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刘氏家谱刘氏家谱(河南偃师郭坟)前言家谱----心灵的故乡,又称族谱、祖谱、宗谱、家志等。
它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最具平民特色的历史记载。
盛世修谱、续谱,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文明之成例也。
国有史、族有谱,家谱也可以补充国史的不足。
郭坟刘氏本次修谱、续谱的宗旨是:扬刘氏文化,明家族渊源,承先祖风范,晓兴衰之道。
今逢盛世,国威大振,百业具兴,家盛业旺,重修家谱乃本族之共鸣。
续好家谱,以祖宗之积德累仁,感召后世。
一、郭坟史记郭坟村位于洛阳盆地东部,洛河流淌于南,邙岭,邙山,横亘于北,偃师、洛阳、孟津三县交界于斯,邙山狮子峰屹立村北,汉魏洛阳故城布于村西南,首阳山位于村东北,山水环绕,古迹密布,是一块风水宝地。
郭坟村原名“鹿峰村”。
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出城狩猎,驻马邙山脚下,在苍翠的松柏林中,突然跃出一只梅花鹿,紧追过去,梅花鹿又忽然不见,消失处一山峰挺立,遂以“鹿峰”命名。
山间林中的小村即为鹿峰村(即现在的郭坟村)。
清代乾隆《偃师县誌》载,明朝吏科掌印郎士中,官名,郭如星为吏部监察官,言正力行,不畏强暴。
万历年间,多次上书揭露得宠宦官陈奉之罪行,曾被明神宗贬为杂官,郭如星故后,墓葬于邙山狮子峰下,郭姓后人为先祖守墓而聚居此地,遂更名“郭坟”,延续至今。
二、刘姓起源刘姓起源有五,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支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
唐代济南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帝尧(注1)陶唐之后受封于刘,裔孙为刘累,注2,。
夏朝孔甲,注3,时期,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受封于刘国。
后来,刘累因故迁于河南鲁山,刘累为目前公认的刘姓始祖。
他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子孙。
东周时,周顷王封其季子于故刘累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以刘为氏,称姬姓刘氏。
故封地在今河南偃师市南之缑氏镇。
另两支形成于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娄敬,屡献奇谋,高祖赐其族姓刘,此为赐姓之刘,汉朝初年,奉行和亲之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其子随母姓皆姓刘,此随母姓之刘。
第五支是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姓。
三、刘姓变迁刘姓是中国第四大姓,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姓氏之一,刘姓人群大约有6700万人,占中国当代人口的5.34%。
公元前300多年,刘姓开始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河南、陕西、河北、江苏等地传播。
公元前207年,刘邦----这位来自祁姓刘氏的伟大人物,在世界东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华帝国---汉朝。
从而开创了刘姓的汉家天下。
从西汉到东汉,刘姓统治中国424年。
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刘姓又统治中国650多年。
从汉高祖开始,刘氏称王、称帝者有66人,先后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
其中大多以“汉”为国号,汉朝是刘姓兴盛的起点,刘姓历代帝王在推动刘氏家族日益繁盛的同时,也促成了汉民族的最终形成。
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传承至今。
仍焕发着无穷的活力。
这正是刘姓人的光荣和骄傲,四、刘姓的荣耀具有4000余年灿烂历史的刘氏,以她雄伟的英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她的博才圣威主领着天下的文明风骚。
如果将天下所有的姓氏比作一条巨龙,那么刘氏当之无愧为此龙之龙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刘氏在所有姓氏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占有主角地位。
在任何时期任何领域,刘姓都涌现了不可胜数的杰出人物,无论是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还是思想、哲学、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刘姓都为人类社会造就了无数出类拔萃的人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为推动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当今专家在评论刘姓文化的时候,用十六个字精辟的评价和总结了这一伟大的姓氏,“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万姓之首”。
显然,这个评价是毫不过誉的。
数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帝王与统治是刘姓的核心文化。
刘字的本意就是“威猛的刀斧武器,征服天下”,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刘姓的远祖刘累便是夏王室的驯龙官,专门为王室征服和驯养天下的龙,并获得“御龙氏”的威严称号。
这一事件便成为刘氏统治征服的思想萌芽,激发了刘氏后代人统一天下的信念。
刘姓自古以来就有“王者之气,皇帝之风,极鼎之位,山岳之骨”之称,上天尊神对刘氏太垂青了,他把刘氏当作了自己永久最宠的子嗣,他让刘姓人占尽了天下的风光,他让刘姓人坐惯了帝王的宝座,他让刘姓人当厌了最高血统的天下主,他把对下界所作所为的意志以尽量最长的时间无私的交给刘姓人去替他表达,一窜窜最真实的历史数字便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历史上刘姓帝王多达90余个,统治年限长达1100余年,含有重叠年限,,创建了20余个帝国,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拥有帝王数最多、统治年限最长、建立帝国最多的姓氏。
刘姓人统一中国最长久,所建立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和最长的统一王朝,长达4个多世纪。
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的优秀皇帝最多,有2位帝王被列入世界历史最有影响的皇帝之列,有3位皇帝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帝王之列,中国前50位有影响的帝王刘氏入选13位。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继秦始皇之后第二次统一中国,开创了400多年的大汉灿烂文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汉武帝刘彻,他奠定了中国的广大疆域,开创了中华最辉煌最强盛的时代,使华夏文明达到第一个高潮,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洵,开创了西汉中兴盛世——昭宣中兴,延续了汉武帝的光辉盛世,汉光武帝刘秀,统一中国、光复大汉,开创了文明治世——光武中兴,他是中国古代学历最高、军事才能最卓越、最会用人的皇帝,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开创又一盛世——明章之治,使东汉达到鼎盛时期,蜀昭烈帝刘备,三分天下,统一中国西南,建立蜀汉帝国,宋武帝刘裕,中国第二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帝王,统一南方,建立大宋帝国,宋文帝刘义隆,开创中国历史上割据王朝第一个盛世——文嘉之治,使刘宋王朝达到东晋南朝最强盛的时期,辽太祖刘亿,耶律阿保机,,统一北方各族,建立中国古代最强大的割据政权之一——大辽帝国……刘姓这些优秀帝王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一次次或统一中国或建立局部统一的强大政权、一次次开创文明盛世,这些不朽的功业为中华民族的稳定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健康良好前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刘姓优秀皇帝们这些蔚为壮观的丰功伟绩所发出的光芒至今仍耀眼夺目、普照四海,可以毫不过分的说,刘姓仅以帝王为历史所作的贡献而言之其为天下之首姓亦不为过。
刘姓伟大帝王和卓越贡献所形成的万里长城是其他任何姓氏所无法比拟的。
震惊天下的数字,20多个帝国,90多位皇帝,1100多年的统治年限,当汉高祖刘邦开创赫赫炎汉时,刘姓人称王称帝已一发不可收拾。
受“征服天下之武器”、“ 御龙氏”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等的影响,在动乱时期刘姓后代也莫不以拯救天下、光复大汉为己任,所以历史上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刘姓人所建立的帝国。
民间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刘姓曾被套称为帝王之姓,《古今图书集成民族典卷三四三》载“大约得姓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时至今日,亿万刘姓宗亲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五、偃师刘姓偃师刘姓源远流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刘姓在历史上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据2009年统计,偃师刘姓,含诸葛、李村、寇店、庞村、佃庄,有1.4万户,6.5万人,占偃师总人口的6.6%,为偃师第四大姓。
偃师刘姓分布于全市17个乡镇,200多个村庄,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
仅以刘姓命名的地名就有很多。
如:诸葛镇的刘井、刘窑、刘沟,府店镇的刘村、刘庄、刘家沟、刘家寨,李村镇的刘家窑,城关镇的刘家疙瘩,缑氏镇的刘阁老庄,寇店镇的刘李村,高龙镇的铺刘,邙岭镇的刘坡,首阳山镇石桥的刘家门外、郭坟的刘家坑等。
这些村皆为刘姓集中居住地。
其他还有刘姓较集中的村庄有,翟镇镇的翟东、翟西、二里头、北许、甄庄、卧龙,岳滩镇的喂庄,高龙镇的大屯,诸葛的杨堂,首阳山的坟庄,邙岭镇的申阳等。
六、郭坟刘姓郭坟刘姓源于石桥一族,这支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出,徒居怀庆府,今沁阳,,再自怀庆府鼓楼街徒居偃师石桥村。
石桥刘姓自怀庆府迁此400余年,一世九尧可为先祖。
到四世振纪迁入郭坟,至今300多年。
郭坟村山岭交错,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水源缺乏。
郭坟刘姓就是在这片极为贫瘠的地方,农耕劳作,繁衍生息,2012年发展到42户、134人,占郭坟总人口的8%。
石桥---郭坟刘姓同出一脉,按先祖遗训,规范后世子孙序列,排列字辈次序如下,九、宗、邦、振,士、一、元、允,栋、荣、显、光,万、世、崇、忠、照、风、祥。
七、前言后语此前,郭坟刘姓没有文字祖谱,只凭口头相传,幸石桥刘姓祖谱保存较好,以此为据,郭坟刘姓着手续谱,本着祥近略远的原则,参考其他祖谱,并改进旧的习俗,将女性编排在册,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查。
充分挖掘资料,座谈访问,使祖谱前后连续,资料较为完整。
辩宗脉于百世,传家史之千年,了余辈之心愿,披恩泽之无穷。
喜待后辈子孙发扬光大。
愿我《刘氏家谱》以及民俗文化的范畴,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导溢出刘氏族人灿烂的精神之气。
愿我刘氏家族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光照千秋,世代永传。
帝尧,姓姬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唐帝。
约公元前2377—2259年,享年118岁,在位长达98年。
他是祁姓刘氏的血缘远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创造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
尧帝是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
刘累,据《史记?夏本纪》载,刘累是帝尧的后裔,他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拳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负责驯养孔甲的4条龙。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乃刘累之故地也。
据此可知,刘累在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市南。
孔甲,夏朝的第十三代皇帝,建都于偃师。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姓氏的产生,形成原因,互不相同。
姓氏学家们据此将中华民族的姓氏分为许多种,如,以国为姓者,以邑,旧时的封地,为姓者,以爵为姓者等等。
刘姓就是属于所谓“以邑为姓”的一类。
八、资料介绍,刘姓始祖—刘累据《元和姓纂》载,“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裔孙刘累。
”早在4200年前,刘累就在偃师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繁延生息。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南,刘河之滨。
”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中记载,“刘累城河南偃师县南。
”,注1,传说龙是神圣的生灵,中华民族的图腾。
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为天地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领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龙的专门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