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R3
解析: 触头 U路 R3 V1 R总
I干
A1 UR1 PR1
A2
V2
I
Qc
V2 R3
A3
引申2:
解析:
若断开电键,如右图所示,试讨论电表 示数的变化情况。
+
断开电键,电容器通过和它并联的电路放 电,最后电表的示数为零,电容器放电完毕。
-
C A3
放电电流的方向如何?
练 习:
1、滑动触头向下移动,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R1
. . . .
C E
_
R2
D
R3
R4
F
B
F D B
RAB=4R/3
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方法: (1)分析电路,弄清电路的连接关系(各电 表所测的对象,明确变阻器阻值的变化 情况)。 (2)先整体,后局部,注意内外电路的联系 (首先根据R的变化,由全电路的欧姆 定律 I=E/(R+r)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 进而明确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3)分清变和不变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先研究不变的量,再研究变化的量的 变化情况)。


图中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判断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R1 A1
解析:
V1
A2 V2 R2
R3
触头
R3
R总
I干
A3
U路
V1
A1
V2
A2
A3
引申1:
如图所示电路,滑动触头向下移动, (1)判断理想电表的示数前后变化情况。 (2)电容器的带电量如何变化? (3
(2)等势点排列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 设 加上电压); ③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 支路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练 习
已知R1=R2=R3=R4=R,计算A、B间的总电阻。
+ A
答 案
R4 E A R1 C R3 R2
+
_
...
A
R1
(2)断开时
①把结点用C、D标出 ②在A、B间加电压,电势是ΦA>ΦD>ΦC=ΦB ③将各电势点自左到右按A、D 、C(B)排列
.
A R3
.
D
R2
R4
. .
.
C
B
R1
(1)电流分支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压电 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 加上电压后判定); 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 一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解 析:
(1)闭合时
A 支路1:
R1
B
R1
A 支路2:
A 支路3:
(2)断开时 支路1:
支路2:
支路3:
R2
R3
C
D
B
C B
R2 A R3
D R3
B
A
A
R1
R2
R3
B
C
D
B
R4
S C
R4 B
A
B
A
R2
支路4:C
D
R1
(2)等势点排列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 可先假设 加上电压); ③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 结点间的支路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简单电路的简化
R1 S1
R2
S2
S
简单电路的简化
• • • • • • 开关的简化 电流表的简化 电压表的简化 滑动变阻器的简化 简化实例一 简化实例二
R1 R2
R1
S S1
R2
S2
S
退出
开关闭合时将开关简化为导线
R1 R2
S1
R1 S1闭合时简化为 R2
S2
S2
S
S
下一张
开关断开时此支路可不画
(1)电流分支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压电流, 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 加上电压后判定); 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
_
例1:设R1=R2=R3=R4=R,求:电键S闭合和开 启时,A、B两端电阻之比。
(2)等势点排列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设 加上电压); ③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例2:设R1=R2=R3=R4=R,求:电键S闭合和开启时,A、B两端电阻之比。
解 析:
(1)闭合时 ①把结点用C、D标出 ②在A、B间加电压,电势是ΦA>ΦC=ΦD=ΦB ③将各电势点自左到右按A、C(D 、B)排列 D R3 C R2 B
R1 R2
R1
S2
S2断开时简化为
S
S
返回
可将电流表简化为导线
R1 理想电 流表 R1
A1
R2
R2
A2
简化为
R1 实际电 流表
RA1 RA1
S
S
R2
S
返回
电压表在简化时可去掉
R1
理想电 压表 R1 R2
V
R2
简化为
R1 S 理想电 压表 R2
S
RV2 S 返回
把滑动电阻器简化为定值电阻
Rm=20
R1 R2
V R3
R4 A R5
答案: V A
如图10-3-5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 移动时,判断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 何变化?
课堂总结
一 复杂电路的简化
(一)电路简化的原则 ①无电流的支路可以去除;②等电势的各点可以合并;③理想导线可以 任意长短;④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 ⑤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分析方法:(1)分析电路,弄清电路的连接关系(各电 表所测的对象,明 确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情况)。 (2)先整体,后局部,注意内外电路的联系(首先根据R的变 化,由全电路的欧姆 定律 I=E/(R+r)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 进而明确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3)分清变和不变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研究不变的 量,再研究变化的量的变化情况)。
.
R3
.
R4
.
B
一 复杂电路的简化
(一)电路简化的原则
V R2
A R3 R4 C
①无电流的支路可以去除; R1 ②等电势的各点可以合并; ③理想导线可以任意长短; ④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 ⑤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二)电路简化的方法
(1)电流分支法: ①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 ②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压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 加上电压后判定); 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 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p
R1=5
R1=5
P滑到中点时简化为
R2=10
S
S
返回
下图是开关闭合后的简化
理想电表
若是实际电表呢?
V A V
返回
滑动变阻器的简化实例
R1 R
p
P滑到最上端时
R2
P滑到最下端时 S P滑到最中点时
R1
R2 R S
R1
R2
R/2
R/2 S
R1
R2
R
S
返回
一 复杂电路的简化
A
R1
.
R2
相关主题