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综合改革实验
“初中作文教学综合改革实验”是指在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观照下,而进行的对作文教学系统诸要素的调整和变革,使作文教学成为集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熔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于一炉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该课题于2018年结题,目前正进行第二轮实验。
实验内容要点如下:
一、调整课程结构
1.变封闭的课程结构为开放的课程结构,构建“大作文”历练圈。
2.将作文课分为知识课和训练课两类课型。
3.把训练课分为单课时和双课时。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采取班级授课制、合作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小组教学为主。
编组方式为异质同组,学生座号为“会晤型”
三、更新教学内容
1.把作文课变成育人的园地。
2.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把技能的训练引向生活。
3.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知识结构内容,实行跨学科教学。
4.听说读写并重,课堂上对学生交错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5.把思维学知识引入课堂。
6.把修改作文纳入作文教学法的范畴。
四、改革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即把作文教学演化成取材活动、讨论活动、读书活动、自编文集活动、竞赛活动和展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写作的主体。
五、优化教学模式
变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综合型的教学模式,主模式为“拟定文题——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师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生快速同题(同类)作文——“下水文“示范——学生评议——学生改文——教师面批——教师口头点评——学生咨询——师生共同小结”
六、改进批改模式
变“全批全改”“详批细改”为“少批略改“只批不改”双课时课上学生写下的作文,教师只从每班分层抽取10篇作文进行重点批改。
单课时课上写下的作文,教师浏览批改。
同时布置“批后作业”每两周一交,教师抽阅。
七、改革评价方式
1.综合评价。
学生一学期的作文成绩按期末考试分(占50%)、平时作文分(占30%)、活动表现分(占20%)进行综合评价。
2.分层评价,即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