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3.与碱溶液反应
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 (1)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只发生钠与 水的反应。 (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氢氧化钠反应,则会发生两个 反应,如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变成Na2CO3粉末,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 反应,C项正确。 [答案] C
钠与水及水溶液的反应
1.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还原剂:Na,氧化剂:H2O。 2.与酸溶液反应 (1)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中的H+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2)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例2]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B.有气体生成 C.有红色物质析出 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
(
)
[解析]
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2Na
+2H2O===2NaOH+H2↑,此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浮 游在液面上,有气体生成,生成的NaOH与CuSO4发生 复分解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A、B、D项所指的现 象均能观察到。但钠不能将铜置换出来。 [答案] C
[例1]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
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 (粉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
成了过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 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 Na2CO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为:
(2)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2NaOH+CO2+9H2O===Na2CO3· 2O, 10H ④Na2CO3· 2O===Na2CO3+10H2O。 10H
三种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较少,在发生化学反 应时易失去电子,从而表现了较强的还原性。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号)。 (1)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且易导电,易传热
(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
)
)
(3)钠与FeCl3溶液反应可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4)铁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6H+ )
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滴落
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三、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
2.铁与水的反应 通常铁与冷水和热水均不反应,但铁可与水蒸气反应。 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实验 装置
方法
方法一 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点
===2Fe3++3H2↑
答案:(1)× (2)√ (3)√ (4)×
(
)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
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 后得到白色固体 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
)
③燃烧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由于金属钠的熔点比较低,所以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 加热先熔化,然后燃烧生成黄色粉末并且伴有黄色火焰。 答案:C
方法二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 听到爆鸣声,证明生 成了 H2
气体 燃,听到轻微噗声,证明生成 了 H2
实验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高温 结论 3Fe+4H2O(g)=====Fe3O4+4H2
(1)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4Na+O2===2Na2O;加 △ 热时:2Na+O2=====Na2O2。 (2)铝在空气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保护内部金属 不被氧化。 (3)钠与含有酚酞的水反应现象为浮、游、熔、响、红, 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1)钠与饱和溶液反应时,若钠与溶质不反应, 虽然只是钠与水反应,但是因水的消耗,会有固体
析出。
(2)书写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分 步书写,也可以写总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
一、金属的通性 1.存在 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绝大多数以 化合 态存在,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其次是 Fe 。
2.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易 导电 、 导热 、有 延展性 等。
3.化学性质
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 条件
室温
加热或点燃
实验 步骤
反应 条件 实验
4.探究讨论: 钠、铁、铝等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生成金属氧化物,钠和铁能完全被氧化,但铝制品 却可在空气中长时间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铝形成的氧化膜是致密的,而钠、铁等金属
的氧化膜是疏松的。
5.请把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现象与所表现的性质连接起。
答案:A—③
B—①
C—②
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由于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很容易跟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等反应而变质,故保存金属钠时应隔 绝空气,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解析]
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
O2反应生成了Na2O,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
Na2CO3· 2O,Na2CO3· 2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 10H切开的钠具有 银白 色 钠先 熔化成小球 ,然后 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 剧烈燃烧,火焰呈 黄 色, 快 变暗 4Na+O2===2Na2O 生成 淡黄色 固体 △ 2Na+O2=====Na2O2
现象
反应 结论
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2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
不同,产物也不同
2.铝与氧气的反应 两块铝箔都熔化,失去金属光泽 , 实验现象 熔化的铝 并不滴落 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实验结论 生成一薄层 氧化铝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Al2O3的熔点 实验原因 高于 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
(1)单质可分为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两大类。 常见的金属有 铁、铝、铜 、锌、银、金、钠等。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①铁与氧气: 3Fe+2O2=====Fe3O4。 ②铁与盐酸: Fe+2HCl===FeCl2+H2↑ 。 ③锌与稀硫酸: Zn+H2SO4===ZnSO4+H2↑ 。 ④铁与硫酸铜溶液: Fe+CuSO4===FeSO4+Cu 。 在上述四个反应中,铁的共同之处是 失电子 、被
(4)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3O4,化学方程式 高温 为 3Fe+4H2O(g)=====Fe3O4+4H2。 (5)钠跟盐溶液反应, 不能置换出金属单质, 而是先与 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
1.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 原子结构特点,以及与金属化学性质的联系。 答案:Na: Mg: 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