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授课班级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
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
质和发生的事情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
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2、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观
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生团结协作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钠的氧化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缓慢氧化:4 Na+O2==2Na2O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2) 2Na +O2
△
Na2O2
[科学探究]铝的性质探究
3、其它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 Al+3O2点燃 2 Al2O3
3Fe + 2O2点燃Fe3O4
规律小结: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3Fe + 2O2点燃Fe3O4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2Fe +3Cl2点燃2FeCl3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Fe +S 点燃FeS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
段、师生活动
[引言]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由日常生活
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
例如:3Fe + 2O2点燃
Fe3O4
2Fe +3Cl2点燃2FeCl3
Fe +S 点燃FeS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
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课题: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原理。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为在高一学生中开展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打下基础。
2、注意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介绍铝的冶炼,培养学生通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难点Fe与水反应原理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投影实验3-3]钠与水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2 Na +2H2O ==2NaOH +H2↑
2 Na +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2Na +2H2O==2Na++2OH―+H2↑失2 e-
得2e-
[投影]注意事项:
1、剂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汽,使收集的氢气易点燃
2、管中石绵绒的作用是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汽的接触面
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气体可听到爆鸣声
[讲]教科书中介绍的是用一支试管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试管底部塞有一团潮湿的棉花,在湿棉花左边放有铁粉,蒸发皿中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整套装置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
铁粉与湿棉花的距离可近一些,加热时用一盏酒精灯先后加热两处。
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入到肥皂水中吹成氢气泡,再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可发出爆鸣声。
这一实验所用的时间短且很安全。
[投影]演示该实验要注意:
(1)铁粉不需要与石棉绒混合,因改用酒精灯加热,温度比用喷灯加热时低。
(2)酒精灯应先在放湿棉花的位置上加热一会儿,待试管底部温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气时,再将酒精灯移至放铁粉的位置加热,可防止发生倒吸现象。
(3)加热一会儿后再将导管插入到肥皂水中,最初插入时吹起的是空气泡。
肥皂水不宜太稀,否则吹起的氢气泡太小,点燃时难以有较大的爆鸣声
(4)实验结束时,应先从肥皂水中撤出导管,再移去燃着的酒精灯。
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分析装置中每一部分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评价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精神。
聆听、领悟、对该反应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化学反应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观。
颜色、状
态
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
与酸反应
F e(O H)2+2HCl==FeCl2+2H2O
F e(O H)2+2H+==Fe2++2H2O
F e(O H)3+3HCl==FeCl3+3H2O
F e(O H)3+3H+==Fe3++3H2O
氢氧化亚
铁露置空
气中
4F e(O H)2+O2+2H2O ==4F e(O H)3
[板书]3、铁三角
[投影总结]
[板书]二、本章典型题剖析
1、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
[投影总结]
(1)稀Na2CO3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时无气体产生,达到一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CO2↑+H2O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Na2CO3溶液立即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只发生下列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
(2) 稀AlCl3溶液与稀NaOH溶液间的反应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Al3++3OH―==A l(O H)3↓A l(O H)3+OH―==AlO2―+2H2O
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 ==4A l(O H)3↓
现象:开始时无沉淀,接着产生沉淀,继续滴加AlCl3溶液,沉淀量不变。
(3) 稀NaAlO2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
向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