的,很容易就轻松掌握这些实用技术。

再比如casio编程,有条件可以开设选修课强化计算器编程。

用计算器对工程用的较多的计算程序进行编制,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计算工具。

路线设计软件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也可让学生自主学习。

3.3 考核模式多样化,体现学生不同水平
实践考核可以结合测量考证进行,通过考证能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练习仪器操作,能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水平。

教师也可设置一些实训项目通过抽签方式考核学生。

对轻松测量系统、casio编程,纬地道路辅助系统可让学生选择学习,可布置任务作为能力测试的一部分。

多样化考核可让学生相互交流经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很好的帮助。

4 结语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教师实践机会,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使教师能根据施工进度不定期下企业学习,更好地完善课程建设。

只有与实际真正融合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杰军.道路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真安.工程测量实训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王金玲.土木工程测量实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孔达.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5]金仲秋.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