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砭法之刮痧疗法(课堂PPT)

砭法之刮痧疗法(课堂PPT)


刮痧是以中医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 和相应手法,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使皮肤出现红色 粟粒状或者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4
刮痧治病、保健的原理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 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 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 环加速,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毒解毒,激活机体免 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10
•肆
刮痧的方法
11
持板方法
一般是单手握板,刮痧板底边横靠 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 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的两 侧。将刮痧板放置掌心,刮痧时利 用指力和腕力出力。使皮肤和刮痧 板之间的夹角约45°~90°为宜。
12
刮拭要点(五度一方向)
五度
1、角度:刮痧板与皮肤方向保持45°~90° 2、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6~15cm。 3、力度:力量适中均匀。(可根据病人耐受进行) 4、速度:适中。 5、程度:一般刮拭20~3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者出痧少、肌肉丰富
5
•贰
刮痧器具的选择
6
刮痧工具
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具,比如刮痧 板、汤勺、小碗、酒杯、铜钱(现少见)。 总之要求:边缘光滑、没有破损、缺角、无锋利之物就可以就 地取材。
玉石
铜钱
小碗、汤勺
刮痧板
7
刮痧的介质
1.刮痧油是用中草药与医用精油炼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 血化瘀、消炎镇痛、缓解疼痛的作用,适宜于成人。 2.润滑油、甘油、清水、植物油、风油精、润肤乳
阳经 室温高
出痧少
寒证 虚证
服用糖 皮质激 素者
肥胖者 阴经
肌肉丰满、 发达者
室温低
22
刮痧法常用体位
23
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时应注意保暖、避风。 2、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治疗时间不可过长。 3、刮痧部位的清洁或消毒。 4、治疗刮痧后饮一杯热水。 5、刮痧后洗浴时间:3小时左右即可洗浴。 6、刮痧结束后刮痧部位不可对着冷风、空调直吹。 7、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者宜用补法或者平刮法从肢体末端
抑制
身体强 壮、骨 关节疼 痛
亚健康 人群、 保健刮 痧
20
刮痧的时间
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 10~20min,全身刮痧宜20~30min。
治疗时,汗孔开泄,消耗正气。有利于扶正祛邪,故治疗时间一般限制在 25分钟之内,每次宜治疗一种疾病。如采用泻法超过25分钟,正气消耗过 多,会出现疲劳反应。
14
刮痧的手法
面刮法、角刮法、点按法、拍打法、揉按法、历刮法、
15
刮痧的方向
颈部:大椎穴刮痧时力度宜小、轻,左右两侧刮痧时手法尽量拉长
颈肩部
项三带
16
刮痧的方向
腰背部:较瘦的患者刮痧时手法宜轻,以免损伤脊柱。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张 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
太阳刮
夹脊行
17
刮痧的方向
胸部刮痧避开两侧乳头,应取肋间,不宜在肋骨上 腹部饭后30分钟应避开肚脐及不可涂油。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或腹部手术不久要禁刮
处不可强求出痧
方向
1、一般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头面后手足、先上肢后下肢 头部、颈部、背腰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顺序
2、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 3、刮好一部位(经络),再刮另一部位
13
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 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
刮痧油
清水
食用油
8
•叁
刮痧的适应 症 禁忌症
9
适应症
内科:感冒、中暑、呕吐、 便秘、失眠、甲亢等。 外科:颈椎病、风湿性关节 炎、扭伤、下肢静脉曲张等。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病等。 儿科:小儿腹泻、小儿遗尿 症等。 五官科:目赤肿痛、过敏性 鼻炎、牙痛、咽喉肿痛等。
禁忌症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 全身浮肿 极度虚弱或者消瘦者
膻中刮
肋间隙
腹部五线刮
18
刮痧的方向
四肢部位:刮痧部位尽量拉长,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 浮肿患者,宜采用倒刮,即从下往上刮
肘窝刮
委中三带
19
刮痧的补泻方法
补法
力度 小
速度 慢
作用 浅
时间 长
经络方 皮肤、 适用人

细胞作 群


兴奋 体弱多
病、久
病虚弱
泻法 大


平补平 适中 适中 泻


因人而 异
砭术之刮痧疗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十一病区
柯煌煌
1
目 录
壹 贰叁肆 伍 陆
何 谓 砭 术 , 何 谓 刮
刮 痧 器 具 的 选 择
刮 痧 的 适 应 症 、 禁
如 何 刮 痧
刮 痧 器 具 的 消 毒
案 例 分 享


பைடு நூலகம்

2
何•谓壹 砭(bian) 术 何谓刮痧
3

砭术是我国古代独立并存的四大医术(砭、针、灸、 药),是中国最古老的用特殊石料在人体体表经络部 位进行医疗保健的医术,是针灸、推拿、按摩、刮痧 的前身。
间隔时间:出痧部位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痧退时间与患者体质、病情 以及刮痧次数有关,一般3~7天。
疗程:急性病2次治疗为一疗程,慢性病7~10次治疗为一疗程。
21
不可片面追求出痧
出痧受体质、病情、寒热虚实状态、室内温度等的影响, 对不易出痧的病症和部位只要刮拭方法和部位正确,就 有疗效
出痧多 血瘀证 实证、 热证
向近端刮拭促进血液循环。 8、刮痧过程中出现晕刮现象,立即停止刮痧,使患者呈头低足高
平卧位,饮一杯温开水或温糖水,注意保暖。活用刮痧板点按 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合谷穴、涌泉穴。
24
•伍
刮痧器具 的消毒灭 菌
25
刮痧器具的消毒灭菌
1、刮痧油保持清洁干净,开启后超过一周应更换,重复灌装的包装容 器一周清洁消毒一次。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 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
3、精神分裂、抽搐等不配合者 4、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 5、新发生的骨折患部 6、恶性肿瘤术后,疤痕局部慎刮 7、原因不明的肿块、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8、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三阴交、合谷
穴及妇女的乳头禁止刮痧治疗
2、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应先用流动水刷洗,去除油渍 等附着物,再用75%的乙醇或者消毒湿巾擦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