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语言背后的控制者
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人因为会说话受人欢迎,当然也有人因为说错话受人
冷落。
日常社交中的遣词造句如同一部旋律复杂的交响曲,每一个小小的音符
都需要反复的推敲、修改。
那么,到底是谁让我们的嘴巴说话,它背后的控制
者是谁呢?
早在19世纪时,一位叫加尔的医生创立了“颅相学”,据说他可以根据人的颅骨的长相判断出人的智力和品格。
虽然后来经过验证,这是伪科学,但是
加尔的“颅相学”提示我们思考,是否人类大脑的不同脑区担负着不同的功能。
多年来,众多科学家都坚信着这一论断。
后来,法国解剖学家和医生布罗
卡用具体事实向人们展示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有一天,一位由于中风而失语的病人来到布罗卡医生的诊所。
这个病人唯
一能发出的声音就是“他”。
布罗卡医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的回答是“他”;问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失语的,回答还是“他”;甚至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亲人,
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他”,所以,大家干脆称呼他为“他先生”。
本着救死扶伤的理念,布罗卡医生对“他先生”极力救治,想尽各种办法
寻找病因。
可惜,最终还是回天乏术,6天之后,“他先生”去世了。
随后,布罗卡医生对“他先生”的尸体进行了解剖。
结果发现,在“他先生”的左侧脑前下方,有一块大面积软化、凹陷的区域。
布罗卡医生由此推断,这片凹陷区域可能就是控制人说话的地方。
这一推断在当时尚未得到更多验证,对于科学,“他先生”的病例有可能
只是众多通例中的个例而已。
因此,布罗卡医生在随后的两年中特别留意,结
果又发现了12名类似病人。
他还发现,如果病人右侧脑的相应部位出现软化、凹陷的区域,并不会影响语言能力。
由此,布罗卡医生得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
无比惊讶的论断——人类用左脑控制语言说话!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的左右脑可能肩负着不同的任务,它们互相合作,各司其职。
为了向提出这一伟大论断的布罗卡医生致敬,科学家把左脑上主管说话的地方命名为“布罗卡区”。
人的大脑像一部精致的机器,有些简单的功能可能并不需要全员参与,但是想要实现复杂的功能,却需要好几个脑区的团结合作才能达到目的。
譬如,布罗卡区的功能是负责说话;距离它不远的韦尼克区是负责理解语言的。
假如布罗卡区没有问题,而韦尼克区出现损伤,病人虽然能讲话,却可能出现满嘴胡言乱语的情况,别人听不懂他说的话,他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意思。
总之,想要实现畅通无阻的对话交流,这两个区域都要保持完好无损,而且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要一切正常才可以。
大脑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